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3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13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92篇 |
航天技术 | 31篇 |
综合类 | 74篇 |
航天 | 1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在随时间变化的贴本坐标系中给出求解非定常Euler方程的连续通量分裂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用于跨音速非定常流动的Euler方程隐式求解法。采用特征向量变换,可在保证原方程组离散化精度的条件下使计算大为简化。针对振动翼绕流特点建立了固连于物体的动坐标与固定坐标间的关系。数值计算在动坐标中进行,既简化网格生成又保证在物面上满足边晃条件。对NACA64A-10冀型绕1/4弦点做简谐俯仰振动的非定常气动力进行了计算,给出了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的计算结果。此外,还给出翼型做沉浮及同时进行沉浮与俯仰二自由度振动的非定常气动力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2.
33.
跨声速压气机性能计算中的激波损失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跨声速叶型内激波与附面层相互作用及波系形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考虑了激波与附面层的相互作用及栅内流动状况的跨声速叶栅激波结构的数学物理模型,并提供了一种可靠评估跨声速叶栅激波损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35.
本文对新型同轴射流缩口式氧煤枪所组成的大功率氧煤燃烧器内冷态轴对称二维湍流气固两相流动用k-e-AP两相湍流模型进行了数值预报,揭示了燃烧器内两相流场特征,预报结果和实验结果相符。进一步对相应高炉实际工况高速条件下的冷态两相流场进行了预报,其结果为优选结构尺寸和流动参数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6.
37.
角区流动中马蹄涡系的存在通常会造成不良影响。对圆柱-平板角区流动,在圆柱上游放置一倾斜的小圆棒能够改变角区流动结构。利用油流法和平板表面压力测量方法探讨了湍流流态下不同的小圆棒对平板表面的摩擦力线和压力分布的影响。油流实验揭示了倾斜棒能够改变角区的三维分离,新的分离线由倾斜棒和圆柱共同作用引起;倾斜棒对角区的作用可归类为两种不同的物理现象;倾斜棒能够引起圆柱侧面的分离线向下游发生极大的迁移,导致圆柱底部区域尾迹变窄。平板表面压力测量实验揭示附加的倾斜棒能够极大地改变压力分布情况,角区的逆压梯度相应减小;由此,逆压梯度引起的三维分离必然被削弱。 相似文献
38.
腹下无隔道大偏距跨声速S弯进气道气动特性的实验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ventral diverterless high offset S-shaped inlet is carried out at Mach numbers from 0.600 to 1.534, angles of attack from -4° to 9.4°, and yaw angles from 0° to 8°. Results indicate: (1) a large region of low total pressure exists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inlet exit caused by the counter-rotating vortices in the S-shaped duct; (2)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inlet at Mach number 1.000 reach almost the highest, so the propulsion system could work efficiently in terms of aerodynamics; (3) the total pressure recovery increases slowly at first and then remains unvaried as the Mach number rises from 0.6 to 1.0, however, it does in an opposite manner in the conventional diverter-equipped S-shaped inlet; (4)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inlet are generally insensitive to angles of attack from -4° to 9.4° and yaw angles from 0° to 8° at Mach number 0.850, and angles of attack from -2° to 6° and yaw angles from 0° to 5° at Mach number 1.534. 相似文献
39.
40.
跨声速轴流压气机的失速发展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跨声速轴流压气机由近失速工况发展为失速工况的动态演化机理,对跨声速轴流压气机转子NASA Rotor 37进行了多通道全三维数值模拟,着重分析了激波及前缘溢流对失速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峰值效率工况下,叶片通道内存在一道斜激波;在失速工况下,斜激波演化为脱体激波。泄漏涡通过脱体激波后发生破碎,破碎的泄漏涡在向通道下游发展的过程中,受逆压梯度的影响,在通道中部形成一个明显的涡结构。在失速工况初期,由于泄漏涡的自维持现象,前缘溢流现象随着叶顶阻塞区的周期性发展而间歇性出现;随着流量的降低,通道阻塞程度逐渐增加,会出现前缘溢流一直存在的现象,这一特性可以作为流场开始急剧恶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