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航空   435篇
航天技术   72篇
综合类   58篇
航天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71.
柔性太阳翼在轨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的太阳电池翼在轨的温度状况对其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相比于刚性太阳翼,柔性太阳翼有着质量轻,综合性能好,结构也较简单等优点。在考虑了地球红外辐射,地球的太阳反照,太阳辐射加热的前提下,以柔性太阳翼为研究对象,利用I-DEAS TMG建立2种太阳电池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柔性太阳翼厚度方向的温差,以及不同太阳高度和工作状态对其在轨温度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飞行器绕轨道飞行进入第2个周期后,太阳电池温度场呈现周期变化特性;柔性太阳翼正反两面温度几乎一致,不会因为厚度方向的温差引起热应力;0°太阳高度角分流状态太阳电池温度最高,温度变化最为剧烈;66°太阳高度角工作状态,太阳电池的温度最低,温度变化最为缓慢;电池板面内温差极小。  相似文献   
572.
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是测控中心的核心枢纽,通过自主可控技术加强其安全性,摆脱对国外软硬件的依赖,是当务之急。在分析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对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自主可控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列举了实践中遇到的基础部件国产化程度不高、开源软件问题多、自主可控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针对自主可控技术不甚成熟的情况,提出了国产软硬件产品的技术摸底、详尽测试、加强基础软件的版本管理和控制等发展建议,以推动自主可控技术在测控中心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73.
赵国柱  宋文艳  张若凌 《推进技术》2014,35(12):1639-1644
为深入研究主动再生冷却机理,采用固体热传导方程和流体控制方程,建立了超临界态碳氢燃料耦合传热及热裂解的数值方法。对两种实验状态下电加热管内RP-3航空煤油的耦合传热及热裂解过程进行了计算研究,其中RP-3的热裂解反应由包含1个总体反应和23个二次反应的Modified Kumar-Kunzru反应机理模拟。两种状态下计算得到的外壁温、燃料温度、RP-3裂解率以及裂解产物分布与测量值的最大误差分别小于10%和15%。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建立的数值方法是准确的,可以作为研究超临界态碳氢燃料耦合传热及热裂解特性的有效计算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574.
具有针肋的狭窄空间冲击冷却实验和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宇  万超一  陈鹏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8):1852-1859
对具有全高度针肋扰流的狭窄空间冲击冷却进行了实验和数值计算,并与平板靶板冲击冷却传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射流冲击雷诺数范围为15000~30000.实验采用瞬态液晶热像技术获得了冲击靶板上详细的传热分布,并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冲击冷却系统中的流场和传热特征.实验研究表明:狭窄空间冲击冷却中的针肋靶板端壁上的平均传热性能比平板靶板提高约7.0%,压力损失提高约17.9%,并且针肋改善了靶板端壁上传热均匀性.另一方面,数值计算分析表明近壁面射流以及空间中的上洗涡流与针肋表面发生强烈相互作用,并且针肋显著地增加了换热面积,因此具有针肋扰流的冲击冷却系统具有显著增强的总体传热性能,比平板冲击冷却提高约27.0%.   相似文献   
575.
丁水汀  王子尧  李烨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11):2665-2671
为了克服压力应变片测量热变形的不足,采用DSCM(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静止空心圆盘仅承受外缘热载荷时的表面热变形进行实时测量.实验系统中,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实现圆盘热边界条件的加载,并通过红外热像仪采集圆盘的实时温度分布数据.同时,为提高DSCM的测量精度,从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相机视场范围的选取、中焦距微距镜头的使用以及光源的布置等方面来降低离面位移和散斑质量等误差因素的影响.盘面热变形 位移的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的对比显示,两者符合较好,但仍存在一定偏差,最大绝对偏差为6μm,最大相对偏差为31%;盘外缘绝对偏差较大而相对偏差较小,盘内缘反之.对比结果验证了DSCM用于圆盘表面热变形测量的可行性,从而为涡轮盘盘面热变形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576.
详细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欺骗的主动网络拓扑结构和操作系统伪装技术。通过linux系统内核驱动编程,拦截TCP/IP协议栈的数据包,根据操作系统的指纹库和网络伪装的策略改写报头信息,并跟踪会话信息,实现数据透明传输。通过大量伪装IP地址隐藏信息流向,保护重要主机;同时诱骗入侵者,及早发现入侵者。完成该伪装还需要伪装IP地址管理、动态地址分配和微路由技术的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577.
涡轴发动机简化实时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涡轴发动机数控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需机载的发动机数学模型,由于缺乏部件特性数据,根据某型发动机地面试车稳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建立涡轴发动机慢车以上状态简化数学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实时性,稳态模型采用插值算法,动态模型针对不同参数分别采用动态系数法和转子动力学方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简化模型具有较高的动态和稳态精度,可以满足传感器故障诊断的需求。  相似文献   
578.
短周期风洞叶栅瞬态换热实验数据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短周期风洞中叶栅瞬态换热实验的几种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各方法的适用条件,对后续的实验具有指导意义.如果实验段流动建立稳态的时间同实验时间相比可以忽略,则传热系数可以按常数处理,否则应计算传热系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在叶片导热满足一维半无限大假设的条件下,脉冲响应法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直接进行二维非稳态热分...  相似文献   
579.
王绍忠  董瑜 《航空发动机》2011,37(2):5-7,42
依据某型燃气轮机动态试车性能数据,应用VBA平台编制稳态性能处理程序,提出数据特征点的提取方法、参数速率计算方法和升降状态判断方法,在提取出特征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动态过程得到某次燃气轮机试车性能参数变化率的变化最大值,并对单次试车性能参数阶跃段和平稳段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80.
针对高温、高速、低压及瞬态条件下高温气流温度测量的需求,阐述了三偶补偿法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理论计算方法,并通过试验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