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22篇
航天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薄壁零件如汽车覆盖件、机翼、导弹壳体、燃料储箱等在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家电、机械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某产品薄壁纯铝碗状壳渐进成型制造工艺的综合分析,阐述了在薄壁回转体零件的加工中,如何通过选择不同的制造工艺,采用“分层制造”思想,将复杂的三维数字模型沿高度方向分解成一系列等高线层,从而实现对产品的渐进塑性成型加工,希望此文对同类型的产品的制造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铝合金材料在航天航空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文章介绍了以铭合金为材料的薄壁圆盘类零件的结构和加工特点等,通过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装夹定位、加工刀具、切削方法、稳定处理等方面减小了铝合金加工变形,解决了高精度薄壁圆盘类的加工难题。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薄壁件精密加工的阶梯对称加工工艺,分析了该工艺的优点及原理,并进行了切削试验,验证了该工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薄壁零件的超声振动精密切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薄壁零件的加工变形问题,引入了超声振动切削的新工艺,设计了其中的刀尖微调机构,通过大量的试验,给出了普通切削和超声切削的对比数据,证明了超声振动切削确实能有效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5.
改进薄壁零件数控加工质量的进给量局部优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薄壁零件刚性差、一般结构复杂、精度高,所以在数控加工中变形难以控制,无法保证加工质量的问题,提出了进给量局部优化,优化过程分为四步:修改切削参数、确定关键区域、确定边界点、修改刀位文件。局部优化可减少加工时间、提高效率,是一种方便、有效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6.
倪维宇  张横  姚胜卫 《航空学报》2021,42(3):224807-224807
最优阻尼复合结构应该是阻尼材料自身的材料性能和阻尼材料在板壳结构上的分布形态均是最优的。针对板壳阻尼复合结构的多尺度设计问题,建立了基于非比例阻尼模型的复合结构多尺度拓扑优化方法,实现了阻尼材料在宏微观两尺度上的协同设计,同时获得最优的阻尼材料宏观分布形态和微观构型。以结构模态阻尼比为目标,分别研究了复合结构的单目标和多目标多尺度设计问题。结果表明,在单目标设计中,当最大化结构的某一阶模态阻尼比时,优化后结构的该阶模态阻尼比最大,同时结构在该阶处的频率响应最小;在多目标设计中,以结构前3阶模态阻尼比之和为目标,虽然在每一阶处的性能劣于单目标设计结果,但是结构前3阶模态阻尼比的总体性能更优。同时,从微结构的构型可得,最优的微结构构型中低刚度高阻尼材料的分布相互连接,其损失模量(微结构复弹性矩阵的虚部)和阻尼因子(微结构复弹性矩阵的虚部与实部之比)都相对较高,且呈现负泊松比现象。优化后复合结构的动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轴向车铣薄壁回转体工件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出振幅随刀具转速的变化,验证了有限元方法进行薄壁回转体工件动力学分析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车铣加工过程中应合理选择铣刀转速,使切削频率避开共振频率.  相似文献   
18.
徐之焜 《火箭推进》2006,32(2):41-45
通过对某型号火箭薄壁半球零件的加工,对该零件在数控加工时所需的工艺流程的安排、工装的设定、刀具的选用以及数控程序的编制作了阐述。介绍了以这个零件为基础库,加工其它类似半球类零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薄壁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动态响应分析是声疲劳分析以及寿命估算的基础。针对结构声疲劳问题,总结了国内外计算薄壁结构在高温环境下的声激励应力响应的几种主要的工程分析方法,包括模态分析法、有限元法等;在此基础上,对上述计算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同时还对薄壁结构的声疲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基于扫描式激光多普勒测振(SLDV)技术的薄壁机匣模态测试方法,实现了薄壁机匣的三维全场振动测试。基于LDV(laser Doppler vibrometry)测试原理,建立了机匣结构分片三维激光测量方法和拼接技术,实现了三维激光测试数据的处理,准确识别出了机匣的各阶模态参数,并与传统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的测试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测试结果的模态振型NCO(normalized cross orthogonality)值均在0.9左右,频差较小,验证了薄壁机匣扫描式激光多普勒三维全场测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