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95篇
航空   473篇
航天技术   87篇
综合类   85篇
航天   1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21.
    
构建脉冲模板是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一项关键技术,其精度与脉冲星角位置精度密切相关。基于脉冲模板构建的基本原理,推导得到了脉冲星角位置误差对脉冲模板构建影响的系统误差的年化平均值以及任意弧段积分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脉冲星角位置误差对脉冲模板构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削弱脉冲星角位置误差影响的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验证了误差削弱方法的有效性,可以为优化X射线脉冲星的观测任务以及X射线脉冲模板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22.
提出了两种电流型双向多脉冲变流器的拓扑结构,实现了传统多脉冲整流器能量的双向流动。当其运行于逆变器状态时,变流器等效为一个电流型多重化逆变器,相较于传统分立式电流型多重化逆变器,此变流器具有电源与磁性元件数量少、系统体积小等优点。以18脉冲双向变流器为例,详细介绍了其工作原理,求出了18脉冲变流器总谐波失真(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最小时,各电平作用角度,提出了一种脉宽调制方式以实现交直流侧电压电流调节。最后通过仿真与硬件实验验证了所提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3.
2004年,吸气式推进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有大量的民用发动机获得或接近获得FAA合格证.F135和F136联合攻击机发动机都进行了全尺寸的发动机地面台架试车,发动机技术计划继续取得成功,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X-43在第2次和第3次飞行试验中成功验证了可控加速飞行,达到了M7和M10的飞行速度。  相似文献   
724.
周期电加热控制律对除冰表面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周期性电热除冰系统加热控制律对表面温度的影响是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的前提.在采用焓法模型对二维电热除冰系统矩形单元的瞬态传热模型进行建模的基础上, 采用控制容积法全隐格式求解控制微分方程, 对周期性电热除冰表面的温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影响表面温度的主要因素, 得到表面温度与加热控制律的关系, 结果表明:供电热流密度的大小和供电周期对系统除冰效果有重要影响, 需要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725.
整体式粒子分离器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恒刚  王锁芳 《航空学报》2007,28(5):1073-1079
 为找出分离效率更高、压力损失更小的最优型面设计,以两种型面差异较大的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计算软件对其内二维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分离器对不同粒径的砂粒的分离效率,以及不同清除比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型面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因素。计算采用标准k-ε模型,颗粒相采用拉格朗日轨道模型。结果表明:对C规范砂,型面变化剧烈的模型(IPS01)的分离效率比型面变化平缓的模型(IPS02)的平均低1.60%,进气总压损失平均增大0.53%;对AC粗砂,分离效率前者比后者平均高0.25%,进气总压损失平均增大0.58%。相比较而言,IPS02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6.
谢侃  刘宇  任军学  廖云飞 《航空学报》2007,28(6):1339-1344
 在常滞后两相流假设下,提出改进的Angelino理想型面法和改进的“二次曲线+三次曲线”造型法设计两相流环缝塞式喷管;计算了这两种改进方法设计的塞式喷管性能。算例表明:在两相流条件下与未考虑两相流效应的气相理想方法设计的型面相比,改进的Angelino法设计的型面长度缩短近33%,推力增大约1%;改进的“二次曲线+三次曲线”造型法设计的型面长度减小近6%,性能提高约4%。  相似文献   
727.
为了提高脉冲爆震发动机(Pulse Detonation Engine,简称PDE)内爆震波压力测量值的可靠性,解决多循环PDE爆震室压力测量问题.通过动态压力测试系统,对单次爆震和多循环PDE爆震室内的压力进行测量.单循环爆震波压力测量的比较性试验研究发现:当主爆震室的旁支套管长度小于100mm左右,可以测到爆震波的峰值;当套管长度大于150mm左右时,火焰不能在旁支小管内传播,传感器测到的只是爆震波后的平台的压力.当通过冷却套管来测量多循环PDE爆震室压力时,采用较短长度的套管,可以得到爆震波压力.研究结果解决了多循环爆震波的压力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728.
在理想单循环脉冲爆震发动机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进气道建立了一定飞行状态下的自吸气的脉冲爆震发动机理论性能计算模型,研究了当飞行状态改变时,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性能变化趋势,计算结果表明,对给定模型,飞行高度和飞行马赫数对脉冲爆震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决定于进气道和爆震室的推进特性,同时模型也考虑了爆震频率和爆震室直径对性能的影响,这为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理论设计和分析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29.
本文研究扩张型与收缩型变截面管道中激波诱导的非定常两相流动。对于稀相气固悬浮体采用了双连续介质模型,对于两相流动按照准一维近似处理。控制方程则是利用算子分裂技术和二阶GRP方法数值求解。文中给出了波后气固两相的流动结构,并讨论了粒子对两相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0.
伊景海  徐忠  马材芬 《航空学报》1993,14(10):536-539
通过对气固两相压气机平面叶栅后,沿栅距和叶高分布的气流压力和速度的测量与分析,研究了气固两相流流经压气机平面叶栅时的速度系数和能量损失系数随粒子浓度和攻角改变而变化的规律。试验是在攻角i=-10°、0°气流速度c=10m/s及粒子质量浓度α=0%、2.0%和2.7%的工况下进行的。结果表明:气固两相流流经压气机平面叶栅时能量损失比单相纯气流的大;而且随着粒子浓度和攻角增大,两者的差别也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