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6篇 |
免费 | 325篇 |
国内免费 | 30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88篇 |
航天技术 | 334篇 |
综合类 | 87篇 |
航天 | 5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67篇 |
2020年 | 94篇 |
2019年 | 82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87篇 |
2016年 | 96篇 |
2015年 | 78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94篇 |
2011年 | 97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69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基于由飞行器、行星及其卫星组成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模型,通过庞加莱映射的方法,研究了飞行器从行星卫星附近逃逸的问题。在Jacobi常数确定的前提下,通过逆向积分,飞行器从L1或L2点附近返回近月点,得到近月点速度出发速度。研究结果表明绕飞L1点和L2点逃逸行星卫星需要的最低能量是不同的,从月球表面逃逸所需的速度脉冲分别比开普勒算法节省46.5m/s和42.3m/s,且均小于Villac等人在Hill模型下得到38.9m/s,从而改进了Villac等人的相关工作,同时也给出了从太阳系主要行星卫星表面逃逸所需的最小能量。 相似文献
702.
有界控制导弹随机最优制导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削弱加速度界和系统噪声对拦截导弹性能的影响,基于随机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考虑有界控制的随机最优制导律(stochastic optimal guidance law,SOGL)。通过系统降阶与性能指标变换和随机输入描述函数近似,将拦截导弹的控制有界和状态估计误差考虑到了该制导律的设计当中。同时,为削弱目标加速度估计延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SOGL的补偿形式,并基于Monte Carlo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SOGL相比于传统的最优制导律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而其补偿形式削弱了滤波器估计延迟的影响,更适用于目标机动存在切变的情形。 相似文献
703.
704.
一种实现大角度打击的制导律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导弹带落角约束条件的作战要求,基于Lyapunov稳定性原理设计了一种既能准确命中目标又能保证大落角的制导律.该制导律将末端角度约束转化为弹目视线角约束,其表达式包含两部分,分别是基于弹目视线角速度的反馈,及弹目视线角与期望视线角之差的反馈.通过合理地调节二者的比例关系,即可保证该制导律在可用过载范围内以期望的大落角击中目标.此制导律形式简单,便于工程实现.此外,充分考虑了导弹的机动性能和导引头特性,给出了末制导律引入时的最佳初始条件.通过某型导弹的弹道仿真,验证了该制导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05.
Guidance law with impact time and impact angle constraints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A novel closed-form guidance law with impact time and impact angle constraints is pro- posed for salvo attack of anti-ship missiles, which employs missile’s normal acceleration (not jerk) as the control command directly. Firstly, the impact time control problem is formulated as tracking the designated time-to-g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signated impact time and the current flight time) for the actual time-to-go of missile, and the impact angle control problem is formulated as tracking the designated heading angle for the actual heading angle of missile. Secondly, a biased proportional navigation guidance (BPNG) law with designated heading angle constraint is constructed, and the actual time-to-go estimation for this BPNG is derived analytically by solving the system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irdly, by adding a feedback control to this constructed BPNG to eliminate the time-to-go error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andard time-to-go and the actual time-to-go, a guidance law with adjustable coefficients to control the impact time and impact angle simultaneously is developed. Finally,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706.
707.
在弹道优化设计研究中,针对空射弹道导弹弹道优化两点边值问题解析求解困难且对参数敏感的问题,基于将过程优化问题转化为参数优化问题的思想,采用了飞行程序角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根据空射弹道导弹亚声速水平发射的特点,首先基于动力特性设计了其助推段飞行程序角模型,确定了恰当的控制变量参数化结构,在满足飞行过程的多种约束条件下,建立了弹道优化模型,引入序列二次规划法对其进行优化计算,从而实现了对确定优化目标的轨迹快速生成。仿真结果表明,弹道优化计算时间缩短,收敛速度明显提高,可在原有设计基础上,提升优化指标16%,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08.
载人航天器的进入/再入走廊刻画了进入地外天体或再入返回地球时允许的进入/再入角范围。载人深空探测进入/再入过程中,载人航天器必须满足进入/再入走廊约束,以避免经历过大的过载、热流和总加热量等力/热环境,威胁进入/再入飞行安全。文章研究载人深空探测进入/再入走廊的设计方法,通过融合载人航天器进入/再入预测校正制导,验证进入/再入走廊的可行性,并采用基于安全系数的偏差因素影响分析方法,获取进入/再入走廊的设计裕度。最后,以载人月地再入返回为例,具体阐明了再入走廊的设计方法,并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将为载人深空探测进入/再入走廊设计以及进入/再入返回总体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09.
利用协作优化方法求解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多段弹道整体性能最优问题.将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垂直平面的弹道分成多段,对引入段、滑行段、下降段进行了优化设计,期望引入段终端时刻速度最大、滑行段距离最远、下降段时间最短.把3段弹道当成3个学科,以攻角和各段的初始状态作为输入,以末端状态作为输出.开发了并行协作优化设计软件coplatform,并求解多段弹道的整体最优解.其计算结果与all in one方法和全局敏度GSE(Global Sensitivity Equations)方法求得的结果一致,也验证了协作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