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9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369篇
航空   1208篇
航天技术   418篇
综合类   233篇
航天   42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11.
抑涡孔气膜冷却的大涡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宏  杨庆 《航空动力学报》2012,27(12):2648-2654
采用大涡模拟研究抑涡孔气膜冷却的流动和换热机理.通过与相同工况下圆孔气膜冷却流场的湍流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辅孔射流与主孔射流之间的干涉作用,并探索大尺度湍流结构影响气膜冷却效率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①辅孔射流抑制主孔射流形成的反转涡对的尺寸和强度,并为主孔射流的卷吸提供冷气补充;②由于上游辅孔出流冷气的保护作用以及对主孔出口尾缘低压区的冷气补充作用,主孔射流在气膜孔出口处温度没有急剧升高;③由于辅孔射流的干涉作用,主孔射流并未形成完整的发卡涡结构,而是无规律的近壁条带结构,减少了冷气和主流的掺混,并使冷气更好覆盖和冷却壁面.   相似文献   
112.
邢云绯  仲峰泉  张新宇 《航空学报》2013,34(6):1269-1276
 采用了剪切应力输运(SST)k-ω两方程湍流模型并考虑近壁低雷诺数的修正对矩形横截面螺旋管内冷却水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数值分析了在不同入口雷诺数、曲率半径以及扭距条件下,螺旋管内的温度、速度场以及流线的变化,讨论了螺旋管内、外壁面对流传热系数的差异及产生机理,同时与直通管道传热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螺旋管内存在显著的二次流动,管内、外侧壁面对流传热存在差异。旋转一周后,螺旋管即进入了流动稳定状态,入口雷诺数可以显著提升螺旋管整体的对流换热效率,扭矩和曲率对内外壁面传热效果的影响不大,而窄高型的横截面构型可以显著改善螺旋管的传热效果。研究结果对应用矩形横截面螺旋管的冷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在大气边界层风洞内采用高速CMOS相机记录了时均风速线性上升的来流条件下运动沙粒的图像。根据二进制图像标记像素的连通性,从数字图像中提取相机拍摄区域内沙粒的数量N,由此计算得到风沙流的瞬时含沙量C。获取图像的同时,使用恒温式热线风速仪MiniCTA配合55R49热膜探头测量观测域上方主流位置和跃移层顶部附近的风速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风沙流中的瞬时含沙量总是非稳定的,其变化频率至少在100Hz以上。风沙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大气湍流脉动对含沙量的作用与沙粒粒径相关,粒径越小,风速脉动作用越大。当粒径≤160μm时,风速的微小变化即可引起含沙量的明显波动,二者高度相关。当粒径较大的时候,如300~500μm,只有较长时间较大幅度的风速脉动才能使含沙量有较大幅度的变化,研究时均风速变化对含沙量的影响更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4.
水平槽道内气固两相湍流中颗粒行为的PIV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IV技术对充分发展的水平槽道内稀疏湍流两相流中的颗粒行为进行了定量研究。实验中壁面雷诺数Rer=430,使用颗粒为直径60μm的聚乙烯微珠,测量了0.1%和0.5%两种质量荷载。研究发现,颗粒最大浓度出现在y+≈10的位置上。对两种质量荷载,下壁面附近的颗粒体积分数最大值均远小于10^3量级,仍属于稀疏两相流。槽道下壁面附近,向上运动的颗粒概率大于向下运动的颗粒,两者概率的差异随着法向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在y’=10~30的范围内,颗粒相“喷射”事件(Q2)和“下扫”事件(Q4)概率分别显著地大于和小于当地流体对应值。颗粒相主要通过促进Q2且抑制Q4来实现对流体湍流的影响,颗粒的这一作用随着法向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15.
使用GAO-YONG方程组对不可压转捩/湍流平板边界层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与以往的湍流模型不同的是GAO-YONG不可压湍流控制方程组不需要任何经验系数及壁面函数。本文运用SIMPLE方法QUICK格式求解GAO-YONG方程组,对二维零压力梯度下平板转捩/湍流边界层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方程不仅对于边界层流动的各项细节(如表面摩擦系数Cf,对数律,亏损律等)能作出良好的预测,成功地解决了以往一般模型不能同时计算近壁区和远壁区的难题,而且能够预报层流-湍流转捩过程。本文还对机械能方程如何影响边界层近壁区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   相似文献   
116.
三维直叶栅非定常流动的并行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分离直接关系到压气机运行的安全性与效率,对分离流动的研究是叶轮机械真实流动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针对三维压气机单转子叶片中截面所构成的三维直叶栅跨音速分离流开发了通用数值计算程序,该程序基于B-L湍流模型及高精度差分方法。多种工况的数值计算显示本程序结果与实验值吻合比较理想,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10°攻角下分离区脉动压力的频谱与实验结果的数量级吻合,说明本程序能够较好地模拟大攻角分离流这种非定常复杂流动。为了提高计算规模及计算速度,作者对程序进行了并行化并针对微机机群系统进行了并行优化。实际计算表明本程序具有较高的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7.
Koga  Daiki  Hada  Tohru 《Space Science Reviews》2003,107(1-2):495-498
The earth's foreshock is a region where particularly large amplitude MHD waves are commonly observed. They exhibit various waveforms, suggesting that nonlinea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waves is in progress. In a previous paper (Hada et al., 2003) we have introduced a metho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strength of phase coherence among the waves from a given time series data. Here we further develop our method by applying wavelet filtering technique. From the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turbulence is consisted of waves with a wide range of plasma rest frame frequencies, only those frequencies lower than the ion gyrofrequency are responsible for generating the phase coherenc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18.
两方程湍流模型的可压缩性修正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不可压两方程湍流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可压缩性修正,给出了k-ε、k-ε两方程模型的可压缩性修正方程,并对亚声平板湍流流动和跨声喷管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从而证实了两方程湍流模型经过可压缩性修正,能较好地模拟可压缩流动。  相似文献   
119.
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故障检测算法,其检测阈值由实时估计的参数均值、标准差及由训练算法得到的带宽系数计算。用某发动机22次点火试验的试车数据进行离线故障检测,结果表明其综合性能优于红线系统和SAFD算法。  相似文献   
120.
载人航天器推进系统健康监测的组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适应载人航天器推进系统多发动机的分布式结构,提高健康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应用组件技术构造了分布式多智能组件集成的健康监测系统,给出了组件之间的协调修正和决策算法。原型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比传统的面向对象(OOP)技术更适用于分布式系统,可应用于载人航天器推进系统的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