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1篇
  免费   826篇
  国内免费   903篇
航空   4241篇
航天技术   389篇
综合类   647篇
航天   39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31.
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中对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的测量需求以及暂冲式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台架试验中的应用难点,开发了适用于瞬态燃烧场温度测量的单脉冲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反射(CARS)系统及CARS光谱计算和温度反演软件CARSCF。采用USED相位匹配方式来降低湍流影响,结合多尺度小波分析方法来实现CARS光谱降噪处理,提高信噪比。在暂冲式脉冲燃烧风洞上开展了来流马赫数2.6条件下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温度测量试验,获取了超声速来流(冷态)建立、H2点火加热空气、建立超声速燃烧流场直至试验结束过程中的燃烧室出口温度,以及煤油/空气燃烧时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分布。结果显示,超声速冷流时温度处于低温(约205K)状态,随着H2点火加热来流空气,来流温度上升至853K;随着煤油/Air点火,温度急剧上升,稳定燃烧状态下燃烧流场温度为1970K±144K。燃烧室出口截面温度场分布测量结果显示,高温区位于燃烧室出口截面上侧区域,而燃烧室出口截面上中间区域的温度低于上下两侧。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CARS测量结果与火焰自发光成像结果一致,表明单脉冲CARS技术用于瞬态燃烧流场温度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2.
赵晨彦  魏佐君  倪明  任光明 《推进技术》2022,43(10):119-128
本文通过对某微型涡喷发动机的单级轴流式涡轮进行机匣设计,采用剪切应力输运(SST)模型求解定常黏性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研究了不同机匣沟槽结构对其叶尖泄漏流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说明:当全机匣沟槽结构的叶顶浸入沟槽即d/c>1.0时,封严效果较好;相较于全机匣沟槽结构,后开式机匣沟槽结构的封严效果更好, 随着沟槽前缘间隙的增大,封严效果减弱;沟槽深度a/c=1时,封严效果最佳,即泄漏流明显减弱,同时效率减小量较小。  相似文献   
233.
韩新培  翁春生  郑权  续晗  肖强  冯文康 《推进技术》2022,43(10):280-290
为探究中心锥对旋转爆轰发动机(Rotating Detonation Engine,简称RDE)内外流场结构与推进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了90°、60°、45°、30°、20°、14°锥角与无中心锥7种构型,对燃烧室内径为78mm、外径为88mm、长度为100mm的RDE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推导了适用于带中心锥RDE的推力公式,获得了各构型下详尽的流场参数。结果表明:在本文构型下中心锥对内流场影响很小,各构型的内流场参数与结构基本一致;中心锥对外流场的爆轰产物有轴向加速与径向吸附作用,能够调控尾部区域的流场特性;中心锥对由压差项产生的推力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最佳推力性能出现在20°中心锥构型中,RDE总推力增益达22.8%。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心锥对RDE推力影响的作用机理,阐明了锥角对推进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带锥形构型的尾喷管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34.
本文由矩形空腔后缘声振动反馈激励腔口自由剪切层不稳定波的观点出发,把空腔流动振荡问题构造成一个关于空腔内外扰动波的非齐次边值问题,应用Fourier-Laplace变换技术求解,可以预估振荡频率,对L/A=A亚声速空腔流动的预估结果与实验符合很好,揭示了此类空腔流动振荡的机理。  相似文献   
235.
涡轮叶栅端壁区流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大尺寸低速开式叶栅传热风洞中对一种高压涡轮导向叶栅中的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五孔针对5个雷诺数下的叶栅端壁区三维流场进行了测量,并用线簇和小球浮动法对5个工况的流动进行了流场显示。实验结果表明:马蹄涡压力面分支在向吸力面运动的过程中,破坏了来流附面层的结构,在马蹄涡压力面分支之后,叶栅通道中产生了一个新的从压力面到吸力面的新附面层,新附面层的厚度小于来流附面层厚度;三维流动区约占叶栅通道的40%;雷诺数的增大将增强端壁区的三维流动。从流场显示图片可以观测叶片吸力面靠近端壁的角涡形成与发展,以及吸力面上的三角形区域;流场显示的通道涡大小与流场测量结果吻合。本文的实验结果有助于分析端壁表面和叶片表面换热特性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36.
分析计算航天飞机气动系数的边界元局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甘雨  沈青 《航空学报》1992,13(2):14-19
空间运载工具设计阶段为分析比较不同外形高超音速各流动领域的性能,广泛应用局部方法。在其原始形式下,形状函数计算繁复,并限于简单几何外形组成的轴对称体。用边界元局部方法进行形状函数计算,可免去原局部方法面积分的繁复和藉助表格的局限。对STS-1轨道飞行器外形进行计算得到丁形状函数,并根据实验数据确定领域系数。由此计算出飞行器的法向力、轴向力和俯仰力矩系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  相似文献   
237.
离散气膜孔下游边界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型热线测量了离散气膜孔下游边界层内的湍流量,将热线探头绕轴转三个角方位以感受三维湍流场信息。结果表明,边界层内湍动能分布呈反“S”形,吹风比和孔排数对参数分布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在很长距离上不消失,所以,常用的k-ε模型不经修正不能正确预计这类边界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8.
进气畸变模拟网的设计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涡喷发动机地面试车台上利用金属丝网模拟进气道畸变流场的技术基础、设计方法及三个实例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本设计方法制作的三种畸变模拟网均达到了较高的模拟精度,可以满足进气道/发动机相容性评定的工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39.
模拟高度复杂流动的自适应网格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对等弧分布律进行扭转修正的自适应网格算法。该方法将三维网格系统分裂为3个单方向自适应网格子系统,在计算中与主控方程的求解格式相耦合,交替地使用。应用所构造的算法结合MacCormack显式格式对喷流/绕流干扰流场进行了雷诺平均N-S方程模拟,给出了清晰的剪切层与激波波系结构。计算结果表明,该自适应网格算法可较大程度地提高MacCormack格式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240.
刘千刚 《航空学报》1996,17(2):137-143
对亚、跨、超音速定常及非定常气动力的 Green函数算法作了简要回顾 ,包括该方法的基本原理、近年来在国内的发展及其在气动弹性和气动载荷计算中的应用等。算例表明该方法适用范围广、计算效率高且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