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53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根据力学,热力学、电化学的原理,就弹性变形对金属热力势和电机电势的影响,从而加速金属腐蚀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2.
分析了微型方孔的加工难点,介绍加工微型方孔所用电极的设计、制造及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23.
首先叙述了复杂流道类零件电火花精加工电极设计的基本原理 ,根据流道曲面创成中形成共轭曲面的基本条件 ,利用微分几何中曲率干涉的概念设计了无干涉电火花精加工电极 ,同时得到了共轭曲面创成过程中精加工电极的运动轨迹和位姿 ,完成了一类特殊的CAD/CAM软件设计。最后用实例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复杂流道曲面创成思想的正确性及精加工电极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
镉镍蓄电池中氢氧化镍电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俊丽 《上海航天》2001,18(4):54-59
从镍电极的反应机理、应用、制备方法及其活性物质、添加剂等方面,对镉镍蓄电池中的氢氧化镍电极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指出:通过改变镍电极的制备方法,控制氢氧化镍的晶形结构,以及添加钴、锂等元素,可以有效改善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从而进一步拓展镍电极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5.
微尺度线电极电解加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少华  朱荻 《航空学报》2009,30(9):1788-1794
微尺度线电极电解是近期出现的一种新加工方法,采用钨丝作为线电极,在加工过程中电极无损耗,通过控制工具电极轨迹可实现微细结构加工。建立了微尺度线电极电解加工模型;通过微尺度线电极叠加微幅振动,促进了加工间隙中电解液更新;针对加工电压、脉冲宽度、脉冲周期和加工速度等影响微尺度线电极电解加工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参数对比试验,并对加工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优化。采用电化学腐蚀原理进行微米尺度线电极的在线制作,在线制得直径10 μm和2 μm的线电极,实现了切缝宽度为20 μm以下的复杂微细结构以及切缝宽度为8 μm以下的微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26.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5):183-194
Electrochemical trepanning (ET) is one of the main methods for processing the blisks in aero-engines. However, stray corrosion in ET has a very negative impact on the machining quality of the blades.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novative ET method with an auxiliary electrode surroundi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cavity above the cathode. Two-dimensional electric-field models are established and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with the auxiliary electrode at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different electric potentials. The electric-field simulations show that adding the auxiliary electrode reverses the directions of the current lines in the processed area, thereby protecting it.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distance from the bottom of the auxiliary electrode to the top of the cathode tool is 3 mm and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uxiliary electrode and the anode workpiece is 5 V, the area corroded by stray current is decreased.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under the parameter values determined by the simulations, and they confirm that this method is effective at reducing stray corrosion. Specifically, at a feed rate of 2.5 mm/min, the blade taper angle is decreased from 1.37° to −0.09°, the thickness of the leading and trailing edges is increased from 0.307 mm to 0.704 mm, and the average surface roughness is decreased from Sa =8.239 μm to Sa=7.028 μm.  相似文献   
27.
LY12cz铝合金晶间腐蚀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金属间化合物 θ(CuAl2)、S(Al2CuMg)、MnAl6与纯Al(L1)组成多电极体系,以模拟LY12cz合金的晶界区.通过电化学测试、SEM和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合金晶间腐蚀机理.证实其晶间腐蚀是由沿晶界偏析的强化相与贫Cu区所组成的多电极体系引起的.在含Cl离子的中性溶液中,S相是导致晶间腐蚀的主要阳极相.S相首先发生阳极溶解,随后,贫铜区、MnAl6相逐步随S相一起溶解.以这种方式沿晶界形成了阳极溶解通道,导致晶间腐蚀.  相似文献   
28.
采用微观和宏观包覆两种方式制备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包覆的硫@碳纤维复合固态电极,利用扫描电镜、元素分析和电化学测试表征电极的微观形貌,研究相应锂硫电池的电池性能。结果表明:微观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包覆活性材料的电极结构有利于离子传输;电极表面宏观构建一层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薄膜有助于改善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抑制穿梭效应;利用膜电极结构组装的全固态锂硫电池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循环270次后库仑效率仍保持98%以上。  相似文献   
29.
电化学去毛刺技术在航空产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电化学去毛刺技术的加工能力、工艺过程及电极的结构。  相似文献   
30.
为了提高挠性陀螺中挠性接头细颈加工精度,减小加工表面残余应力,提出了多次切割,控制线切割走丝轨迹等一系列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