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2篇 |
免费 | 190篇 |
国内免费 | 20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975篇 |
航天技术 | 277篇 |
综合类 | 180篇 |
航天 | 1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70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72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50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虚拟化技术在资源分配、应用移植和隔离等方面有着巨大优势,为了满足航空计算领域对综合化、智能化的需求,以及机载嵌入式系统对实时性、功耗和体积等方面的制约,开展虚拟化技术在航空计算领域的应用研究。首先介绍虚拟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对比虚拟机和容器的主要特点;其次分析虚拟化技术应用的三个例子,虚拟化操作系统在多核处理器上的应用、混合容器计算架构和DevOps软件持续交付过程;最后提出两种应用构想,机载软件DevOps综合开发环境和多核高性能计算单元,对虚拟化技术在航空计算领域的应用提出技术思路,并给出基础设计架构。结果表明:虚拟化技术应用于航空计算领域能够提高航空电子系统的模块化和综合化水平,基础设计架构能够充分利用机载计算资源、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762.
针对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中记录的舱音背景信息多而复杂、频率范围宽、非平稳等特点,通过对15种舱音信息进行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包变换,依次提取其Mel倒谱系数(MFCC)和小波包分解系数(WPC),利用距离可分性判据对MFCC和WPC信息进行压缩融合,得到舱音信息特征向量。设计了面向不均衡样本的模糊支持向量机(FSVM),分别计算每种类别样本及其内每种舱音信息的2个隶属度,然后利用FSVM对舱音信号进行分类识别,解决了CVR信号含噪奇异样本和数目不均衡样本时识别性能较差的缺点,实验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常规支持向量机(SVM)和FSVM,分类识别率达到98.33%。 相似文献
763.
764.
为了适应风洞发展的需要,满足风洞测量技术精细化、多样化的要求,开展了基于位置敏感器件(PSD)技术的模型姿态角测量系统的原理性研究.对PSD探测头进行了详细设计,完成了姿态角测量试验平台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并开展了初步的测量试验.通过原理性试验证明,测量系统的测量范围为-10°~10°,测量准确度为0.036°,测量精度为0.016°.还对系统应用于振动的测量进行了原理性的研究,获得了初步的研究数据.随着进一步的细化和精确度的进一步提高,基于PSD技术的模型姿态角测量系统在风洞模型的姿态和振动测量、姿态角测量机构的标定和检定、视频测量系统的相互验证等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65.
766.
767.
768.
为了对火星表面的热辐射环境进行模拟,以辅助火星探测等任务,建立了火星大气的一维模型和土壤的一维导热模型,并与NASA的一维火星大气辐射程序相结合,得到了一套整体模拟系统。模拟获得了火星地表温度及接收到的可见光、红外辐射热流密度,分析了季节、纬度、尘暴、云层的变化对地表温度和所受太阳辐射造成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纬度和季节的变化影响着太阳高度角和日照时长等因素,进而对可见光辐射造成显著影响;尘埃光学厚度的增加会削弱可见光辐射并增强红外辐射,云层光学性质的改变造成的影响与之相似但较小;四者的改变都会对地表的温度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热流密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9.
多相电机缺相后仍具有额外的自由度与灵活性,可以在实现无扰运行的同时提高系统性能。传统容错控制策略或是最小化电机定子铜耗或是最大化转矩输出能力,无法同时兼顾电机驱动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带载能力。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容错运行时不同控制方式下的容错性能,提出基于最小铜耗和最大转矩的折衷容错控制策略。为减少缺相前后控制框架的改变,基于正常解耦矢量控制实现对缺相电机的容错控制。通过在谐波平面注入特定的基波平面电流分量,实现了电机缺相后的无扰运行。为实现所提容错控制策略,额外引入权重系数权衡电机驱动系统产生的定子铜耗与转矩输出能力。通过分析权重系数对容错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相比最小铜耗控制方式,所提容错控制策略带载能力更强;相比最大转矩制方式,所提容错控制策略运行效率更高,即所提容错控制策略在提高带载能力的同时实现效率最优。最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实验验证了所提容错控制策略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