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177篇
航空   1555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111篇
航天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本文根据直升机旋翼惯性载荷的计算方法,导出了风机风轮由于复合运动产生的叶片及轮毂中心惯性载荷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以1.3MW风机为例进行了计算,揭示了哥氏惯性力和陀螺力矩对风机载荷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2.
大间隙涡轮叶栅流场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具有 3.6 %相对叶顶间隙涡轮叶栅的三维流场进行了实验和数值模拟 ,分析了大间隙涡轮叶栅流道内的涡系结构。结果表明在叶顶间隙内部和上半叶展出现了复杂的分离涡系 ,在上半叶展存在叶顶泄漏涡、上通道涡、吸力侧脱落涡、压力侧叶顶脱落涡和被泄漏流吹向下游的尾缘涡系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03.
燃气轮机仿真正在从单一的、定制的仿真程序,向多学科综合的、适应各种需要的仿真环境发展。由于燃气轮机各个部件模型通常使用不同的编程模型和编程语言,需要在系统层次采用统一的编程模型来进行集成,同时屏蔽编程语言的差异。本文从编程模型的角度出发,对各种分布式仿真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并介绍了国内外燃气轮机仿真的发展现状。最后对国内燃气轮机分布式仿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04.
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火焰筒壁冷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冷却方式的发展。重点论述了火焰筒壁温预测方法、三维壁温数值计算的控制方程、贴体正交网格和壁面函数的应用、计算辐射热流的蒙特卡罗法、三维计算域处理技术以及有高温涂层的壁温计算。调研表明,壁温预测技术对于未来高温升燃烧室设计而言,是有效、经济和实用的方法,对提高燃烧室寿命、飞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5.
介绍了俄罗斯新发展的一种外涵回热式燃机FTY-18ⅡC,这种燃机的外涵增压空气经与内涵燃机的排气换热后驱动热空气涡轮。该涡轮与内涵燃气动力涡轮共轴输出功率18MW,轴端热效率44%。对FTY-18ⅡC的布雷顿-空气底部复合循环方式与常规回热循环及LM2500的布雷顿-空气底部联合循环和WR21的间冷回热循环做了比较。估算了将斯贝MK202涡扇发动机改装成这种外涵回热燃机的最大功率为17.9MW,热效率为39.1%。  相似文献   
906.
多斜孔气膜冷却壁表面换热系数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恒热流法,对4种不同结构实验板的多斜孔气膜冷却壁表面换热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的主阿影响因素有:吹风比、孔排列方式、孔间距和孔排距等,实验主流雷诺数约为17000,吹风比M=1 ̄4。实验结果表明:引入气膜冷却使表面换热系数明显增强;单一实验板换热随吹风比增大而增强;在相同单位面积开孔率情况下,列间距的影响大于排间距,即列间距越小换热越强。  相似文献   
907.
锯齿状桨尖旋翼悬停气动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仿生学角度出发,结合旋翼空气动力学特点,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具有后缘锯齿桨尖的模型旋翼。定性分析了锯齿桨尖的桨尖涡,以及对旋翼气动性能、振动特性、气动噪声的影响。在旋臂机上分别对矩形、尖削、后缘锯齿桨尖的模型旋翼进行了悬停气动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锯齿桨尖旋翼的悬停效率有显著提高,振动及噪声水平比另两种旋翼有明显降低。试验验证了分割离散桨尖涡思想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进一步的试验研究正在开展中。  相似文献   
908.
由德国宝马*罗*罗(BRR)、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GTE)和德国宇航院(DLR)联合开展了“叶背表面曲率的变化对高压涡轮尾迹损失的研究”。此课题包括三套涡轮叶栅,G1由BRR气动设计,DLR和GTE共同试验;G2由BRR气动设计,GTE试验;G3叶栅由GTE气动设计、加工和试验。通过研究得出了G1、G2和G3三套叶栅,在β1=41.4°、56.4°和26.4°,M2tis=0.70、0.85、1.0和1.15时,叶背表面带和不带附面层转捩线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09.
李小彪  张振家 《推进技术》2001,22(6):483-485
为了定量评定燃气涡轮发动机的风扇和压气机的气动稳定性,分析了影响风扇和压气机稳定性的外部扰动参数,介绍了工程计算气动扰动和燃扰动对风扇和压气机的影响所采用的标准型扰动,给出了在外部气动扰动和热扰动作用下的风扇和压气机的稳定裕度变化的一种计算方法,可供工程研制中参考。  相似文献   
910.
本文在对涡轴8A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基本组成和设计特点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外场使用、维护工作中常见故障产生的机理,提出了预防和排除故障的措施,以期对部队的机械维护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