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2篇
  免费   1711篇
  国内免费   1709篇
航空   6711篇
航天技术   2489篇
综合类   1228篇
航天   2134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455篇
  2019年   580篇
  2018年   691篇
  2017年   637篇
  2016年   600篇
  2015年   525篇
  2014年   522篇
  2013年   481篇
  2012年   671篇
  2011年   733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515篇
  2006年   528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8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传统的卫星推进及控制装置准直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两种新的测量方法,即小角度准直测量法和三维坐标准直测量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所提出的方法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无需转台整平,也不必对转台上的定位销进行精确准直。  相似文献   
22.
简介时钟脉冲细分技术的原理,着重分析其细分误差因素,给出了计算实际最大细分数的理论公式,并论述了光栅最大运动速度、时钟脉冲分频数和实际最大细分数之间的关系,对光栅信号时钟脉冲细分系统的参数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廖国宾 《宇航学报》2004,25(5):520-525,575
本文对质量矩控制导弹的动力学方程简化和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研究。详细阐述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介绍了径向基单隐层神经网络进行误差补偿的算法原理,用Lyapunov理论证明了所采用方法的稳定性。在给出了质量矩导弹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方程和简化后的方程后,用所提出的方法设计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误差补偿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24.
赵坚行  易勇 《推进技术》1993,14(3):8-15
本文对k-ε-g紊流燃烧模型中模型系数C_R,C_(g1),C_(g2)的选定和计算浓度脉动均方值g的不同方法进行数值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模型系数值的选定直接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而其中C_R影响最大。g的计算虽然可有不同方法,而其中微分方程求解最佳。并用实验数据来验证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5.
华桂琴 《航空计测技术》2004,24(3):30-32,45
本文将通用模拟示波器电路分成五部分,总结和分析了每一部分电路故障可能引起的几种异常显示,给出了每一部分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及在相应电路中出现故障的常见器件,对有些故障与故障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6.
经过对误差分离技术理论进行了分析之后,又对误差补偿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多点法测量形状误差的补偿控制系统。通过补偿主轴径向误差运动,提高了工件的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  相似文献   
27.
企业本质被界定为不完备要素使用权资本化交易合约履行的过程,从价值角度可以描述为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一个不完全契约组合。正确认识企业本质是探讨企业绩效决定因素的关键,会计分析必须从企业资本有机构成角度来衡量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28.
本文采用有限元ANSYS程序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单桩桩体荷载传递规律、应力比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减小应力比的方法和措施,对工程可起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Gradual solar energetic particle (SEP) events are evidently accelerated by coronal/interplanetary shocks driven by coronal mass ejections. This talk addresses the different factors which determin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ccelerated ions. The first factor is the set of available seed populations including the solar wind core and suprathermal tail, remnant impulsive events from preceding solar flares, and remnant gradual events. The second factor is the fractionation of the seed ions by the injection process, that is, what fraction of the ions are extracted by the shock to participate in diffusive shock acceleration. Injection is a controversial topic since it depends on the detailed electromagnetic structure of the shock transition and the transport of ions in these structured fields, both of which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or determined theoretically. The third factor is fractionation during the acceleration process, due to the dependence of ion transport in the turbulent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djacent to the shock on the mass/charge ratio. Of crucial importance in the last two factors is the magnetic obliquity of the shock. The form of the proton-excited hydromagnetic wave spectrum is also important. Finally, more subtle effects on ion composition arise from the superposition of ion contributions over the time history of the shock along the observer’s magnetic flux tube, and the sequence of flux tubes sampled by the observer.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卫星在热平衡试验后所发现的有效载荷的污染情况,通过对污染提取物的分析和试验设备的再次污染监测,找出了污染源,并对以后的防污染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