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6篇 |
免费 | 214篇 |
国内免费 | 12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80篇 |
航天技术 | 172篇 |
综合类 | 35篇 |
航天 | 35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1.
推导出制导火箭弹为获得期望着角所需的脉冲发动机数量解析公式,并根据此公式对比研究了火箭弹分别采用同时点火和依次点火时俯仰角初始值、期望着角和脉冲发动机推力对脉冲发动机数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同时点火方式优于依次点火方式;飞行末段姿态调整时间较长时,期望着角和初始俯仰角对发动机数量的影响很小;随着脉冲推力的增加,所需的脉冲发动机数量递减。 相似文献
612.
613.
Cooperative guidance strategy for multiple hypersonic gliding vehicles system with flight constraints and cooperative constraints is investigated.This paper mainly cares about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entry glide flight phase and driving-down phase.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results,both the attack time and the attack angle constraints are considered simultaneously.Firstly, for the entry glide flight phase, a two-stage method is proposed to achieve the rapid cooperative trajectories planning, wh... 相似文献
614.
APPLICATION OF DIRECT BTT GUIDANCE LAW BASED ON NONLINEAR INVERSE SYSTEM THEORY TO INTEGRATED FIRE/FLIGHT SYSTEMS(IFFS)MaXiao... 相似文献
615.
以小天体伴飞附着任务为工程背景,针对探测器在小天体复杂弱引力场条件下附着这一难题,研究了最优制导控制策略。首先,考虑在小天体极区实施附着任务,建立并简化动力学模型,给出约束条件和基于时间-燃耗最优的混合性能指标要求。然后,采用相平面法设计了最优制导律,利用极限环设计最优开关控制律;同时,采用高斯伪谱法把附着小天体的最优制导问题转化成非线性规划问题,利用Matlab/GPOPS优化工具包求取最优数值解。最后,加入已有的基于矢量测量的自主光学导航模块构建GNC仿真回路,对两种最优制导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两种制导控制策略都能满足任务要求,但基于相平面法得到的最优制导控制具有一定风险,而基于高斯伪谱法得到的最优制导控制精度更高、燃耗更少,适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16.
考虑末制导阶段的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约束,提出了一种最大视场角约束下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可控的三维矢量制导律。首先,基于三维矢量制导模型,将二维平面最优制导律扩展至三维空间,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证明了其在三维空间中能够满足攻击角度约束。其次,在三维矢量攻击角度约束制导律中引入估计剩余飞行时间偏置项,通过最优误差动力学设计出三维矢量攻击角度和攻击时间约束制导律,随后加入视场角约束函数,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所提制导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制导律在三维空间中可以同时满足视场角约束、攻击角度约束和攻击时间约束。 相似文献
617.
618.
火星大气进入段预测校正制导方法通常采用误差走廊来约束侧向运动,该方法只能满足侧向运动的末端约束,而无法实现对侧向运动过程约束的满足。将预测制导的方法引入侧向制导律设计中,该方法无需离线规划误差走廊,而是根据侧向运动中的相关约束,在线计算倾侧角反转时刻,从而同时满足侧向运动的末端约束与过程约束,并能够克服采用误差走廊可能导致的飞行器因频繁反转机动而使燃料过快消耗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侧向预测制导律不仅能满足开伞位置精度,同时也能实现对进入轨迹侧向运动的灵活规划。 相似文献
619.
620.
针对洲际弹道导弹,在分析加速度计测量误差和陀螺漂移误差对导弹视加速度影响的基础上,给出了中制导段惯性系统对速度和位置的误差传递模型,对给定的惯组误差系数偏差进行了纯惯性导航制导误差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纯惯导中制导对洲际导弹落点精度影响比较大。该算法可用于纯惯性中制导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