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4篇
  免费   1364篇
  国内免费   2029篇
航空   5881篇
航天技术   1928篇
综合类   1012篇
航天   246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368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443篇
  2017年   417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547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569篇
  2011年   639篇
  2010年   477篇
  2009年   462篇
  2008年   491篇
  2007年   496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338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31.
火力/飞行综合控制(Integrated fire/flight control,IFFC)系统要求对飞机飞行姿态的控制应具有精确性和快速性,但提高姿态跟踪精度受到自然飞机惯性动力学的限制。本文提出飞机中性稳定技术应用于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给出了中性稳定飞机结构图和动力学模型。利用后缘襟副翼偏转所产生的直接力效果,在一定的控制律制约下,去抵消迎角扰动所产生的气动效果,使飞机不再出现静稳定力矩,达到中性稳定。采用中性稳定技术的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有效地加速了飞机在攻击区的姿态跟踪过程,并实现了姿态控制过程中航迹基本不变的机身瞄准模态控制要求,提高了火控精度和命中概率。仿真结果表明,中性稳定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2.
基于奇异摄动与神经网络的柔性臂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拉格朗日法建立了臂杆柔性的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为解决柔性臂末端位置的跟踪及克服柔性臂在运动中的振动问题。运用奇异摄动法将系统分解成快、慢两个子系统,设计混合控制器。通过设计神经网络控制器线性化慢系统。使其轨迹跟踪期望值。用线性状态反馈配置极点稳定快系统,抑制振动。一个单杆柔性机械臂的仿真算例表明,本文的控制方法保证了柔性臂刚性运动的精确跟踪,同时消除了弹性振动,避免了零动力学不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933.
阐述了可变速发电机(ASG)对多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有着明显的效果。为了利用电力系统模拟仿真器进行实时仿真,开发了基于个人计算机(PC)的可变速发电机模组。通过将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的ASG三相瞬时值模型装到PC里的数字处理器(DSP)板上运行,来实现更为详细的实时仿真。通过DSP板上的AD/DA转换接口,对基于PC的ASG模组与电力系统模拟仿真器等实施了物理连接,进行了多机电力系统的实时仿真.所有的仿真结果均显示,引入可变速发电机后,多机电力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34.
针对某型涡扇发动机的性能控制,设计了一种可进行多输入选择的开关式双模非对称、非线性段量化因子可自寻优的Fuzzy控制器.其可以在最大和加力状态对发动机状态进行控制,克服了一般模糊控制器因发动机转速动态响应变化快而不能进行实时调整和控制的缺点.该控制器输出与某涡扇发动机电子综合调节器的输出结果的实验比较表明:双模Fuzzy控制器设计简单,有较好的静态、动态特性,与实际输出比较误差较小,且具有很好的非线性校正作用,可作为实际发动机主燃油通道的数字控制器.  相似文献   
935.
管制扇区的最优划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管制员工作负荷的统计方法和描述空域拓扑结构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基于自然法则的模拟退火随机优化算法对扇区最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并通过对厦门管制区的扇区最优划分实例分析,验证了扇区优化数学理论正确性和使用该算法达到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36.
研究了支柱型绝缘子带电清扫机器人伸缩臂运动引起升降臂振动的问题,将升降臂和伸缩臂分别建模为柔性臂和刚性臂,形成末端具有移动刚体的柔性臂系统,在假设模态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Lagrange动力学模型,建模考虑了大多数柔性臂模型忽略的重力和非线性耦合的影响,分析了伸缩臂全局运动与升降臂局部振动的相互影响。提出一种单变量优化方法,以升降臂的残余变形能为性能指标,优化伸缩臂的运动轨迹,降低升降臂的残余振动。应用该方法对梯形速度曲线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可以有效地控制升降臂的残余振动。该方法计算量小,便于在线实现。  相似文献   
937.
瞬时值电流控制逆变技术比较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电流瞬时值控制逆变器有多种实现方案.本文从系统稳定性、外特性以及负载适应能力等方面对电感电流反馈滞环电流控制,固定开关频率电感电流反馈控制和电容电流反馈控制进行了对比分析,以综合评估各种控制方案的性能,为方案选择提供依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系统稳定条件略为苛刻的情况下,采用固定开关频率的电容电流反馈控制的逆变器具有很好的输出电压波形、很硬的外特性以及良好的非线性负载适应性.是一种较好的电流瞬时值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38.
带有传动机构的翼段颤振半主动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了将磁流变阻尼器安装于机翼操纵面传动机构上的布局,并由此建立了非定常气动力下机翼-操纵面-传动机构的气动弹性动力学方程,利用on—off控制算法对系统进行颤振抑制,并且研究了控制延迟时间、控制电压以及阻尼器滞回宽度等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延迟时间和控制电压对颤振临界速度有较明显的影响,而阻尼器的滞回宽度的影响不大,在本文的阻尼器安装布局和控制策略下,系统的颤振临界速度至少提高了17%。  相似文献   
939.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根据飞/推综合控制技术对计算能力和数据通信能力的要求,提出基于DSP和CAN总线的飞/推综合控制优化计算机设计方案。优化计算机实时接收飞机和发动机的信息,利用内嵌的优化模块,对发动机控制指令进行校正,使飞机和发动机的整体性能达到最优。论文阐述了优化计算机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并通过基于优化计算机的飞/推综合控制半物理仿真试验,验证了优化计算机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0.
针对正激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提出一种新的吸收功率管变频控制策略,给出了变频控制逻辑,详细分析了逆变器的工作模态,给出了实验波形。通过仿真进行了吸收功率管定频和变频运行特性对比分析。该控制方案有助于降低逆变桥功率管的电压应力、提高逆变器的效率,且实现了逆变桥功率管零电压开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