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5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482篇
航空   1097篇
航天技术   223篇
综合类   178篇
航天   58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深空探测对航天器热控技术的推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热物理学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一方面解决了具体航天工程问题,另一方面逐步发展成为交叉学科——空间热物理。随着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不断拓展,以深空探测器研制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为需求背景,推动着航天器热控制技术、防热技术等取得新的发展。文章在介绍深空探测器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热设计、热分析、热试验、热控硬件、防热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并就深空探测领域进一步拓展对工程热物理发展的牵引进行了展望,分析了工程热物理学与航天技术间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2.
具有导航级潜能的盘式谐振微陀螺是国际研究最热门的一类微机械陀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频率裂解小的类蛛网状盘式谐振微陀螺。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冲击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类蛛网状盘式谐振微陀螺工作模态与寄生模态最小频差为3.9kHz,可承受的冲击载荷加速度高达25000g。此外,开展了晶向误差和工艺误差等结构误差对频率裂解影响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其比圆环状盘式谐振陀螺在频率裂解上具有更低的结构误差敏感度。综上说明该结构能有效抑制寄生模态干扰、抗冲击性能强且结构误差鲁棒性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3.
本文制备了乙酸铈品体,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其中铈的含量,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利用高温综合热分析仪对其进行了热重和差热分析,讨论了乙酸铈晶体在空气气氛中的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74.
为了探究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实际应用中因承受冲击载荷而造成的结构安全问题,本研究采用实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探究冲头形状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损伤机理的影响,然后结合不同冲击能进一步揭示层合板的承载力和能量吸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同冲击能下,层合板的损伤范围和承载力随着圆锥头、半球头、平头依次增加;相应的层合板的临界穿透能量随着圆锥头、半球头、平头依次增大;冲头形状和冲击能对层合板的吸能能力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针对考虑热效应的壁板颤振问题,利用von Karman大变形应变-位移关系、气动力活塞理论和准定常热应力理论建立了埋入压电材料的复合材料板颤振的气动弹性力学模型,使用Bogner-Fox-Schmit单元推导出壁板颤振的非线性有限元方程.将该动力学方程转换到状态空间模型,给出了基于这个非线性模型的最优控制.应用Runge-Kutta方法在时域内对一个四边简支的含压电材料的复合材料壁板颤振的控制进行了仿真,数值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合成出2种以1,5-二氨基四唑(DAT)为配体,苦味酸根为外界,钴和铜为中心离子的含能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示差扫描热分析(DSC)方法,就目标化合物对高氯酸铵(AP)、奥克托金(HMX)和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热分解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电荷耦合器件(CCD)燃速测定系统,研究了目标化合物对缩水...  相似文献   
77.
合成电阻在发动机控制半物理仿真接口模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电子合成电阻技术应用于半物理仿真接口模拟器中,以模拟热电阻传感器。在提高电阻合成精度、扩展桥压范围、提高极性适应能力、多通道之间的隔离以及非线性特性拟合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经过实验标定,证明该合成电阻具有0.02Ω的稳态精度,并且在程序的控制下具有良好的动态电阻模拟能力,可以满足航空发动机控制半物理仿真试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78.
碳基复合相变装置以高导热碳基复合相变材料为主要储能和导热载体,利用高导热膨胀石墨强化导热,运用相变材料的潜热实现热量的削峰填谷,可有效抑制短时大热耗单机的温升,减少单机非工作时段所需的补偿功耗,节省卫星的重量资源和功耗资源。主要介绍了一种高导热碳基复合相变装置,结合复合相变装置与卫星结构板优化的综合散热系统,用于解决星载短时工作的大热耗单机温度控制问题。通过理论计算与热仿真分析相结合,对复合相变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开展专项试验对复合相变装置的热性能和空间环境适应性进行了充分验证;并在整星真空热平衡试验中,验证了复合相变装置对大热耗单机的温度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9.
热处理温度对硬铬镀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硬铬镀层性能的影响.发现经过200~300℃1*#h热处理,镀层硬度明显提高,耐磨性得到改善,但硬度和耐磨性的最优点对应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对镀层XPS分析表明,热处理过的镀层中有有机碳化物析出.对镀层的EDAX分析表明,热处理使镀层表面氧含量增高,但对镀层微裂纹数量和宽度没有明显影响.对镀层的XRD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后镀层的晶体结构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0.
孙明明  郑艺  杨俊泰  史楷 《推进技术》2021,42(3):711-720
栅极间距变化是影响离子推力器在轨环境下从冷态条件正常点火启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决定了离子推力器的在轨工作时机和热控实施策略。本文采用有限元仿真与地面热平衡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起30cm离子推力器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了模型校验,之后对离子推力器在轨受太阳光照影响的栅极温度场分布和间距变化,以及推力器在5kW工况下的三个典型温度点所对应的栅极间距变化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考虑了主动热控干预对推力器最恶劣工作点的栅极间距变化影响。结果显示:纯太阳光照影响下的栅极组件存在周期性温度变化,栅极最大温差可达到100℃,栅间距缩小量在0.06mm~0.16mm范围内波动;在太阳光照基础上实施60W的主动热控后,栅极最大温差降低至60℃,栅间距缩小量波动范围则变为0~0.03mm;栅极最高温度点和最低温度点分别是推力器冷态启动最容易和最困难的两个工作时机点,两点所对应的启动后屏栅和加速栅最小间距分别为0.22mm和0.04mm;在10W、70W和120W的热控加热功率下,从最低温度点启动后的屏栅和加速栅最小间距分别为0.06mm、0.20mm和0.29mm;采取主动热控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推力器工作过程中的栅极热形变位移峰值,且加热功率为120W即温控点温度为50℃的主动热控可以满足30cm离子推力器在轨冷态启动时的0.25mm安全栅极间距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