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7篇
  免费   594篇
  国内免费   903篇
航空   2516篇
航天技术   504篇
综合类   430篇
航天   105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1):161-175
Implementation of an opposing jet in design of a hypersonic blunt body significantly modifies the external flowfield and yields a considerable reduction in the aerodynamic drag.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lowfield modeling parameters of injection and freestream on the flow structure and aerodynamics of a blunt body with an opposing jet in hypersonic flow.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RANS) equations with a Shear Stress Transport (SST) turbulence model are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intricate jet flow interaction. Through utilizing a Non-Intrusive Polynomial Chaos (NIPC) method to construct surrogates, a functional relation is established between input modeling parameters and output flowfield and aerodynamic quantities in concern. Sobol indices in sensitivity analysis are introduced to represent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each parameter. It is found that variations in modeling parameters produce large variations in the flow structure and aerodynamics. The jet-to-freestream total-pressure ratio, jet Mach number, and freestream Mach number are the major contributors to variation in surface pressure, demonstrating an evident location-dependent behavior. The penetration length of injection, reattachment angle of the shear layer, and aerodynamic drag are also most sensitive to the three crucial parameters above. In comparison, the contributions of freestream temperature, freestream density, and jet total temperature are nearly negligible.  相似文献   
102.
针对三维叶片时域流固耦合振动响应计算普遍耗时的问题,采用一种假设整体结构的模态位移,求解固体时域响应和实现高效网格变形,发展了一种3维时域流固耦合分析的整体弹性结构方法,并应用于压气机叶片0°和180°相位角的气动稳定性分析中。结果表明,所发展方法的计算结果与传统双向时域算法和文献的结果较为吻合,而计算效率相比于传统算法显著提升;在所分析的两个相位角下,叶片振动的气动阻尼均随流量减小先增大后降低,相比于0°相位角,180°下叶片的气动稳定性大幅提高,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应用于叶片的工程流固耦合研究。  相似文献   
103.
周丞  林杰  刘勇 《航空工程进展》2020,11(1):109-115
直升机旋翼桨叶剖面结构设计是研究旋翼动力学设计的基础。提出一种联合拓扑优化和形状优化的 两级优化设计方法,可用于桨叶剖面结构的设计。第一级优化以变密度法(SIMP)作为拓扑优化的材料插值方 法,以桨叶体积最小化为设计目标,约束桨叶节点位移和应力,建立桨叶的拓扑优化求解模型;第二级优化以重 构的桨叶模型为基础开展形状优化,降低局部应力集中以及找到合理的边界节点位置。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 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拓扑优化和形状优化的两级优化,能够得到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的结构布局,为 桨叶结构设计提供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04.
单相流体回路系统是航天器主动热控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章概述了流体回路的工作原理及理论基础,总结了单相流体回路的设计思路,结合某卫星型号,设计了两种流体回路方案,在SINDA/FLUINT中建立数值仿真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并比较了两种方案的应用性能。结果显示,将单相流体回路系统应用于卫星,可取得较好的控温效果。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索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方法以飞机结构腐蚀与控制实训平台的建设为例;结果阐述校内实现以产学研相结合模式来进行实训平台建设;结论对其它机务维修专业课程的实训平台建设起到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蝴蝶的扑翼飞行因其相对翼展较大、扑翼频率低等特点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具有越洋迁徙特性的蝴蝶更是备受瞩目。本文以天堂鸟翼凤蝶和黑脉金斑蝶这两种长距离迁徙蝴蝶作为研究原型,利用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研究这两种不同外形的蝴蝶翼面绕流结构随迎角的变化。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两种模型翼面绕流均出现前缘涡、翼尖涡等流动结构,且绕流结构随迎角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由于翼面外形的不同,两种模型在前缘涡的形态、强度及后翼面翼尖绕流结构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7.
随着民用飞机使用年限和飞行循环的增长,飞机面临的结构问题越来越多。航空公司对于结构工程师的人力需求,对工程师的能力、经验和技术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山东太古结合自身的维修管理和支援经验,经过数年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结构工程师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介绍了液态模锻工艺过程单片机仿真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液态模锻工艺程确立、逻辑量确立、硬件系统设计、MDS图的建立及软件实现,在工艺设备的逻辑性控制中应用MDS图控制结构设计的控制器可方便方便地实现PLC的控制功能,也可主便地实现其他娄字逻辑系统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介绍电工实验“MCAI”课件的制作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0.
Primas  F. 《Space Science Reviews》1998,84(1-2):161-166
The boron 2500 spectral region has been observed with the Goddard High Resolution Spectrograph (GHRS) of the Hubble Space Telescope (HST) in a new set of metal-poor stars and analyzed by spectrum synthesis technique, adopting the most recent model atmospheres.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Li and Be abundances available from the literature for this same set of objects, the resulting patterns of their light elements abundances cannot be easily justified with the currently known stellar structure scenarios. The finding of real differences in the B content between stars with very similar stellar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that also production effects, rather than depletion and/or mixing only,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as a possible and valuable explan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