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198篇
航空   640篇
航天技术   147篇
综合类   98篇
航天   110篇
  2025年   1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4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军事强国着眼于未来强对抗环境,都在关注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样式的研发,不断推出新理念、新项目,不断进行演示验证工作,且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简要介绍美军有人-无人协同作战项目的发展概况,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42.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Long March(LM) launchers have experienced several launch failures, most of which occurred in their propulsion systems, and this paper studies Autonomous Mission Reconstruction(AMRC) technology to alleviate losses due to these failures. The status of the techniques related to AMRC, including trajectory and mission planning, guidance methods,and fault tolerant technologies, are reviewed, and their features are compared, which reflect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AMRC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843.
柔性翼微型飞行器垂直阵风响应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型飞行器因其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灵活、成本低,广泛应用于军民领域的侦查、通讯、搜救等领域。在制约微型飞行器发展的诸多因素中,阵风对微型飞行器的稳定、安全飞行影响很大。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非定常风洞内,研制了一套垂直阵风装置,进行了垂直阵风的流场测试。设计制作了一种柔性翼微7型飞行器,并制作了刚性翼与其对比,在国内首次进行了微型飞行器垂直阵风实验。结果表明:柔性翼能够提高微型飞行器的失速迎角,且具有更好的纵向稳定性,有一定的垂直阵风缓和能力,有利于安全、稳定飞行。  相似文献   
844.
基于动量理论、叶素理论与FLIGHTLAB软件,为样例无人直升机建立了模型体系,该模型体系包括直升机对象的三个数学模型:动量模型、叶素模型与FLIGHTLAB模型.动量模型主要用于对象性能初步分析与控制系统初步决策;叶素模型主要用于控制系统设计;FLIGHTLAB模型主要用于动量模型与叶素模型的对比、分析与修正,构成了直升机模型体系,通过仿真与飞行试验,该模型体系效果较好,置信度高.  相似文献   
845.
提出了适用于跟踪在复杂背景下快速移动目标的实时跟踪系统.利用基于马尔可夫场模型的背景减除算法检测像素变化,以跟踪移动目标.分割掩膜的先验概率用马尔可夫场模型来表示,因此目标跟踪任务即被转化成最大后验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简单背景或复杂背景下的离线和在线移动目标跟踪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46.
无人飞行器航迹规划方法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首先从不同角度给出航迹规划的两种定义,把航迹规划问题拆分为规划空间、航迹表示、约束条件、目标函数、规划算法五个子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各类无人飞行器航迹规划问题分析求解的过程模型。对规划空间构造方法、目标函数、规划算法进行分类比较,并给出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辅助规划人员针对具体需求快速明确规划思路并选择算法。最后指出了航迹规划未来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相似文献   
847.
Drogue detection is a fundamental issue during the close docking phase of autonomous aerial refueling(AAR). To cope with this issue, a novel and effective method based on deep learning wit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s)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ensure its robustness and wide application, a deep learning dataset of images was prepared by utilizing real data of ‘‘Probe and Drogue" aerial refueling, which contains diverse drogues in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ithout artificial features placed on the drogues. By employing deep learning ideas and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GPUs), a model for drogue detection using a Caffe deep learning framework with CNNs was designed to ensure the method's accuracy and real-time performanc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results based on real AAR data compare its performance to other methods, validating the accuracy, speed, and robustness of its drogue detection ability.  相似文献   
848.
    
This paper develops a novel optimization method oriented to the resilience of multip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multi-UAV) formations to achieve rapid and accurate reconfiguration under random attacks. First, a resilience metric is applied to reflect the effect and rapidity of multi-UAV formation resisting random attacks. Second, an optimization model based on a parameter optimization problem to maximize the system resilience is established. Third, an Adaptive Learning-based Pigeon-Inspired Optim...  相似文献   
849.
以求解旅行商问题的蚁群算法为基础,充分考虑交通向导最佳路径的具体要求,对算法的选择机制、更新机制以及协调机制作进一步改进,引入自适应的转移策略,并融入节约法,以克服基本蚁群算法计算时间长、易出现停滞等缺陷。以湖北荆门地区车辆选择路径为研究对象,采用蚁群优化算法建立了车辆最佳路径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算法比基本蚁群算法的路径更优,寻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850.
杨文将  刘宇  温正  段毅  陈晓东 《宇航学报》2007,28(3):522-526
为了满足低成本、高安全可靠的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发展需要,磁悬浮助推发射技术以其高地面起飞速度,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技术途径。设计和研究了一种永磁导轨与高温超导体作用形成的磁悬浮系统。通过建立磁悬浮单元准静态力测试系统,分析了块状高温超导体在永磁导轨上方不同位置作用的悬浮特性。然后建立高温超导磁悬浮缩比研究试验平台,其包括4个磁悬浮单元和7米双永磁导轨。通过测试和分析试验平台在不同场冷高度和载荷条件下的悬浮特性,得出低场冷高度有利于提高磁悬浮发射装置的横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