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1篇 |
免费 | 92篇 |
国内免费 | 25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786篇 |
航天技术 | 74篇 |
综合类 | 101篇 |
航天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58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86篇 |
2010年 | 43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48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对于飞翼布局的飞行器,棱边的数量、长度、位置等因素影响着它的隐身性能。数值化地描述这些棱边关系并建立他们和隐身特性之间的联系,能够给飞行器综合一体化设计提供参考,为优化设计确认目标函数,提出了基于飞翼平面布局的棱边平行度数值化描述方法,根据建立的棱边关系和平行度之间的计算公式,分析了飞翼布局中棱边的数量、长度、位置等对平行度的影响。采用创建特征模型的方法,计算各个特征布局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结合所提出的平行度,给出了平行度与隐身特性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并归纳了隐身特性对平行度的敏感度。总结出了通过增大平行度来提高隐身特性可以采取的措施,以及布局方案细微调整时需要注意的极值点。 相似文献
122.
针对飞翼布局力矩控制问题,采用纳秒脉冲表面介质阻挡放电(NS-DBD)激励,在来流风速30 m/s时,开展飞翼等离子体流动控制风洞试验,研究了不同激励参数和位置对飞翼升阻特性和力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S-DBD激励能够有效改善飞翼大迎角气动特性。激励频率对飞翼升阻特性影响较大,激励频率为0.2 kHz时,增升效果最好,最大升力系数提高14.5%,失速迎角推迟5°。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加,增升效果逐渐变差,减阻效果变好。单侧施加激励时,能够实现大迎角下飞翼模型的力矩控制,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加,滚转力矩的控制效果减小,激励频率为0.2kHz时,平均滚转力矩系数变化为ΔMX=0.005691;偏航力矩的控制效果增大,激励频率为1kHz时,平均偏航力矩系数变化为ΔMY=-0.001571;俯仰力矩的控制效果减小,激励频率为0.2kHz时,平均俯仰力矩系数变化为ΔMZ=-0.002576。在中翼段和内翼段施加激励,破坏了飞翼的俯仰力矩特性,在外翼段和机翼右侧施加激励,能够显著改善飞翼的俯仰力矩特性。流场测量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激励对飞翼气动力矩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流动分离和控制横向流动来实现的。NS-DBD激励为改善飞翼布局稳定性和操纵性提供一种潜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3.
微型扑翼飞行器非定常运动对平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北工业大学自行研制的微型扑翼飞行器ASN211为研究对象,利用其简化的二维扑翼及平尾串列翼模型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分析了扑翼俯仰运动及沉浮运动对平尾气动性能的影响。在数值模拟模块中,模型的俯仰运动及沉浮运动由动网格技术实现。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对此非定常流场进行数值计算,重点研究了扑翼非定常运动尾流对平尾气动效率的影响。定常状态与非定常时均条件下平尾升力曲线的对比分析表明,扑翼的非定常运动能够增大平尾的失速迎角及最大升力系数,因而使平尾的失速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4.
When the wing of Oblique Wing Aircraft (OWA) is skewed, the center of gravity, inertia and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ircraft all significantly change, causing an undesirable flight dynamic response, affecting the flying qualities, and even endangering the flight safety. In this study,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n OWA in the wing skewing process is simulated, showing that the three-axis movements of the OWA are highly coupled and present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wing skewing. As the roll control efficiency of the aileron decreases due to the shortened control arm in an oblique configuration, the all-moving horizontal tail is used for additional roll and the control allocation is performed based on minimum control energy. Given the properties of pitch-roll-yaw coupling and control input and state coupling, and the difficulty of establishing an accurate aerodynamic model in the wing skewing process due to unsteady aerodynamic force, a multi-loop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is formulated by the time-scale separation method. The closed-loop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ymmetric aerodynamics can be balanced and that the velocity and altitude of the aircraft maintain stable, which means that a smooth transition is obtained during the OWA’s wing skewing. 相似文献
125.
126.
127.
128.
传统的机翼外形设计方法包括平面形状设计和关键剖面翼型控制,但有限的机翼剖面翼型无法完全控制机翼参数沿展向的完整分布。以主动控制机翼参数沿展向分布规律为出发点,基于 CATA 中创成式曲面设计模块,提出了一种新的机翼外形设计方法。在所展示的建模实例中,实现了对机翼弦长、几何扭转角、翼型厚度等参数沿展向分布规律的主动控制。建模结果显示,与传统的机翼外形设计方法相比,获得了理论弦曲面和理论前后缘曲线,而非理论弦平面和理论前后缘直线,同时得到前后缘线以外的其余条展向引导线。该方法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对后掠角、最大厚度、最大弯度等参数沿展向分布的主动控制,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9.
针对安装在大后掠角机翼上的涡流发生器控制流动分离的问题,采用雷诺平均纳维 斯托克斯 (RANS) 方程以及剪切应力传输 (SST) 湍流模型,通过搭接网格技术,对带有涡流发生器 (VG) 的大后掠角机翼进行数值模拟,分析VG的安装位置对大后掠角机翼边界层分离的控制机理及气动特性影响。研究发现VG的作用仅仅在其周边边界层内部区域,影响范围小,在弦线方向安装VG存在最佳布置位置。VG必须安装在靠近气流将要分离的高能量区域,才能有效的抑制气流分离,达到增升减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