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7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航空   1395篇
航天技术   44篇
综合类   89篇
航天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发动机涡轮叶片内部带肋回转通道壁面的换热特性.用瞬态液晶测量方法测量了整个叶片内部三个通道的全表面换热分布.研究了不同的气流雷诺数情况下和三个出口不同的出流比情况下对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出流比情况下,通道的平均努塞尔数随着入口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大;在实验范围内,当进口雷诺数一定的情况下,三个出口出流比例为0%, 75%和 25%时整个通道的平均换热最强;在弯道处布置放射状的肋片,能够非常好地增强换热.   相似文献   
62.
王琴芳  马申义 《航空学报》1993,14(8):424-426
在TA-6发动机的压气机出口处引气,得到了发动机转速不变条件件下压气机增压比、引气阀压力损失系数、引气管内气流总压和引气气流温度与引气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相对引气量在9~22%范围内变化时,TA-6发动机流量几乎不变,压气机增压比变化仅5%,引气压力为1.27×10~2~2.45×10~5Pa,引气温度约473K。所得结果可为燃气涡轮装置引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双激盘理论及其在轴流式弯掠动叶栅气动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芳源  王建民  蔡娜  李中 《航空动力学报》1994,9(4):394-398,444
轴流式弯掠动叶栅对主气流作用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径向分力。为此本文提出“双激盘理论”及相应的一套计算方法, 其中包括阻力系数及出口气流角值沿径分布的修正, 用来进行低速低负荷轴流式弯掠(即必须计及叶片径向分力影响的)风扇的设计和性能估计。用一个弯掠动叶和一个非弯掠动叶的风扇进行验证性试验, 结果表明:计算与实测值吻合甚好。   相似文献   
64.
发动机起动过程部件特性的一种改进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压气机和涡轮特性图在发动机起动过程特别是风车特性研究中存在的困难,给出了改进的部件特性描述方法。对压气机,在特性图上用以出口条件表示的换算转速代替常规的换算转速,用换算扭矩代替效率;对涡轮,在特性图上用换算扭矩代替效率。改进后的部件特性图有效地解决了在低转速区域存在的效率适用性差、数据读取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65.
本文联合应用S2流面正问题计算和多级局部优化设计对某三级涡轮进行多级气动优化设计。优化联合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流场计算采用全三维粘性流N-S方程求解,计算网格采用H-O-H型网格,即入口段、出口段采用H型网格,叶片区域采用O型网格。通过优化,总效率提高1.1%,总体性能提高,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6.
加力燃烧室燃烧段的壁温对飞机和发动机的安全关系重大,单靠数值计算是很不够的,目前主要靠测试取得。燃烧段通常是双层壁,加风罩则为三层。本文介绍了内外壁和风罩的温度测量方法及其试验研究。该方法对加力燃烧室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对于新机还是批生产发动机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对国外短周期涡轮实验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范围开拓的情况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比较了长短周期涡轮实验技术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近年来, 在发展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带动下, 短周期涡轮实验技术正在努力克服自身的薄弱环节, 力争达到长周期涡轮实验技术所能达到的性能测试精度.其发展目标是争取部分替代长周期涡轮实验, 由单纯机理性实验平台向部件性能研发平台扩展.同时, 作为重要的基础研究平台, 短周期涡轮实验台在机理研究领域也有所拓宽, 开始被应用于新设计理念的验证、CFD设计分析软件的校验等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68.
带密布气膜冷却孔的涡轮叶片等效应力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带气膜冷却孔的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涡轮叶片为研究背景,引入了等效概念对密布小孔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应力-应变分析。这种等效分析方法是把多孔材料转化为具有等效材料常数的等效实体材料。根据MARC大型通用软件的线弹性及弹-塑性有限元应力分析结果,将小孔效应转化为等效弹性常数及等效应力-应变曲线。最后以某发动机高压涡轮工作叶片为例,将得到的等效材料参数引入到叶片的有限元强度计算中,从而得到考虑密布孔影响的涡轮叶片应力应变场,并通过子模型计算得到更为准确的孔边最大应力。  相似文献   
69.
阐述了燃气轮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和控制模块机箱设计,为配合动力控制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0.
某型发动机新件涡轮叶片叶冠掉块故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排除某型发动机新件涡轮叶片叶冠掉块故障,对故障件进行尺寸检测、加工制造工艺复查、断口分析、结构和强度分析等,认为:引发故障的主要原因是叶冠转接R不圆滑、存在尖角,造成应力集中;而相邻原机件叶片弦宽尺寸超差,锯齿形工作接触面积小,以及非工作面局部碰磨,是引发故障的次要因素。采取并验证了有针对性的排故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