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0篇 |
免费 | 102篇 |
国内免费 | 19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37篇 |
航天技术 | 82篇 |
综合类 | 144篇 |
航天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67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The vortex interference mechanism on low Reynolds number between the canard and main wing of the canard-forward sweep wing (Canard-FSW) configurations is simulated numerically by employing the numerical wind tunnel method. The variations of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Canard-FSW configurations with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canard are investigated, finding that the aerodynamic interference and mutual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the canard and main wing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lift and 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hole aircraft. Canard can radically improve the surface flow pattern of the main wing. And its own vortex can have a favorable interference on the main wing an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airflow boundary layer separation. At small angles of attack,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e sensitive to the positions of the canard and the main wing, but at high angles of attack,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s of the configuration are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hape of the canard (forward or backward), but also with the size of control force as well as the features of the vortices generated above the main wing and the canard. The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and vortices are illustrated using the velocity vector, streamlines and pressure contours. 相似文献
902.
飞机构型管理中的产品结构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的设计与制造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它的研制周期长、技术复杂、研制费用与风险高,并且要求多部门协同参与,同时它也会带来大量的产品数据的管理。借鉴目前欧美飞机制造商普遍采用的模块化设计思想,从构型管理的角度研究了产品结构分解和管理方式,同时结合我国民机发展的特点将产品结构划分为装配结构树、系统结构树和制造结构树。 相似文献
903.
基于建立的尾涡消散模型、运动模型、遭遇模型,以Delphi 7.0为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开发了动态尾涡间隔计算工具,包括前机诱导尾涡流场计算、后机遭遇响应过程分析、安全间隔计算等功能模块。根据输入的飞机参数、气象数据、机场数据,实现对尾涡间隔的实时、高效计算。基于开发的计算工具,以B777-200和B737-800为前后机进行了验证计算。 相似文献
904.
905.
本文对具有椭圆截面头部和尖拱形头部的细长体在大迎角下进行了涡系流态观察和表面压强分布测量。研究阐明了大迎角侧滑下细长体的头部几何形状与其所生的复杂涡系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此相应的截面压强分布和轴向侧力分布的变化。通过详细地了解整个流动情况,揭示了具有扁平头部的细长机体能够增大航向静稳定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906.
本文用流态显示技术和空间总压测量,对于钝头和尖拱形头部两个细长旋成体模型在中等和大迎角状态的复杂背涡系进行了实验研究。侧重于“二次分离区”的流动观察和测量。实验表明:在中等迎角时细长体背风面上存在有一对二次涡,它们的旋转方向相反;靠外侧的一个涡尺度较大,其旋转方向与同侧主涡相同,当同侧主涡破裂时,它也发生破裂。随迎角进一步增加此涡呈现出从物面上间断地形成和脱落。 相似文献
907.
本文介绍了头部旋转对大迎角不对称涡系影响的观测结果,说明了由此而抑制大迎角不对称涡系的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头部旋转对细长体无侧滑大迎角不对称涡系涡迹的影响是:随头部的逐渐转动,涡系的不对称发生了周期性变化;此时,由于涡不可能迅速改变状态,从而抑制、甚至接近消除了大迎角时出现的涡系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908.
轴流压气机转子尖部三维复杂流动Ⅰ——实验和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低速大尺寸压气机实验台上,利用体视图像粒子测速(SPIV)技术测量了设计状态和近失速状态转子尖部的三维复杂流动,对典型二次流流动结构的特性及其产生、发展和演化机制做了研究。实验测量覆盖整个转子通道,从测量得到的各阶物理量中可以识别出叶尖泄漏涡、角区旋涡、通道涡和进口导叶尾迹等多种二次流流动结构。通过分析各种二次流流动结构造成的流动堵塞和损失发现:在设计状态,叶尖泄漏涡是流动堵塞和损失的主要来源,在转子出口处造成的流动堵塞约为总流量的0.35%;在近失速状态,角区旋涡对流动堵塞和损失的分布起了决定性作用,造成的流动堵塞可以达到总流量的8.5%。最后,借鉴二次流理论对角区旋涡的产生、发展和演化机制做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角区旋涡的发展过程主要由流向速度的展向分布规律决定。 相似文献
909.
当自由剪切层中存在多个扰动时,扰动波的相位差对大尺度相干结构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讨,发现相位差的变化可使大尺度相干结构的演化表现为旋涡的合并或撕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剪切层动量厚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