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7篇 |
免费 | 616篇 |
国内免费 | 13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132篇 |
航天技术 | 160篇 |
综合类 | 113篇 |
航天 | 16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79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97篇 |
2016年 | 76篇 |
2015年 | 86篇 |
2014年 | 85篇 |
2013年 | 83篇 |
2012年 | 76篇 |
2011年 | 101篇 |
2010年 | 62篇 |
2009年 | 70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202.
203.
目前在轨和在研的光学遥感卫星大都搭载的是离轴遥感相机,为了保证视轴正对星下点成像,相机需要整体俯仰一定角度补偿离轴角,这样就导致相机的焦平面无法平行于星下点水平面进行推扫成像,相机的积分时间计算不准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效焦面的高精度积分时间计算方法,该方法构建与星下点水平面平行的等效焦面,通过建立严密的几何关系,求出真正电荷转移时间对应的像元尺寸,从而得到准确的积分时间。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将积分时间计算精度提高1.2%,为卫星在轨提高成像质量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4.
耦合流场控制方程和结构静平衡方程求解得到大展弦比跨声速弹性机翼气动性能,分析研究了结构静弹性变形对气动载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机翼典型剖面外形和机翼型架外形为设计变量进行了基于控制理论的跨声速弹性机翼气动优化设计方法研究,实现了在真实飞行条件下考虑静气动弹性变形影响的大展弦比跨声速弹性机翼一体化优化设计.优化设计算例结果表明所发展的方法是成功的,优化得到的弹性机翼在满足升力系数约束条件下提高了升阻比. 相似文献
205.
在化学激波管中利用反射激波着火,采用壁面压力与OH自发光作为着火指示信号,测量了着火温度范围为1100~1600K,压力为0.1,0.2,0.3MPa,当量比为0.5,1.0,1.5时RP-3航空煤油/氧气/氩气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时间,分析了着火温度、压力以及当量比对混合气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并拟合得到了不同压力与当量比下混合气着火延迟时间的Arrhenius关系式.结果表明:在不同压力与当量比下,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时间的对数与着火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同时,随着着火温度与压力的升高以及混合气当量比的降低,着火延迟时间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206.
分数槽集中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由于转矩密度高、弱磁性能好、齿槽转矩小和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动汽车等领域。本文研究了机载雷达伺服系统用分数槽集中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建立了电机的解析模型,分析了长径比、裂比、磁密系数等设计参数对电机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机的输出转矩和质量分别与定子外径D3os,D2os成正比,绕组端部比重与长径比λ成反比,综合转矩密度和绕组端部比重两个因素,λ宜在0.2~0.4范围内选择。当定子裂比γ增加时,转矩密度先增大后减小,为使转矩密度最大,γ宜在0.6~0.8范围内选择。当磁密系数χ增加时,输出转矩先增大后减小,为使输出转矩最大,χ宜设计在1.75附近。基于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文中设计并加工了一台45槽38极分数槽集中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最后通过实验测试了其性能。 相似文献
207.
针对航空发动机射流预冷试验中气流温度难以测量的问题,设计了1种温度探针,并提出了测温方法,给出了计算气流总温的修正公式。在射流预冷试验台上开展了试验验证,该试验台具有加温、喷射冷却水、使用温度探针测量喷水后混合气流温度的能力。测温试验结果表明:除临近机匣内壁面的测点外,当水气比小于5.5%时,温度探针的测点不遇水。为验证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在不同水气比条件下对测量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偏差进行了比较,并针对截面平均总温的偏差建立拟合曲线。比较结果表明:当水气比在3%以下时,测试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本测试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8.
209.
210.
本文分析指出传统的航空燃烧室设计不能解决高油气比燃烧室的慢车贫油熄火问题.为了解决慢车贫油熄火问题,需要对航空燃烧室设计作出重大革新.本文详细介绍了一项已被证明是实用且有效的设计,它不仅解决了慢车贫油熄火问题,实际上还阐明了高油气比燃烧室的气动热设计.航空燃烧室设计将进入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