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13篇
航空   792篇
航天技术   31篇
综合类   123篇
航天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81.
在NF-3风洞的二元试验段开展了翼型极大迎角(±180°)条件下气动特性的试验技术研究。针对翼型极大迎角风洞试验的洞壁干扰,提出了风洞壁压信息洞壁干扰修正的改进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发展的试验技术和提出的洞壁干扰修正方法适合于翼型极大迎角试验。  相似文献   
882.
针对横列式双旋翼直升机旋翼下洗流对机翼的气动干扰影响,建立了旋翼对机翼的干扰计算模型。该模型首先基于万向铰旋翼建立了挥舞运动方程,以得到桨叶挥舞角,然后对桨叶采用非定常Beddoes翼型模型计算气动力和力矩,以考虑桨叶大负扭转带来的失速影响,接着引入动力人流模型获得旋翼处的诱导速度。最后运用经典方法,以XV-15倾转旋翼机为算例,计算了配平状态下旋翼对机翼的向下载荷,并与GTRS模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83.
为研究不同形式的新型桨尖在抑制旋翼跨声速特性方面的作用,开展了多种桨尖对旋翼局部流动及气动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研究.发展了基于高效嵌套网格方法的旋翼流场高精度CFD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桨尖外形对旋翼桨叶跨声速区域激波强度、激波诱导气流分离、桨尖涡尾迹及气动性能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桨尖的后掠和上反在缓解旋翼跨声速特性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小;桨尖前掠和下反能更有效地减少桨尖外端跨声速区域,降低该位置激波强度并缓解激波-附面层干扰诱导的气流分离;后掠桨尖在减小旋翼反扭矩方面的整体效果良好,直线前掠桨尖在大桨盘拉力状态能够更有效降低旋翼扭矩(直线前掠30°时,扭矩降低达12.3%),桨尖下反可以有效抑制桨尖涡强度(抛物下反30°时,桨尖涡强度降低50%),并加快桨尖涡尾迹的耗散.   相似文献   
884.
在设计机翼时,通常需要进行多目标决策,而教练机机翼翼型选取的先验经验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从而得出翼型的选择规则.分析国内外已有教练机机翼翼型使用情况,运用粗糙集理论中基于重要度和条件信息熵结合的权重确定方法,提出在机翼方案设计阶段翼型的选择方法;对比分析三种分段方法在翼型性能指标离散化时的优缺点及其原因,并结合算例进行适用性验证.结果表明:在有限数据条件下,两断点方法是比较合适的属性离散化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具有使用价值,对飞机设计方案阶段翼型的选择以及机翼的气动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85.
本文通过数值求解三维可压缩雷诺平均NS方程,研究发析了振动三角翼的三维复杂非定常流场,其中对流场项计算格式的空间离散在平行物物理面方向与物面法线方向的空间导数分别采用二阶NND格式和由NND格式高阶插值而得到的三阶迎风格式,时间推进为隐式LU分解方法,并使用了修正的代数BL湍流模型模拟高雷诺数的湍流流动。  相似文献   
886.
目前,针对跨声速压气机轴承腔封严泄漏的相关分析尚不充分,泄漏流与主流相互作用的形式尚存在争议。为解决该 问题,基于某跨声速压气机与轴承泄漏腔模型,采用3维N-S方程组及k-ω湍流模型,边界条件与试验环境保持一致,对变工况下 轴承腔封严泄漏流发展特性及其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一种显著影响压气机主流稳定性的掺混涡结 构。结果表明:当封严篦齿泄漏流进入右封严腔时,空腔效应会在篦齿出口区诱发大尺度回流涡,从而对齿端间隙泄漏流起到阻 碍作用;当泄漏流量由0.72%进口流量增大至1.9%进口流量时,转子通道激波由约55%弦长位置移动至65%弦长位置。轴承腔 泄漏流对压气机转子性能的不利影响主要在于转子通道激波后移以及2股掺混涡的产生。  相似文献   
887.
通过数值求解NS方程,进行了三方面工作(1)格式和算法对返回舱跨声速流场特性的影响研究;(2)网格形态对捕捉声速弱激波的有效性研究;(3)模拟了无支杆和有支杆返回舱跨声大攻角绕流流场,给出了后球体上的跨声速激波和后支杆上的第二道激波。  相似文献   
888.
本文采用Euler方程和TVD格式数值求解了小幅振动旋成体的非定常跨声速绕流问题,,假设在绕小幅振旋成体的非定常气流中,物理量的变化为平均定常扰动物理量的高阶小量,然后对Euler方程进行摄动展开,导出前两阶(零阶及一阶)摄动量的控制方程和相庆的边界条件,并进行数值求解。文中仅给出了振动旋成体的非定常压力分布。  相似文献   
889.
多段翼型失速分离特性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用高阶奇点分布板块法(Panel Method》及边界层理论,对多段翼型的失速性能进行计算。采用分离尾迹的模型,按尾迹是流线用迭代法求出分离尾迹边界(此为内迭代)。在尾迹上配置奇点,然后把尾迹考虑在内进行粘/位流迭代(此为外迭代)。收敛后可得多段翼型空气动力特性,且可计算到失速以后的情况。算例有单段翼型GA(W)-1,NACA 4412,和F111飞机的三段翼剖面,所得结果与实验值能很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890.
朱自强 《航空学报》1988,9(11):499-508
 本文介绍了用虚拟气体概念进行无激波机翼设计的方法,叙述了虚拟气体方法的基本思路;给出了几种虚拟气体规律,以小扰动方程为例具体说明了在超音区内的推进计算过程。分别讨论了二维和三维情况,设计和非设计状态时的效益。最后介绍了近无激波机翼修型的工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