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13篇
航空   446篇
航天技术   66篇
综合类   89篇
航天   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超声速气膜冷却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应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三维粘性掺混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切向入射的超声速气膜在不同吹风比和冷却通道下的绝热温比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吹风比是决定超声速气膜冷却效果的重要因素,吹风比增大,冷却效果随之提高;冷却通道不同,冷却效率的分布规律也不同,矩形孔在出口处存在冷却效果较低的区域;离散孔冷却通道在下游和冷却通道中间线上的冷却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侧向倾角的引入使这种差异消失;扩散孔和侧向倾角两种结构上游冷却效果好,但下游衰减更快;引入的评价参数可以为比较不同的气膜冷却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12.
超音速、高超音速飞行器动导数的高效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超音速、高超音速气动力工程计算方法综合起来,推广到非定常气动力的计算,并用于求解任意外形飞行器作强迫运动时的非定常气动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一种适合于超音速、高超音速大迎角状态的飞行器动导数计算方法和程序.计算结果与国际标准实验数据作了比较,证明了该程序的正确性和精度.研究了减缩频率和基本迎角对动导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迎角对动稳定性导数影响较大,而减缩频率在小迎角范围内对动导数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13.
基于凹槽火焰稳定器的煤油超声速燃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直联式超声速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煤油的超声速燃烧试验,使用了4种不同结构的凹槽火焰稳定器和多种直径的煤油喷嘴,煤油当量比0.24~1.32,引导氢当量比0.53,在多种工况下均实现了煤油的成功点火和稳定燃烧.通过测量燃烧室壁面静压分布比较不同工况下煤油燃烧性能.研究发现:凹槽结构对煤油的点火性能影响较大,较大的凹槽长深比更有利于煤油的点火,部分凹槽能在无引导氢条件下实现煤油自燃点火;试验中使用的4种凹槽均有较好的火焰稳定效果,煤油燃烧时燃烧室壁面压力平稳;煤油当量比是影响煤油燃烧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在煤油当量比相同的条件下,较高的喷注压力能够提高煤油的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614.
一种基于结构化贴体网格的DSMC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DSMC方法,发展了一种结构化的贴体网格的分子运动轨迹跟踪和定位的方法———网格面法向量判断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DSMC数值模拟程序,对球双锥和Apollo飞船在过渡区域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其过渡区域超音速、高超音速的气动力、气动热等问题。通过将本文的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所发展的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15.
带不同长度凹腔超声速燃烧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带不同长深比凹腔的燃烧室三维燃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燃烧室流场结构。结果表明:液体碳氢燃料穿透深度较小;凹腔长深比对燃烧效率、总压损失影响较小,对燃烧室阻力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16.
一种基于多目标决策的超音速民机方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旅客对于超音速民机的需求为出发点,结合人机环境工程中的人体疲劳概念,采用一种基于多目标决策的超音速民机方案评价方法,对超音速民机方案进行评价。将旅客对于旅行快速性、舒适性和经济性方面的要求作为建模的基本属性,建立旅客出行时对于飞机机型选择的多目标决策模型,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论证超音速民机方案的可行性。阐述了该可行性方案研究方法的实现原理及建模步骤,并将方法用于新一代超音速民机的初步方案评价中。  相似文献   
617.
Many physical processes precede and accompany the solar energetic particles (SEP) occurrence on the Earth’s orbit. Explosive energy release on the Sun gives rise to a flare and a coronal mass ejection (CME). X-ray and gamma emissions are believed to be connected with flares. Radio emission is signature of disturbances traveling through the corona and interplanetary space. Particles can gain energy both in the flare and the accompanying wave processes. The beginning of the SEP events has the advantage of being the phase most close to the time of acceleration. Influence of interplanetary transport is minimal in the case of first arriving relativistic solar protons recorded by ground based neutron monitors in so called ground-level enhancements (GLE). The early phase of the SEP events attracts attention of many scientists searching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particle acceleration. However, they come to the opposite conclusions. While some authors find arguments for coronal mass ejections as a sole accelerator of SEPs, others prove a flare to be the SEP origin. Here, the circumstances of SEP generation for several GLEs of the 23rd solar cycle are considered. Timing of X-ray, CME, and radio emissions shows a great variety from event to event. However, the time of particle ejection from the Sun is closer to maximum of X-ray emission than to any other phenomena considered. No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particle fluxes and the CME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618.
非均匀超声速二维进气道绕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数值分析和风洞实验,在马赫数5.3的非均匀来流条件下,研究改变二元内外压四波系进气道第一压缩而的型面设计,对进气道总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双平面斜楔的内外压四波系基准进气道相比,在非均匀来流中,采用小进口角,大出口角凹型面作为第一压缩面的进气道,其喉道截面总压恢复要高0.01~0.024。总压畸变平均低10%左右,证明调整第一压缩面型面是改善这类工作在前体边界层内的进气道性能的有效  相似文献   
619.
使用NUMECA软件对某型超音速两级冲击式涡轮进行了全三维定常湍流流场计算,分析了计算结果。以此为基础,通过修改叶型得到性能较高的涡轮叶型设计,并对比了优化前后涡轮内部流场。以三维计算结果为基础,分析涡轮内部流动损失,在保证氧涡轮原有机械结构不做大的改变、输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涡轮叶型进行优化研究。以叶型参数为变量,以总静效率(在总总效率的基础上考虑余速损失而得)为目标函数,通过反复修改各个叶型参数,然后对每次修改过的叶片进行三维计算,通过比较涡轮总静效率大小判断叶型优劣。通过优化,获得了效率更高、做功能力更强的涡轮叶型。研究成果对工程研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结的涡轮气动设计及优化方法,对涡轮的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20.
超声速高度欠膨胀冲击射流的大涡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击射流广泛应用于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行器(SVTOL)等航空航天领域.本文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高度欠膨胀的超声速冲击射流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数值模拟得到了高度欠膨胀冲击射流流场中的激波结构和内外剪切层中不同尺度的涡结构.数值结果观察到了马赫盘的振荡,以及在斜激波、马赫盘及大尺度涡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射流内外剪切层之间的环形激波的生成与消失的周期过程.并对流场内剪切层的涡结构的演化进行了研究,数值结果显示内剪切层的大尺度涡结构的形成与马赫盘的振荡相关,在内外剪切层的作用下形成了壁射流区内外交错的涡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