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97篇
航空   836篇
航天技术   82篇
综合类   144篇
航天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81.
基于能量耗散率的低速扩压叶栅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思濛  吴云  张海灯  李应红  李军 《航空学报》2015,36(10):3249-3262
针对无化学反应和热流输入的叶栅有黏不可压流模型,推导出能量耗散率的组分分解式,根据叶栅流场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简化,得到由轴向涡量、轴向阻力和剪切力组成的能量耗散率分解式。结合总压损失,分析了耗散各组分在前缘损失、叶表损失和通道损失中的主导因素:轴向涡量项反映旋涡结构,在通道损失中占主要部分,集中在通道涡和分离面附近;轴向阻力项反映扩压和叶表边界层转折造成的流动损失,在前缘损失和叶表损失中占主要部分,集中在叶栅前部的叶表边界层和主流区;剪切力项反映轴向截面速度不均匀性,在叶栅后部的叶表损失和通道损失中占主要部分,集中在叶表、端壁边界层和分离面附近。旋涡结构和耗散各组分分布特征揭示了叶栅通道中旋涡结构与能量耗散之间的分布关系,分离区并不是主要能量耗散区,高能量耗散区主要分布在叶表边界层(叶栅前部由轴向阻力项主导,后部由剪切力项中的υ(∂Vx/∂y)2项主导)、分离面附近(受剪切力项中的υ(∂Vx/∂y)2项和轴向涡量项影响)。大攻角情况下,叶栅通道损失显著增加,正攻角促使轴向涡量项的增长点提前,负攻角则使得叶表边界层的速度剪切加剧。  相似文献   
682.
带周向槽机匣处理的压气机内部流动数值模拟与试验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周向槽机匣处理对轴流压气机性能以及内部流场的影响。在单级轴流压气机试验台上对实壁机匣和周向槽机匣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实验测试。同时,对每一种机匣结构的内部流场进行了全三维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相比于实壁机匣,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周向槽机匣处理结构能够扩大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裕度,而对效率的影响不大。对内部流场的详细分析表明周向槽处理机匣对叶顶间隙泄漏涡形成和发展的抑制是周向槽机匣处理扩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83.
郑国雨  李伟鹏  林佳佳  孙一峰 《推进技术》2021,42(12):2734-2743
为准确评估涡扇发动机冠状喷口的气动性能,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守恒的出口定义方式,并验证该出口定义方式与物理出口的一致性,然后对冠状喷口在设计点和非设计点工况下的气动性能进行了系统性评估与考察。结果表明:在设计点工况下,冠状喷口外形参数中,内切角对推力性能影响最大、齿数影响次之、齿长影响最小;冠状喷口下游流向涡对是导致剪切层增厚、湍动能衰减、核心区长度减小的主要原因;在非设计点工况下,冠状喷口可有效降低出口附近的激波强度,使其堵塞状态压比远高于基础构型喷管。  相似文献   
684.
An improved delayed detached eddy simulation (IDDES) method based on the k-x-SST (shear stress transport) turbulence model was applied to predict the unsteady vortex breakdown past an 80o/65o double-delta wing (DDW), where the angles of attack (AOAs) range from 30° to 40°. Firstly, the IDDES model and the relative numerical methods were validated by simulating the massively separated flow around an NACA0021 straight wing at the AOA of 60°. The fluctuation properties of the lift and pressure coefficient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measurements. For the DDW case, the computa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such mea-surements as the mean lift, drag, pitching moment, pressure coefficients and breakdown locations. Furthermore, the unsteady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such as the frequencies of force and moments, pressure fluctuation on the upper surface, typical vortex breakdown patterns at three moments, and the distributions of kinetic turbulence energy at a stream wise section. Two dominated modes are observed, in which their Strouhal numbers are 1.0 at the AOAs of 30°, 32° and 34° and 0.7 at the AOAs of 36o, 38° and 40°. The breakdown vortex always moves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and its types change alternatively. Furthermore, the vortex can be identified as breakdown or not through the mean pressure, root mean square of pressure, or even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相似文献   
685.
介绍了项目工作分解的概念,以及航空领域的应用情况。针对MA700飞机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86.
采用数值涡流发生器代替真实涡流发生器叶片进行双S型进气道流动控制数值模拟,结合实验设计理论分析了27组涡流发生器应用于进气道流动控制计算结果,从中找出控制装置参数变化对进气道总压恢复、流场畸变的不同影响,应用响应面法给出最佳参数组合,为双S型进气道被动流动控制装置参数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87.
驻涡燃烧室凹腔温度变化规律及气量分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单双涡燃烧室进行热态试验研究,研究余气系数、进口气流参数对凹腔壁温分布的影响,并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对燃烧室及凹腔气流量进行计算,得到壁温分布规律,为燃烧室材料选择以及气量分配的后续优化做好铺垫.试验结果表明,单涡试验件的最高壁温出现在凹腔后壁面;燃烧室余气系数变化改变了双涡试验件最高壁温的位置;数值模拟结果比较准确的得到了驻涡燃烧室的气流量分布.  相似文献   
688.
涡轮叶尖间隙泄漏流动主动控制数值模拟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结合基于压力修正的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加壁面函数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对某一轴流涡轮转子采用叶尖间隙射流主动控制对泄漏流场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涡轮叶尖表面选择合适射流孔位置进行射流可以提高涡轮转子效率,其中大间隙下通过射流孔组合射流可以提高涡轮效率0.35%,小间隙下可以提高0.3%;在射流孔区域靠近叶片表面处流场结构中鞍点数和结点数相等,满足奇点总数规律.   相似文献   
689.
扑翼产生的反卡门涡街被认为是一种推力型尾迹,但已有研究指出,随着斯特劳哈尔数(St)增大,低雷诺数下俯仰振荡翼型的净推力产生明显滞后于反卡门涡街的出现。为探究该现象背后的物理机制,对NACA0012翼型在雷诺数1 000条件下作简谐俯仰运动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翼型表面积分方法和基于有限控制体的气动力估计方法分别研究了翼面分布力特性和尾迹流场特性变化对阻力-推力转变临界点的影响。翼面分布力积分结果表明,当翼型振荡参数进入对应反卡门涡街尾迹形态区域时,翼面压力分布产生的推力分量无法克服剪切层的黏滞阻力,是造成俯仰翼型推力产生滞后于反卡门涡街出现的主要原因。对尾迹流场及相应的推阻力特性变化的分析表明,尽管反卡门涡街会产生"喷流效应",但在St较小时,其产生的动量诱导推力无法克服反卡门涡自身的涡致阻力和尾迹流场压力损失引入的附加阻力,因此即使存在反卡门涡街也不能产生净推力,进而从流场分析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这一滞后现象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690.
涡旋光束因其独特的螺旋型波前结构,在对旋转物体探测时会产生与转速成正比的旋转多普勒频移,双阶涡旋光束的转速测量精度是单阶的2倍,但探测过程的噪声干扰会引起测量精度的下降。首先,通过分析双阶涡旋光束的旋转物体速度测量机理,给出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分析。其次,在给出测量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设计物体转速提取算法思路。最终,对高斯噪声、乘性噪声、探测器累积时间和光束模式纯度这四种情况对于测速精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阶双阶涡旋光束能有效提升噪声环境下的测速精度,提高模式纯度至94%以上,探测器累积时间控制在0.49s以上可以获得更好的测速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