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篇 |
免费 | 79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73篇 |
航天技术 | 18篇 |
综合类 | 40篇 |
航天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研究了转轴位置对机翼、机身和三个组合体上翼面的动态特性的影响,对于机翼和机身,当转轴位置后移时其动态迟滞效应更为强烈。当翼面处于转轴之前,上仰时会出现更为的动态迟滞效应。因此鸭翼达到失速状态较晚。而当翼面处于转轴之后时,如尾翼,将会更早地出现动失速,转轴位置对动态迟滞特性的影响可以认为主要是由于俯仰运动时的动态洗流影响所导致的实际有效迎角的变化。由此影响了动态分离涡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32.
Yih给出了极端地效条件下二维水平平板垂直下落时有势绕流的首阶近似解;给出了同一问题在平板同时还有水平速度情况下的近似解。本文利用椭圆函数将平板和地面围成的区域保角变换至矩形内部,然后在变换平面上求解,得到了有地面效应时水平平板铅垂运动所诱导的势流精确解,以及平板同时还有水平速度情况下的“准定常”连续绕流近似解。 相似文献
33.
大迎角三角翼旋涡运动及其破碎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利用Hall的涡核准柱假设,导出反映涡核运动的N-S方程。采用差分方法计算旋涡流场,进而分析三角翼上前缘分离涡的运动特点及其破碎机下。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旋涡的轴向速度向下游逐渐下降,且涡心处于降较快,外缘下降较慢,反映了粘性作用自涡心外缘逐渐下降的特点;涡核外缘的径向速度开始为负,说明开始阶段有流体流入涡核,随着旋涡向下游运动,径向速度有所增加,到一定位置后增加迅速,说 相似文献
34.
扑动翼型的低雷诺数气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求解引入拟压缩项的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了绕扑动翼型的低雷诺数非定常流动。针对厚度在4%-12%之间的NACA对称翼型,分析了翼型厚度等参数对扑动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在低雷诺数条件下,对于纯俯仰运动,随着翼型厚度的减小,平均阻力系数也变小。而对于纯沉浮运动,发现翼型厚度对气动特性的影响和俯仰运动有很大的差别,平均阻力系数随着翼型厚度的减小而变大。通过对沉浮运动一个周期流线图的分析,认为这是翼型前缘涡的影响造成的。由于前缘涡的影响,翼型厚度增加,平均压差阻力系数变小,甚至会出现负值。雷诺数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雷诺数的增加,扑动翼型的阻力系数减小的趋势越缓慢。 相似文献
35.
多段翼型的大迎角绕流发生大范围附面层分离,具有明显的三维与非定常流动特性。RANS/LES混合算法继承了LES对流动分离区大尺度漩涡准确模拟的优点,避免了纯LES算法需求网格量巨大与亚格子模型壁面函数不成熟等问题,对分离流动的模拟效果优于RANS算法。以S-A湍流模型与Smagorinsky亚格子模型为基础,借鉴DDES的附面层延迟控制思想,构造了可用于对接网格、重叠网格的DELAYED RANS/LES混合算法。研究了GA(W)-1多段翼型的大迎角分离流动及其气动特性。 相似文献
36.
本文建立一个数值模拟完全气体混合流动的理论模型.该模型首先应用混合气体的Euler方程和每种气体组分的质量分数方程来控制流动.为了消除混合网格内气体组分界面附近出现的非物理振荡,我们假定混合气体的每种组分达到了动力学平衡状态然而尚未达到热力学平衡状态.这种思想导致需要另外给定每种气体组分的总能量方程.为使用高分辨格式来求解这组双曲型偏微分方程并且简化对所需要的Jacobi矩阵的推导,混合气体的压力方程也被耦合起来.Godunov型的波传播方法被采用来离散求解所获得的控制方程.从典型算例结果来看,一维问题的 相似文献
37.
利用相似变换获得了楔状流层流边界层无量纲流函数的3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用Runge-Kutta法求解微分方程获得了不同楔形角楔状流层流边界层无量纲速度随相似变量的变化曲线;推导了亚声速和超声速楔状流层流边界层无量纲温度关于相似变量的2阶线性齐次和非齐次微分方程,获得了温度分布的通解,恒壁温条件下亚声速楔状流和绝热壁面条件下超声速楔状流层流边界层无量纲温度解析解及指数函数形式的拟合解.以楔形角为0为例利用相似变换研究了超声速条件下气体压缩性及黏度随温度变化等因素对层流边界层速度与温度的影响,得出不可压缩常物性与可压缩变物性条件下无量纲速度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9.8%的结论.研究表明:Pr越大贴近壁面处无量纲温度变化越剧烈;超声速条件下壁温低于绝热壁温时黏性耗散作用可以使层流边界层气体温度从壁面到主流间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 相似文献
38.
采用了直接过滤的Navier-Stokes(N-S)方程组对高速可压缩湍流进行研究。针对高超声速湍流的非线性流动特性,对N-S方程直接过滤推导了大尺度湍流流场的控制方程,更精确地反映高速湍流的可压缩性,建立了可压缩湍流的大涡模拟TDM模型。使用传统的Smagorinsky模型的非线性推广,采用基于非Favre过滤的超声速可压缩湍流的大涡模拟模型,应用Caylay-Hamilton定理,建立可压缩湍流大涡模拟的非线性亚格子模型,并发展为动力学模式,模型中的两个常数通过当地流场动态的确定,消除了可调经验常数的影响。针对构造的高超声速湍流大涡模型开发相应的高效并行算法。 相似文献
39.
40.
This paper presents a numerical study of the flow topologies of three-dimensional (3D) flows in a high pressure compressor stator blade row without and with boundary layer aspiration on the hub wall. The stator blade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first stage operating under transonic inlet conditions and the blade design encourages development of highly complex 3D flows. The blade has a small tip clearance.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tudies show progressive increase of hub corner stall with the increase in incidence. Aspiration is implemented on the hub wall via a slot in the corner between the hub wall and the suction surface. The CFD studies show aspiration to be sensitive to the suction flow rate; lower rate leads to very complex flow structures and increased level of losses whereas higher rate renders aspiration effective for control of hub corner separation. The flow topologies are studied by trace of skin friction lines on the walls. The nature of flow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topological rules of closed separation. Furthermore, a deeper analysis is done for a particular case with advanced criterion to test the non-degeneracy of critical points in the flow fiel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