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81篇
航天技术   35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了减少H.264/AVC帧间编码模式选择的计算复杂度,利用编码模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视频序列时空域的相关性,提出了有选择性的小块搜索技术和有选择性的帧内编码模式搜索技术.模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持率失真性能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减少模式选择的计算复杂度,有利于H.264的实时应用.  相似文献   
132.
朱红  吴成柯  王养利 《宇航学报》2005,26(3):339-343
针对Internet视频通信中面临的网络带宽波动和随机丢包问题,结合精细可分级编码(FGS)、多描述编码(MDC)等容错编码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FGS视频流的多路径鲁棒传输方案。在该方案中,基本层码流在任意时刻都采用重传方式,对于增强层码流的各个比特平面,则根据分支路径带宽的变化自适应地选择重传或MDC方式。该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同时兼顾视频流的抗丢包能力和对带宽变化的适应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当分支路径的带宽较窄时,采用该方案可以明显提高视频重建质量。  相似文献   
133.
视频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Radar,SAR)作为一种新型微波遥感体制,能够实现对热点区域动态目标的持续监视,目前对视频SA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载平台的视频SAR系统,未对天基视频SAR系统设计及成像算法展开深入研究。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双站模式的天基视频SAR系统,其中以静止轨道SAR卫星作为发射源,并利用低轨SAR卫星接收目标区域的回波信号。研究了视频SAR成像性能与各主要工程参数间的关系,并提出一种适用于天基视频SAR的成像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解决双站天基视频SAR成像中大斜视角应用与数据重叠等问题,成像结果正确反映了运动目标的散焦、移位现象,同时静止目标取得了良好的聚焦效果。  相似文献   
134.
探讨了基于FMS(Flash Media Server)和J2EE技术的B/S结构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整体采用J2EE技术,使用FMS作为视频流媒体服务器。设计分析了系统的整体架构及各功能模块,采用Web Services技术解决了流媒体服务器的访问控制,利用远程共享对象实现视频流的切换。相比传统的C/S结构以及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具有容易部署、成本低以及容易与现有企业应用系统、OA系统集成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5.
崔强 《航空计算技术》2012,(1):115-119,122
在深入研究H.264标准的编解码原理和参考目前主流算法的基础上,基于德州仪器(TI)的达芬奇(DaVin-ci)TMS320DM6446平台实现了H.264视频编解码器。详细地叙述了主流的X264编解码算法在DM6446平台上移植和优化的每一步工作。注重于具体工程实现技术的讨论,可为相关领域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6.
针对光学卫星视频运动目标跟踪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鲁棒的特征描述和匹配跟踪方法。引入相关滤波的思想,首先利用样本集的Hu不变矩和中值滤波,建立目标的跟踪模板并进行目标特征描述。然后,将目标跟踪的判断区域降维处理,建立判断区域的Hu置信模型。利用FFT推导了快速相关法,进而通过求得跟踪置信图最大值实现目标跟踪。针对跟踪轨迹采用卡尔曼滤波辅助和优化跟踪处理,提高算法的鲁棒性。试验数据采用SkySat和吉林一号拍摄的视频各两段,对5个点目标进行跟踪试验,跟踪精度优于90%,跟踪过程目标不丢失,且轨迹平滑。针对13×13的判断区域,与一般相关性方法相比,处理速度可提升约5倍。可为光学卫星视频点目标实现快速可靠跟踪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7.
航拍视频拼图中基于梯度域的多帧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云丽  高超  张茂军 《航空学报》2009,30(9):1705-1710
图像融合是视频拼图中获得高质量合成图像的重要步骤。利用梯度信息引导插值融合重合区域较小的两幅图像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然而对于视频拼图而言,相邻两帧图像之间重合区域大,且多帧图像之间交叠重合,给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带来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梯度域内同时融合多帧图像的策略,利用图像的自然边界将拼图平面进行区域划分,在各区域内分别定义引导矢量场和边界条件,实现各划分区域的一次性融合。为克服拼图平面的过划分问题,提出相应的帧选择方法和区域合并算法。将该策略用于视频拼图实验,获得了视觉效果良好的合成图像,并提高了融合效率。  相似文献   
138.
通过对模拟与数字方式下视频叠加的研究对比,选择通过数字方式实现两路信号的叠加.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实现卫星定位信号与视频图像信号叠加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9.
视频传输中的阻抗匹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视频输入、输出电路的类型和各种阻抗匹配方法的特点,并列举了这些匹配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0.
    
为实现有效载荷具备上载软件在轨定义多功能、软件可控多功能、参数可重构的软件定义微纳卫星需求,需要突破传统卫星平台和传统光学相机的设计局限,开展基于微纳卫星的软件定义下新型计算光学成像载荷技术研究。充分考虑有效载荷的软件和硬件两者之间联合设计可能存在的发展空间,分析了亚像元信息、卫星平台参数、光学系统参数、探测器参数、噪声、大气对图像数据处理,特别是超分辨率重建的影响。根据各个影响因素的物理机制分别建立物理模型和误差模型,作为重建方法的先验信息,将这些有利于超分辨技术的先验信息约束应用于相机设计过程,使得相机获取的图像可以很好地匹配超分辨方法。该方法可以提升视觉分辨率和实质分辨率,同时保持对噪声的抑制能力,并有可能降低传统相机的结构尺寸和研制难度。研制实现集超分辨成像、动态范围增强成像、视频成像等软件智能可控的多种成像处理模式于一体的通用型计算光学成像相机,将对航天产业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增值空间,为未来智能卫星航天技术研究与快速创新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