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航空   389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56篇
航天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51.
高速风洞洞壁干扰和支架干扰的工程修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乃明 《航空学报》1990,11(12):523-527
 本文采用涡格法作为洞壁干扰和支架干扰的修正方法,该方法需要知道包含在高速风洞通气壁边界条件中的透气性参数Q。应用理论计算配合实验的方法确定了FL-21风洞的洞壁特性曲线Q~Ma,洞壁特性参数Q在亚音速时随Ma数增加而增加。文中应用该曲线对一些实验结果进行了洞壁干扰和支架干扰修正,所得结果与国外计算值和国内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52.
高负荷跨音压气机转子的间隙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高频响动态压力传感器对一个具有2.2级压比的跨音压气机级(ATS-2)进行了转子叶尖间隙流场测试研究,获得了多个转速不同节流状态下的转子叶尖内壁面静压场.结果表明,100%转速时,除前缘贴体斜激波外,叶片通道内存在一道二次正激波,并在吸力面附近出现了一道较短的正激波.该波系随出口节流加深而向上游移动,并最终归并为前缘正激波,此时,级性能达到峰值效率.另外,比较了不同叶尖间隙机匣的总性能,结果表明,机匣结构和间隙的变化严重影响压气机级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453.
采用数值模拟求解N-S方程方法计算与分析了绕大钝头短体外形的跨音速大迎角时的湍流流动.数值方法中选用Van Leer 分裂格式离散无粘通量项,并构造了一种Limiter函数以保证TVD(Total Variation Diminishing)性质,采用中心差分格式来离散粘性通量项.计算中采用了B-L湍流模型.算例定性地表明绕流的三维分离具有准周期性的非定常特性.  相似文献   
454.
轴流超跨音高载荷对转涡轮气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转涡轮可有效提高涡轮级效率、减轻涡轮重量、缩短涡轮轴向尺寸和减少涡轮零部件数目.分析了轴流式超跨音高载荷低压无导叶对转涡轮基本气动特性,推导了效率公式,阐述了对转涡轮在减少设计自由度后,其高低压转子气动参数间相互制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为合理分配对转涡轮高低压转子轮缘功,气动设计参数调整的结果使高压涡轮载荷系数增加,气流转折角变大,气动特征参数明显高于传统同转涡轮.  相似文献   
455.
旋转坐标系下三维MUSCL格式的构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MUSCL格式是近年来新发展的许多高分辨率格式之一,但直接将该格式应用到旋转坐标系时,会使计算发散或得到非物理解,不能计算旋转机械的内部流场。本文在原有MUSCL格式的基础上,根据旋转坐标系下雷诺平均N-S方程,重新构成了MUSCL格式,并且与原有MUSCL格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者相同与不同之处,利用该格式对两个典型算例(旋转直管和跨音速压气机)进行了计算,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重新构成的MUSCL格式能够计算包括跨音速气机在内的复杂旋转机械流场,从而扩展了MUSCL格式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56.
采用基于梯度的优化方法来研究气动外形优化设计问题,其梯度的计算是通过求解伴随方程得到,与传统的差分法和遗传算法相比计算量大大减小.采用一种全新的隐式约束处理方法:约束自动地满足而且设计状态不改变,因而程序设计也相对简单高效.给出的算例也达到了预期的优化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457.
激波控制鼓包提高翼型跨声速抖振边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云  刘沛清  彭健 《航空学报》2011,32(8):1421-1428
翼型抖振边界是仅次于升阻比的一项重要气动指标.采用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以升力线斜率平缓及激波位置振荡作为基本判据确定了RAE2822翼型在指定跨声速来流条件下的抖振边界.通过大量计算流体力学(CFD)验证,针对RAE2822翼型设计了一种特定外形的激波控制鼓包并确定了其具体安装位置.该激波控制鼓...  相似文献   
458.
提出了使用叶根槽作为一种被动控制手段来控制跨声叶栅的角区分离问题。在压力面与吸力面的压差作用下,叶根槽可产生自发射流,为叶栅吸力面侧角区注入高能流体,从而控制跨声叶栅的角区分离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在不同攻角下叶根槽对压气机叶栅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小攻角下,叶根槽射流可破坏角区环形涡,从而有效减小跨声叶栅角区分离,提高叶栅的流通能力,改善叶栅性能;在大攻角下,叶根槽射流已不能破坏角区环形涡,但仍能为角区低能流体充能,减弱角区分离,从而拓宽叶栅工作范围。在0°攻角下总压损失系数可降低11.6%,同时叶栅攻角裕度由2°拓宽为3°。   相似文献   
459.
跨声速风扇的弯、掠三维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某小型跨声速单级轴流风扇为平台,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并探讨了弯、掠三维设计技术对具有较高负荷的跨声速轴流压气机性能改善所起到的作用和抑制流动损失增加的机理.分别探讨了在动叶上半叶高和静叶端区采用不同的弯、掠形式对风扇设计点以及等转速线上的小流量工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动叶上半叶高采用反弯设计能够有效改变动叶端区压力梯度,减少泄漏流在出口压力面侧的堆积,增加动叶顶部的通流能力.静叶端区采用前缘反弯和尾缘正弯的复合弯、扭技术,同时实现了端区增容和控制二次流发展的目的,随着流量的减小,弯、扭设计静叶更好地控制住了端区二次流的恶化,端区损失增长明显较直叶片缓慢,风扇的稳定工作范围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60.
Unsteady Flow Variability Driven by Rotor-stator Interaction at Rotor Exit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unsteady flow variability driven by rotorstator interaction in a transonic axial compressor is performed. Two models with close and far axial gap between rotor and stator rows are studied in the simulation.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attached to the analysis of mechanisms involved in driving rotor wake oscillation, rotor wake skewing and flow angle fluctuation at rotor exit. The results show that smaller axial gap is favorable to enhance the interaction in the region between two adjacent rows, and the fluctuation of the static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sides of rotor wake is improved by potential field from down stator, which is the driving force for rotor wake oscill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otor and stator is weakened by increasing axial distance, rotor wake shifts to suction side of rotor blade with 5%-10% of rotor pitch, the absolute value of flow angle at rotor exit i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ase of close interspace for every time step, and the fluctuation amplitude is also decrea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