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9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518篇
航空   781篇
航天技术   612篇
综合类   160篇
航天   104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针对单一的Sine模型算法无法与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滑跃式轨迹准确匹配,现有的交互多模型(IMM)算法跟踪效果也不够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重贝叶斯准则的自适应交互式多Sine模型(Sine-AIMM)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滑跃式目标跟踪算法.算法采用多个Sine模型对滑跃式轨迹进行匹配,并利用多重贝叶斯准则在线调整各模型...  相似文献   
62.
Cole  David G. 《Space Science Reviews》2003,107(1-2):295-302
Terrestrial technology is now, and increasingly, sensitive to space weather. Most space weather is caused by solar storms and the resulting changes to the Earth's radi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magnetosphere. The Sun as the driver of space weather is under intense observation but remains to be adequately modelled. Recent spacecraft measurements are greatly improving models of solar activity,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olar wind with the magnetosphere, and models of the radiation belts. In-situ data updates the basic magnetospheric model to provide specific details of high-energy electron flux at satellite orbits. Shock wave effects at the magnetopause can also be coarsely predicted. However, the specific geomagnetic effects at ground level depend on the calculation of magnetic and electric fields and further improvements are needed. New work on physical models is showing promise of raising geomagnetic and ionospheric predictability above the synoptic climatological level.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63.
Kamide  Y.  Kihn  E.A.  Ridley  A.J.  Cliver  E.W.  Kadowaki  Y. 《Space Science Reviews》2003,107(1-2):307-316
We report the recent progress in our joint program of real-time mapping of ionospheric electric fields and currents and field-aligned currents through the Geospace Environment Data Analysis System (GEDAS) at the Solar-Terrestrial Environment Laboratory and similar computer systems in the world. Data from individual ground magnetometers as well as from the solar wind are collected by these systems and are used as input for the KRM and AMIE magnetogram-inversion algorithms, which calculate the two-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ionospheric parameters. One of the goals of this program is to specify the solar-terrestrial environment in terms of ionospheric processes, providing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with more than what geomagnetic activity indices and statistical models provid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64.
液体推进系统充填过程的有限元状态变量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刘昆  张育林 《推进技术》2001,22(1):19-21
研究了常温推进剂液体火箭发动机充填过程的建模问题。对推进剂充填管道系统进行有限元分割,应用基本守恒定律于充满推进剂的单元和充满气体的单元,两相单元则采用等效流容方程,建立了常温推进剂管道系统充填过程的有限元状态变量模型。模型面向液体推进系统动态过程控制与通用仿真。利用该模型,对一管道充填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给出了有关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65.
建立航空发动机状态空间模型的修正方法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阶跃输入响应进行模型的检验,提出了状态空间模型的修正方法:基于动态响应较好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其矩阵B,D,F,G的修正,获得基于稳态修正的模型,解决了航空发动机状态空间模型检验与修正的问题。仿真表明,使用该方法修正的状态空间模型具有与原非线性数学模型完全一致的稳态响应和基本一致的动态过程响应。这种方法为航空发动机多变量数字电子控制器的设计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66.
航天飞机末端区域能量管理段制导技术概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末端区域能量管理段主要是控制航天飞机的动能和势能.使航天飞机最终达到进场着陆段的初始要求,以保证其最终成功着陆。在最终制导系统引入一个能量基准剖面,通过调整飞行距离、动压或速度制动使航天飞机达到标准的能量状态。将末端区域能量管理段划分为四个飞行段,并对这四个飞行段的基本设计思想、制导技术及过程进行了研究。经过实际的航天飞机飞行验证.证明这种方案具有良好的制导效果。  相似文献   
67.
临近空间飞行器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频段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柴霖 《航空学报》2008,29(4):1007-1012
 临近空间飞行器是高性能信息化武器平台,测控(TT&;C)与信息传输系统是其信息保障的核心,而选择合理、可行的频段是展开系统设计的前提和基础。频段选择影响到整个技术方案的制定,是一个需综合考虑、影响深远并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问题,从国际电联(ITU)国际标准、高速数传、接收信噪比(SNR)、“三抗”、超视距中继、黑障、雨衰以及设备研制成熟度8个方面全面、细致论证了近空间平台测控系统的频段选择问题,最终得出在视距链路中以Ka频段为宜,在超视距链路中以Ku/Ka双频段为宜的结论。  相似文献   
68.
电动力缆绳离轨系统中绳索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大富  孔宪仁 《航空学报》2008,29(5):1196-1201
 空间碎片对在轨运行航天器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使废弃卫星脱离原轨道进入大气层烧毁是减少空间碎片的有效途径。利用导电缆绳与地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洛仑兹力使卫星特别是低地球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快速衰减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离轨方式。在研究电动力缆绳离轨的刚性杆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更符合电动力缆绳特性的柔索模型,并对刚性杆模型和柔索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柔索模型能更精确地体现电动力缆绳的性质。  相似文献   
69.
刘增波  战强  蔡尧 《航空学报》2008,29(6):1673-1679
 球形移动机器人具有结构紧凑、运动灵活等特点,在环境探测等应用领域具有独特优势。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带有双摄像头的环境探测球形移动机器人BHQ-2的结构与运动原理,并对其运动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该球形机器人属于非完整约束系统,其不存在位置级的运动学逆解,因此从速度级上讨论了它的运动控制问题。基于旋量理论推导了该球形移动机器人的速度雅可比矩阵,采用广义逆的解法求得了它的速度逆解,并采用可控性李代数证明了BHQ-2球形移动机器人系统是满秩的,因此该机器人系统是完全非完整的并且是可控的。基于运动学速度逆解对BHQ-2球形移动机器人进行了直线和圆形运动轨迹的仿真和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球形机器人的可控性及速度逆解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0.
王巍  李然  张厚祥  于文鹏 《航空学报》2008,29(1):209-215
 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两位两通高速开关阀的无杆气缸脉宽调制(PWM)控制方案,为气缸提供了中位截止机能。然后针对Bang-Bang控制算法中存在的超调和振荡现象,提出了摩擦力和加速度(FA)补偿的变结构Bang-Bang算法。该算法综合位置和速度误差的影响构造了加速度方向切换评价函数,考虑了摩擦力对控制量设定的影响,分别依据阶跃函数、线性函数和反正切函数对活塞加速度值进行动态设定,实现了运动过程中对活塞摩擦力的补偿和加速度的调整。最后,利用该算法进行了无杆气缸的带载伺服定位试验,对3种加速度设定函数的控制效果做了比较。结果证明FA补偿变结构算法在提高气缸定位精度方面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