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61篇
航空   729篇
航天技术   244篇
综合类   104篇
航天   1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研究了在运用高频电压注入法进行初始位置判断时,高频电压信号的频率对估算器的影响。介绍了高频电压注入法估算转子初始位置的原理,推导了满足估算收敛的最小注入频率。通过理论和试验研究了注入频率对转子位置观测器估算精度及速度的影响,提出了注入频率合适的选取范围。试验证明,合理的截止频率与合适的注入频率能有效地平衡位置观测器的估算速度及精度。  相似文献   
962.
针对大口径、高频段深空测控天线主/副反射面变形引起的天线电性能下降问题,采用副反射面控制技术实现天线的电性能补偿。首先,在分析并联机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并联机构坐标系定义,给出六自由度并联机构位姿的正、逆解;其次,根据变形后天线形状采用抛物面拟合法给出副反射面位姿与仰角的关系,这样在天线实时运动过程中,可根据仰角查找出副反射面位姿最佳工作点;最后通过六自由度并联机构正、逆解及控制算法控制副反射面到最佳位置和姿态上。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表明,副反射面控制技术通过控制副反射面中心到最佳焦点位姿上,可实现对天线电性能的有效补偿。六自由度并联机构控制具有自身承载力强,位置、姿态控制灵活等特点,适合于大型天线副反射面实时精密控制。  相似文献   
963.
流体二次引射推力转向参数影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流体二次引射推力转向参数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二元矩形矢量喷管,结合风洞试验及国外文献计算数据,验证了自主开发的流体推力转向数值模拟软件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流体二次引射推力转向的机理研究和各种参数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研究,并详细研究了不同主次流压比、引射缝隙位置和缝隙宽度等参数对干扰流场结构及推力转向偏角的影响,获得了各设计变量对喷管性能及内部流态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流体二次引射实现推力转向的基本设计原则及较优的参数组合方案,相关结论可为流体二次流引射推力矢量喷管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4.
针对制导舱振动试验过程中遇到的目标零位调整时间过长的问题,对调零过程进行分析,发现目标模拟发射器在每枚产品振动试验时都要进行调整,才能符合产品振动试验的要求.而工作现场目标模拟发射器支架与目标模拟发射器之间不是刚性连接结构,使得整个振动试验因为需要目标调零而变得时间过长.改造升级现有支架和目标模拟发射器之间的连接座成为...  相似文献   
965.
刘大伟  熊贵天  刘洋  许新  陈德华 《航空学报》2019,40(2):522205-522205
宽体客机航程远、巡航马赫数高,其气动设计对风洞试验数据精准度要求很高。通过完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FL-26风洞试验数据修正技术和设备,对宽体客机高速风洞测力试验数据进行支撑/洞壁干扰、模型变形及流场畸变等系统修正,获取干净、可靠的风洞试验基准数据,为开展雷诺数、静气动弹性和动力影响等相关性修正奠定基础。研究表明:支撑干扰试验时,尾腔压力分布测量位置和假支杆长度伸入模型尾腔50 mm即可获得可靠的支撑干扰试验结果;在试验包线范围内,洞壁干扰对宽体客机模型升力、阻力和俯仰力矩系数影响较小;试验模型变形对宽体客机气动特性影响较为明显,马赫数0.85时模型变形后的升力线斜率减小0.005左右,焦点前移0.021 bA,需进行相关修正。  相似文献   
966.
测试系统及测试信息标准化是实现测试信息和测试资源共享、交换、互操作的重要基础,也是解决航空装备维修保障领域故障诊断效率低、测试费用高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航空装备寿命周期各测试活动及对各种测试信息的依赖关系,研究了自动测试标记语言(ATML)标准的组成及其框架结构,分析了ATML标准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体系中的具体应用形式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967.
针对可重构航天器模块超近距离对接场景下特征点消失问题,提出一种可见光/激光的高精度相对位姿测量方法。该方法先通过可见光/激光组合对初始相对横滚角误差进行校零,完成粗校准环节;然后通过激光二维双镜反射法进行精确的相对位姿解算,获得高精度相对位姿数据。仿真结果表明,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该方法在模块相对距离在100cm内可不依赖视觉特征点,实现±1.2mm和±0.03°的相对位姿测量精度,为模块航天器对接后续的超近距离高精度位姿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8.
分析环境波动对地球大气边缘高超声速飞行的影响,论证了利用微弱气动力实现再入点调整的可能性。提出神经网络I-PIDA姿态控制策略,控制力矩由脉宽调制驱动的反作用推力器实现,利用模糊预测制导的方法实现再入点的精确调整。仿真算例说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姿态跟踪和再入点的位置调整,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69.
为降低武器系统发射风险,针对发射阵地上的设施、装备、人员、组织、管理、阵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性风险性评估。提出了发射风险评估与处置的方法,介绍风险的识别与评价。在分析发射阵各类风险的基础上,按层次分析法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规划分类,并对基层风险进行权重排序,根据比较历史记录估计相应风险发生概率及危险程度值,并进行风险评估计算。  相似文献   
970.
本文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缝纫层合板的单钉连接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模拟了钉孔受挤压边缘附近一些典型的针脚位置情况.计算得到钉孔周同的平均径向应力和层间应力分布;并且应用三维点应力损伤判据,得到各种典型针脚位置情况下的缝纫层合板初始挤压破坏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该模型能有效地分析缝纫层合板单钉连接性能。且不同针脚位置对缝纫层合板机械连接性能确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