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165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01.
双轴柔性滚弯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双轴柔性滚弯管状零件的概念,介绍了采用聚氨酯轮的柔性滚弯装置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特性,对双轴湾弯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基础工艺研究,得出了工件直 和刚性轴直径及其轴间进给量之间的经验关系。结果表明,存在一临界进给量,当进给超出该值后工件直径不再随进给量的增大而减小型化从而达到一个极限尺寸,同时该极限尺寸和刚性轴的直径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2.
建立了一体化弹用小涡扇发动机系统含粘性力项的准三维欧拉流动模型。燃烧室中给出了燃油相对浓度系数经验分布;用代数和椭圆形偏微分方程混合方法分别生成叶栅通道和燃烧室内贴体坐标网格;分别针对压气机转子、静子和涡轮叶栅,定义了三种不同损失系数;采用高阶精度Godunov格式和时间推进法,交替使用显/隐格式,收敛速度快,计算准确度高。预测了巡航条件下发动机节流特性、内涵喷口几何面积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结果与其  相似文献   
103.
飞机整体结构件数控加工技术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新型飞机结构件的设计特点,分析了目前飞机整体结构件数控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在数控机械加工方面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和数控技术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104.
薄壁零件的超声振动精密切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薄壁零件的加工变形问题,引入了超声振动切削的新工艺,设计了其中的刀尖微调机构,通过大量的试验,给出了普通切削和超声切削的对比数据,证明了超声振动切削确实能有效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05.
改进薄壁零件数控加工质量的进给量局部优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薄壁零件刚性差、一般结构复杂、精度高,所以在数控加工中变形难以控制,无法保证加工质量的问题,提出了进给量局部优化,优化过程分为四步:修改切削参数、确定关键区域、确定边界点、修改刀位文件。局部优化可减少加工时间、提高效率,是一种方便、有效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6.
激光去除台肩孔、盲孔及孔内壁毛刺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利用脉冲Nd:YAG激光去除盲孔、台肩孔的毛刺去除技术;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7.
对如何减小薄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弹性变形造成的误差进行了研究,在建立铣削力模型获得各切深下工件所受铣削力数值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PDL变形预测的补偿方法。实验证明与直接补偿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较好的解决薄壁件在加工过程中的"让刀"现象,减小加工误差。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能够有效地降低飞机结构承力件的重量,针对飞机骨架,以加强框和普通框以及翼梁的概念设计为研究内容,通过对“敏度阈值“概念的分析,指出其不足,提出了“改进的敏度阈值“概念,并与“约束补偿“策略结合而形成新的拓扑优化算法,用于上述结构件的材料布局优化设计.多个算例中的拓扑优化结果均显示其结构型式十分新颖,值得深入地探讨.由此可以得出3点结论:(1)采用CAD/CAE和拓扑优化相结合用于飞机结构件的初始方案设计是可行的;(2)作者提出的“改进的敏度阈值“拓扑优化算法是有效的;(3)构建一种具有良好操作性的、有别于经验设计的飞机结构件概念设计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9.
倪维宇  张横  姚胜卫 《航空学报》2021,42(3):224807-224807
最优阻尼复合结构应该是阻尼材料自身的材料性能和阻尼材料在板壳结构上的分布形态均是最优的。针对板壳阻尼复合结构的多尺度设计问题,建立了基于非比例阻尼模型的复合结构多尺度拓扑优化方法,实现了阻尼材料在宏微观两尺度上的协同设计,同时获得最优的阻尼材料宏观分布形态和微观构型。以结构模态阻尼比为目标,分别研究了复合结构的单目标和多目标多尺度设计问题。结果表明,在单目标设计中,当最大化结构的某一阶模态阻尼比时,优化后结构的该阶模态阻尼比最大,同时结构在该阶处的频率响应最小;在多目标设计中,以结构前3阶模态阻尼比之和为目标,虽然在每一阶处的性能劣于单目标设计结果,但是结构前3阶模态阻尼比的总体性能更优。同时,从微结构的构型可得,最优的微结构构型中低刚度高阻尼材料的分布相互连接,其损失模量(微结构复弹性矩阵的虚部)和阻尼因子(微结构复弹性矩阵的虚部与实部之比)都相对较高,且呈现负泊松比现象。优化后复合结构的动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0.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NC programm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aircraft structural parts (ASPs), an intelligent NC programming pattern driven by process scheme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ttern, the NC machining cell is the minim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consisting of an operation machining volume cell, and the type and parameters of the machining operation. After the machining cell construction, the final NC program can be easily obtained in a CAD/CAM system by instantiating the machining operation for each machining cell. Accordingly, how to automatically establish the machining cells is a key issue in intelligent NC program- ming. On the basis of the NC machining craft of ASP, the paper aims to make an in-depth research on this issue. Firstly, some new terms about the residual volume and the machinable volume are defined, and then,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is modeled with a process scheme. Secondly, the approach to building the machining cells is introduced, in which real-time complement machining is mainly considered to avoid interference and overcutting. Thirdly, the implementing algorithm is designed and applied to the Intelligent NC Programming System of ASP. Finally, the developed algorithm is validated through two case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