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6篇
  免费   814篇
  国内免费   1048篇
航空   3569篇
航天技术   651篇
综合类   580篇
航天   75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根据当前IT应用的普及情况,分析了大中型企业中网络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网管软件的相关技术并设计了一套符合当前应用需求的分布式管理架构的应用型网管系统。该系统不但可监测各类操作系统的性能,还可对数据库、WEB服务等应用服务器的性能进行监控。结合网管软件的发展动态,展示了该应用型网管系统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2.
《中国航空学报》2016,(5):1213-1225
With the progress of high-bypass turbofan and the innovation of silencing nacelle in engine noise reduction, airframe noise has now become another important sound source besides the engine noise. Thus, reducing airframe noise makes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overall noise reduction of a civil aircraft. However, reducing airframe noise often leads to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loss in the meantime. In this case, an approach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s intro-duced. An established database serves as a basis and the training sample of a back propagation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which uses confidence coefficient reasoning method for optimization later on. Then the most satisfactory configuration is selected for validating computations through the trained BP network. On the basis of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an optimization pro-cess of slat cove filler (SCF) for high lift devices (HLD) on the Trap Wing is presented.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both the baseline and optimized configurations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unsteady detached eddy simulations (DES), and a hybrid method, which combines unsteady DES method with acoustic analogy theory, is employed to validate the noise reduction effect. The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not merely a significant airframe noise reduction effect but also excel-lent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retention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883.
在外语教学中,语言测试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本文主要论述语言测试理论,如语言测试的目的、语言测试的类型、语言测试的标准;分析并总结了常见的语言测试项目的设计方法,如:多项选择题的设计、词汇测试的设计、完形测试的设计、阅读理解的设计、听力测试的设计、写作测试的设计;并对测试后得分的计算和分析进行解释。最后提出语言教师了解一点语言测试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84.
以微机、LH-SC16A型A/D板、SC50型D/A板以及TMS320C30A型DSP板为基础,建立了时域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的主从机并行处理系统。这一系统具有多通道快速运算能力,可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律,更新速率,改善控制系统的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885.
本文以 B737—300为例介绍了根据飞机及发动机的极曲线、最大爬升推力和燃油流量等原始数据及给定的爬升规律(如表速250KT/280KT/M0.74)计算在标准大气和非标准大气中航路爬升性能的方法及程序,计算结果与该机型使用手册中给出的 ISA—10,ISA,…,ISA 20的爬升数值表非常吻合。本文所述的方法及程序是通用的,对大爬升角的情况亦适用。  相似文献   
886.
正弦振动试验是航天器系统级和单机产品需要开展的常规试验,充分利用工程中积累的正弦试验数据进行结构模型修正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基础激励下结构模型修正方法,通过矩阵分块、待修正参数归一化、参与修正的频率点选择等步骤,推导出基于基础激励的模型修正公式;然后对国际通用算例GARTEUR桁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分析修正后模型在修正频段内和修正频段外计算所得模态频率,验证修正后模型对模态频率的复现和预示能力,通过对比试验模型、分析模型和修正后模型中4个典型节点的响应曲线,检验修正后模型精度。结果表明:修正后模型的模态频率和响应曲线均与试验模型趋于一致,证实了该修正方法对GARTEUR结构修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7.
林华刚  闫云聚  李鹏博 《航空学报》2015,36(5):1530-1538
有限元法(FEM)适合低频分析,统计能量分析(SEA)方法适合高频分析,而一类较宽频带(中频段)的声振响应问题不适合单独用FEM或SEA方法解决。基于波动耦合的混合FE-SEA方法兼顾了FEM与SEA方法的优点,可预测中频段含一定不确定性的声振系统的稳态响应。本文阐释了混合FE-SEA方法的理论,分别通过典型结构的蒙特卡罗仿真与复杂系统的噪声试验两案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其中梁-板典型结构能量响应计算值与蒙特卡罗仿真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复杂飞行器系统的振动响应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舱内噪声声压级(SPL)误差小于3dB,证明了混合FESEA方法的有效性,解决了FEM与SEA方法在中频复杂声振响应中的局限性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88.
涡扇发动机性能退化缓解控制与推力设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补偿性能退化发动机的推力损失,减轻飞行员工作负担,提高推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开展了涡扇发动机性能退化缓解控制(EPDMC)研究。针对某型涡扇发动机部件级模型设计了具备稳态控制、加/减速过渡态控制和极限保护等功能的基准控制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外环推力控制回路,给出1种在多参数约束下的推力设定方法,并设计了合理的切换逻辑确保内外环控制器能协调工作。MATLAB/Simulink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智能改进控制系统架构可以在保证发动机安全工作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地设定期望推力,最大程度地补偿推力损失,维持油门杆角度和推力的对应关系近似不变。  相似文献   
889.
以某压气机盘片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接触模型、接触不分离模型和刚性连接模型3种榫连结构接触约束形式下的盘片有限元模型,分别对3种模型进行了固有特性的分析,对比了三者的共振频率和振型;在离心力和气流激振力作用下,对3种模型进行了振动响应分析,得到三者的位移响应和应力随转速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接触模型和接触不分离模型的固有特性一致性较好,而刚性连接模型和接触模型在高频段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刚性连接模型和接触不分离模型能够极大地改善接触模型在低转速下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890.
基于叶尖定时的叶片耦合振动参数辨识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时掌握叶片振动情况、预防故障发生,目前最常用的非接触振动测量方法是基于单自由度模型的叶尖定时法,但当叶片耦合振动时2个振动峰相隔很近,该方法无法同时识别出其振动参数。采用基于2自由度模型的曲线拟合方法,得到叶片耦合振动2个峰的初始相位等参数,用相位遍历法辨识出叶片的振动阶次和频率。结果表明:采用基于2自由度模型的曲线拟合方法提高了叶片耦合振动参数辨识的精度,辨识了相邻2个峰的振动参数。辨识振动与仿真参数设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