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0篇
航空   146篇
航天技术   23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不确定航迹自适应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亚奇  熊伟  何友 《航空学报》2019,40(5):322557-322557
针对现有航迹预测技术中,存在无模技术缺乏理论分析支持、能力有限、适用范围窄、有模技术先验假设过多、前提条件严苛、通用性差等问题,通过理论推导,利用循环和多层神经网络结构,研究提出了具有理论严谨、先验假设少、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等优点的不确定航迹自适应预测模型,同时给出了典型的实现方法。该模型克服了现有航迹预测方法的缺点与不足,并具有无模与有模两类技术的优点与长处,仿真和实测实验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提取识别出数据中存在的模式,并基于模式,进行正确有效地预测,能有效解决不同实际环境中的航迹预测问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2.
王大海 《飞行力学》1996,14(3):27-33
末端区域4D导引首先生成轨迹,然后生成沿该轨迹飞行的高度剖面,合理的速度剖面,最后生成自动引导飞机在规定时间着陆的4D导引指令。现简要讨论末端区域4D导引理论,主要推导了生成末端区域4D导引的首要算法--水平飞行轨迹的计算方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只输入少量的航路点坐标数据和限制参数,就能计算出沿直线和曲线飞行的水平轨迹。  相似文献   
53.
为提供弹射座椅多模态控制输入参数选择的理论依据,通过计算机仿真,比较分析了俯仰角、滚转角、滚转角速度、下沉率、迎角、侧滑角等弹射启动时飞机状态参数对弹射轨迹(垂直方向)和安全救生高度的影响。参考评估期刊的影响因子,提出了安全高度影响因子法,并计算出在同等弹射条件下(速度和高度)各参数的平均影响因子,得出各参数对救生高度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规律,确定了俯仰角、滚转角和下沉率是影响救生高度的三个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54.
惯性组合误差射前等效补偿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鲜勇  钱培贤 《飞行力学》2001,19(3):77-79
为了解决原有的惯性组合工具误差有修正的不能准确分离加速度计零次项与一次项的缺点,在分析弹道特性和工具误差被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加速度计误差射前等效补偿方法,实现了在导弹临射前对纵向加速度计零次项和一次顶误差的等效补偿。  相似文献   
55.
起飞推力限制参数验证试飞(lapse-rate take off,简称LRTO)是飞机高高原动力试飞的核心科目之一。该科目在高高原试飞时,需要在高高原机场的最低安全高度(minimum safety altitude,简称MSA)以下飞行。针对高高原起飞推力限制参数验证试飞的飞行航迹设计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扇区最低安全高度的定义和CCAR91部对低高度飞行的适用条款。阐述了航迹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保护区的定义和要求、航迹精度的构成。详细描述了低于扇区最低安全高度飞行航迹的设计方法,包括试飞区域地形数据的获取、航迹绘制的经验总结、航迹的性能校核、模拟机校核和真机飞行时的逐步逼近。以稻城亚丁机场为例介绍了设计完成的飞行航迹在稻城机场应用的情况,包括航迹在实际应用中的超障余度和应用时的气象要求。  相似文献   
56.
本文提出了满足设计要求的地球资源卫星轨道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且提出了使得地面轨迹形成覆盖循环所需要满足的简要公式。  相似文献   
57.
针对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任务组合体运行与飞船返回要求,建立了升交点经度、轨道偏心率、指定时刻轨道高度及速度倾角等多目标特征参数的控制方程;根据组合体至飞船撤离准备各阶段的飞行特点,分析了近圆轨道偏心率中长期演化情况以及飞船返回双脉冲控制量随控制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通过两次组合体与飞船联合规划来满足不同约束的控制策略;根据撤离后飞船、天宫以及伴星的相对运动关系研究了结合规避控制的飞船双脉冲维持优化控制方案。最后依据神舟十一号任务的飞行过程,设计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李保珠  董云龙  丁昊  关键 《航空学报》2019,40(6):322650-322650
针对雷达系统误差时变、上报目标不完全一致等复杂场景下目标航迹关联问题,采用高斯混合模型(GMM)与航迹间拓扑信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航迹抗差关联。将航迹关联问题转化为图像匹配中的非刚性点集匹配问题,建立对非同源航迹具有鲁棒性的高斯混合模型,根据航迹间的邻域拓扑信息决定高斯混合模型中各高斯组成部分的权重,利用期望最大值(EM)算法求解高斯混合模型的最优闭合解,在期望步(E-step)阶段求解航迹的对应关系,在最大化步(M-step)阶段求解非同源航迹比例,最后进行航迹关联判决以获得关联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同系统误差、目标分布密度、探测概率等环境下具有较好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9.
目前,使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目标的飞行航迹进行分析来确定航迹类别具有许多应用价值。飞行航迹数据具有维数高、交连多、可分类性能差等特点,要做到尽可能精确的聚类和分类十分困难。文章立足提高飞行航迹数据聚类分析的准确性,在航迹特征数据的预处理阶段,提出了一种平衡核函数的K-均值聚类方法,可以解决高维特征数据带来的奇异性,还能提高交叠样本的聚类性能;设计了一种模糊支持向量机的算法框架实现航迹的分类。通过实际飞行航迹数据集测试了设计框架下航迹聚类和分类识别的有效性,在实际工程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
SAR图像中道路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提出一种两步算法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无监督地提取线性特征,特别是公路网的提取。第一步利用局部线特征检测算子提取线基元,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均值比率(RoA)算子,应用SAR图像的统计特性,保证较高的准确率;第二步引入公路结构特征的先验信息,构造方向势能函数(DPF)。通过DPF最小化,来对提取的线基元进行组织,获得宏观的线性结构,文中方法通过ERS-1图像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