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2篇
航空   358篇
航天技术   52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通过对美国军用标准MIL-STD-1553 B总线协议在高速数据通讯中受到限制的分析,提出了现实解决办法。利用同步信号检出电路的改进和微程序控制器工作模式变化,使码速率提高一倍。上述两种技术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计算机高速处理能力和高速信息传输介质之间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442.
刘诚 《上海航天》2000,17(6):54-56
介绍了国家气象中心一年来利用FY-1C极轨气象卫星开展地表监测和环境监测包括火情监测、水情监测、积雪监测、海冰监测及植被监测的情况。指出由于该卫星探测通道比美国NOAA卫星多、过境时机适宜,因而在气象卫星应用于地表灾情和环境监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43.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编队飞行的区域性导航系统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编队飞行组成虚拟平台 ,这是当前一个完全崭新和开拓性的研究课题。根据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的精神 ,本文提出一个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编队飞行组成的区域性导航系统方案。这是至今为止在相同精度和相同覆盖区条件下卫星数量最少的 ,也是投资经费最低的导航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444.
风洞试验模型表面的荧光油膜路径运动速度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易峰  张征宇  王学渊  黄叙辉  范金磊 《航空学报》2019,40(6):122595-122595
风洞试验模型在气流脉动作用下小幅振动,导致光流法从荧光油膜时序图像中解得的荧光油膜路径运动速度含有模型运动速度,降低了荧光油膜全局摩阻测量准度。为此,提出试验模型表面的荧光油膜路径运动速度测量方法,将模型表面的背景纹理(如人工网格线或其他典型特征)作为基准,利用图像相关法离散匹配,获得相邻时序图像中背景纹理的(几何位姿)映射矩阵;基于模型运动的连续性,推导了映射矩阵的全局优化方程,并结合光流法,实现了模型振动与其表面荧光油膜路径运动的解耦。Oseen涡对的荧光油膜路径运动速度场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平移旋转条件下,本文方法的计算结果(沿Oseen涡核连线分布的测量速度)与理论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1%,较无平移旋转条件下的光流计算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仅增加0.6%。2 m量级高速风洞某空腔试验与机翼试验的荧光油膜路径运动速度测量结果进一步显示:本文方法测得的流动现象正确,能得到定量、清晰的表面摩擦应力线图谱与油膜路径运动速度场,较传统方法优势明显,工程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445.
冯传宴  完颜笑如  刘双  陈浩  庄达民  王鑫 《航空学报》2020,41(3):123307-123307
为探究负荷条件下不同注意力分配策略对情境意识(SA)的影响,招募22名被试开展了3种注意力分配策略(平均分配、主次分配、多级分配)×2种脑力负荷(低负荷、高负荷)条件下的被试内双因素设计的实验任务,记录情境意识全面测量技术(SAGAT)、行为绩效、眼动和脑电(EEG)指标为因变量。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脑力负荷下,相较于多级注意力分配策略和主次注意力分配策略,平均注意力分配策略的SAGAT得分和绩效正确率均更低、最小近邻指数(NNI)更大;在高脑力负荷下,相较于多级注意力分配策略,主次注意力分配策略的SAGAT得分更高、绩效反应时间更短并且NNI值更低;SAGAT得分与平均注视时间、NNI、θ相对功率和α相对功率均存在显著低度相关。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不同脑力负荷条件下,采用平均注意力分配策略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的注意力更为分散,从而产生更差的工作绩效和更低的SA水平;而在高脑力负荷条件下,相比于多级注意力分配策略,主次注意力分配策略更有助于作业人员提取关键信息并维持更好的SA水平,但同时可能存在SA丧失的风险;眼动的平均注视时间和NNI指标以及EEG的θ和α相对功率指标具有较好的表征SA的潜力。  相似文献   
446.
提出一种利用太阳帆绳系系统逐渐减小小行星自转速率的方法。在系绳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太阳帆受到的太阳光压力使其始终保持与小行星同步,避免了由于小行星自转而引起的系绳缠绕问题。通过控制太阳帆使系绳始终拉紧,系绳中的拉力便可以持续提供一个与小行星自转方向相反的力矩,从而减小其自转速率。仿真结果表明,面积106 m2的太阳帆,经过约86天可将小行星的自转消除,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7.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DTC)转矩脉动大、功率元件开关频率不恒定等问题,将两电平逆变器的8个电压空间矢量作为有限控制集,应用到PMSM DTC中。设计考虑转矩误差、最大转矩电流比及电流约束的成本函数,利用成本函数来估算有限集合中各电压矢量的占空比,从而求得逆变器的最优电压矢量作为系统控制量。与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的电流谐波和转矩脉动显著降低,且转矩动态性能也得到改善。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案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8.
分析了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BPMSM)的悬浮原理,在转子中加入了一组阻尼线圈,建立了带有阻尼线圈BPMSM径向悬浮力的精确数学模型。通过对加入阻尼线圈前后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对比、分析,证明了阻尼线圈对转子稳定性的增强。采用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策略设计并构建了BPMSM的控制系统,对转子的位移等参数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加入阻尼线圈后,有效提高了电机的稳定悬浮性能及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49.
针对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存在解耦复杂、附加优化目标难以融入系统控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的IPMSM转矩预测控制方法。在推导MTPA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转矩预测的控制机理及性能指标函数。22 kW试验样机的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稳态及全局加减负载条件下调速性能良好、转矩动态响应迅速。该方法在重载条件下定子电流利用率显著提高,满足电动车辆驱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50.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运行过程中电机参数受运行工况影响实时摄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稳态欠秩方程的电机多参数并行在线辨识算法。对PMSM稳定状态方程组的系数矩阵进行分析,指出PMSM稳定状态方程组为秩数为2的包含3个未知参数的欠秩方程。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及Popov超稳定性理论分别设计了PMSM模型参考自适应多参数并行辨识器,通过设计合理的自适应律使得参考自适应系统渐进稳定,对电机定子电阻、电感及转子磁链进行相应辨识。试验辨识结果验证了所提辨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