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237篇
航空   1036篇
航天技术   221篇
综合类   166篇
航天   29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71.
为了获得适用于微推进器的含硼燃料的改进配方,利用热重分析实验台、激光点火实验台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了氧/燃比和草酸对含硼燃料在微小圆管中火焰形貌、点火延迟时间、燃烧时间、燃烧剧烈程度、燃速和燃烧效率等点火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无草酸的样品,氧/燃比越大,硼的点火延迟时间越小,燃尽率越高;但燃速和燃烧剧烈程度越小。添加草酸后,硼的点火性能和燃尽率明显提高,比添加草酸前的点火延迟时间减小了545~595ms,燃尽率增大了31.41%~32.67%。  相似文献   
872.
镍基高温合金GH4169小裂纹早期扩展的原位疲劳试验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通过原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疲劳试验,研究了直接时效GH4169高温合金在室温下的疲劳小裂纹萌生和早期扩展过程.结果表明:在应力比R=0.1的拉-拉疲劳载荷作用下,疲劳小裂纹的萌生寿命仅为全寿命的20%左右.疲劳小裂纹起源于表面夹杂,以半椭圆表面裂纹形状扩展,扩展后期穿透试样一侧形成角裂纹,角裂纹迅速扩展导致试样断裂.疲劳小裂纹的早期扩展易受局部微观结构的影响,扩展速率分散性较大.   相似文献   
873.
李俊  刘波  杨小东  史磊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8):1871-1877
将智能优化算法与准三维叶栅计算程序相结合,对某吸附式压气机叶型进行了优化设计,对优化设计前后的流场进行了详细分析.优化设计之后叶型总压损失下降40%,静压升提高0.6%.优化得到最佳抽吸位置位于分离区起始点上游,优化叶型具有更均匀的负荷分布,并且优化后叶型的性能在全攻角范围内均得到了提升.结果表明:更均匀的负荷分布会提高叶型的性能,减小叶型分离,降低抽吸所需要的能量.对于在尾缘处存在轻微分离的叶型其最优抽吸位置位于分离区上游.  相似文献   
874.
程明  林宏军  李锋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10):2355-2361
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开展了火焰筒头部旋流杯设计参数对燃烧室性能影响的研究,其关键设计参数为副旋流器相对进气量和旋流数,关注的燃烧性能包括出口温度场分布、NOx排放量等.结果表明:数值计算获得的规律与试验的结论基本一致.随着副旋流器相对进气量的增加,主燃烧室出口温度场逐渐恶化,而NOx排放量略有降低;副旋流器旋流数偏离基准设计值时,出口温度场恶化,而NOx排放量随旋流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75.
利用离散元法及正交设计方法,对典型轮体结构发生伞形振动时的二维等效振动模型进行了空腔尺寸及颗粒填充方案的数值设计,并结合振动试验结果给出了轮体结构颗粒阻尼器的设计流程及设计准则.研究表明:1建立的二维等效振动模型在能够反映轮体结构伞形振动基本特征的同时,也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内部颗粒运动对结构产生的影响;2颗粒阻尼对轮体结构的振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填充不同材质的颗粒,其减振效果会有较为明显的区别;3空腔的尺寸及颗粒的质量率对颗粒阻尼的影响显著,应首先保证的是较高的颗粒质量率;4由于碰撞间隙的作用,对于固定规格的空腔和颗粒,存在最佳颗粒体积填充率使得颗粒阻尼的减振效果最佳.由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最佳方案的一致性可知,发展的设计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给出轮体结构颗粒阻尼器的最优空腔尺寸及其对应的最佳填充方法,可用于轮体结构伞形振动减振方案的前期设计.  相似文献   
876.
航空装备现场数据可靠性评估方法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安慰  郭基联  王卓健 《航空学报》2014,35(5):1311-1318
针对航空高可靠性产品现场故障数据样本量小和经常出现数据删失的问题,分析了平均秩次法与期望-极大值(EM)算法的有效性,给出了这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在考虑维修的情况下,设计了一种评定可靠性评估方法有效性的仿真方法。该方法以威布尔分布为例,通过飞行年、飞机架数、日利用率的动态变化来模拟产生具有随机删失特点的航空装备现场故障数据,以此来动态驱动样本量和删失比的变化,并分别评估这两种可靠性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样本量为10~30时的小样本随机删失数据参数估计中,EM算法应该被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877.
嵌金属丝端燃药柱燃烧过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金属丝采用一维传热方程,对端燃药柱采用二维轴对称传热方程,对燃气采用常微分控制方程,数值研究了嵌金属丝端燃药柱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和金属丝热物性及其直径对沿金属丝燃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沿金属丝燃速随金属丝导热系数、金属丝熔点的增大而增大,随金属丝比热的减小而增大;对同种金属丝存在一个最佳金属丝直径,使沿金属丝燃速达到最大值。该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较好,且能够得到沿金属丝燃速、药柱燃面变化及燃气压力等随时间的变化;模型简单、所需计算资源较少,适用于工程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878.
研究了有机酸铅盐、有机酸铜盐、铜铬氧化物、铁化合物不同组合作为催化剂对新型复合改性双基高燃速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发现新型的铅铁络合物与铜铬氧化物组合是一种高效的催化剂组合。在配方中添加3%的组合催化剂,可使该新型高燃速推进剂燃速(9.81 MPa)从48.78 mm/s(空白配方燃速)提高到56.66 mm/s,9.81~19.62 MPa区间内的压力指数从0.676下降到0.576。用差热分析研究了铅铁络合物和铜铬氧化物及其复合对双基粘结体系(NC NG TEGDN)和AP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可使双基粘结体系分解峰温提前4.94℃,使AP高温分解峰温提前119.08℃,放热量从144.97 J/g增大到1 180 J/g。  相似文献   
879.
备件满足率与备件短缺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备件供应规划中选用何种部件级的供应保障效能度量参数的问题,从满足率和短缺量两参数的产生根源入手,分析二者的数学含义、物理意义、实际使用中获取的难易程度以及同系统级效能度量参数的关系,进而得到二者的区别及联系.通过具体的案例应用,在METRIC模型寻优方法基础上,考虑费用的影响,对比并验证备件满足率和备件短缺量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备件短缺量在完成供应规划目标上优于备件满足率,而备件满足率易于衡量备件供应中管理水平的优劣.   相似文献   
880.
This collaborative study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results of coordinate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conducted in Bulgaria and Azerbaijan for revealing a possible influence of solar activity changes and related geomagnetic activity variations on the human cardio-vascular stat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of 86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measured on working days during a period of comparatively high solar and geomagnetic activity (2799 measurements in autumn 2001 and spring 2002) in Sofia. Daily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f parameters of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ate were performed in Azerbaijan with a permanent group of examined persons. Heart rate and electrocardiograms were digitally registered (in total 1532 records) for seven functionally healthy persons on working days and Saturdays, in the Laboratory of Heliobiology at the Medical Center INAM in Baku, from 15.07.2006 to 13.11.2007. Obtained digital recordings were subjected to medical, statistical and spectral analyses. Special attention was paid to effects of solar extreme events, particularly those of November 2001 and December 2006. The statistical method of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and post hoc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check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fluence of geomagnetic activity on the cardio-vascular parameters under consideration. Results reveal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ments for the mean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values of the group with geomagnetic activity increas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values started increasing two days prior to geomagnetic storms and kept their high values up to two days after the storms. Heart rate reaction was ambiguous and not significant for healthy persons examined (for both groups) under conditions with geomagnetic activity changes. It is concluded that heart rate for healthy persons at middle latitudes can be considered as a more stabl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which is not so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while the dynamics of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reveals a compensatory reaction of the human organism for adap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