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53篇
航空   777篇
航天技术   73篇
综合类   101篇
航天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1.
充气机翼是一种典型的柔性充气结构,涉及到变形无人机前沿技术,未来可应用于折叠飞机、科学实验研究飞机、探测火星等其他行星的飞行器。依据内切圆逼近翼型方法,通过静力学进行保形证明,以NACA0018为原型翼型,设计不同内切圆数目逼近的充气机翼,利用CFD方法对所设计的充气机翼进行气动特性分析,研究不同充气机翼的气动特性和优劣性,初步掌握内切圆逼近翼型保形方法的基本性质。最后进行充气机翼的样机制作,并通过飞行试验演示验证充气机翼的飞行性能。结果表明:在低速飞行条件下,充气机翼升力系数较标准翼型有所损失,并且随内切圆数目变化不明显,基本达到标准翼型的80%左右,阻力系数变化较为明显,几乎比标准翼型增加了1.0~1.5倍。  相似文献   
412.
机翼滚摆非定常流场的PIV测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后掠角为 80°的三角翼模型在迎角为 α= 35°时的自激滚摆(w ing rock)非定常流场首次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 P I V( Particle Im age Velocim etry)进行瞬态全场速度场测量。对应的 Re数为 Re= 1.01 和211 ×105 ,自激频率为33 Hz 和39 Hz,滚摆振幅为±20°,测量截面为 X/ L = 0.525 和0775 。每幅图像计有 15128 个速度矢,空间分辨率为05m m 。图像采样频率10 Hz。测量结果表明,不仅三角翼前缘涡在模型滚摆运动时相对翼面位置的迟滞特性、而且涡强的动态迟滞特性是引起和维持自激滚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13.
以Takanashi提出的三维机翼设计理论为基础,研究与发展了一个基于欧方程和“正-反迭代、余量修正原理”的机翼设计方法。用改进的无限插值方法生成绕机翼的O-O贴体网格,采用三维欧拉方程作为充动分析计算的基本方程,该设计方法已用于某无人机机翼和一个超临界机翼设计,设计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414.
飞翼布局无人机的稳定与操纵特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雪梅 《飞行力学》2011,29(1):9-12
从气动和控制综合设计角度,提出了解决飞翼布局无人机稳定能力问题的多轴静不稳定增稳控制规律,通过对多操纵面操纵特性和操纵需求分析给出了操纵面的配置策略.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飞翼布局无人机特殊的稳定与操纵问题.  相似文献   
415.
通过引入"网格速度"方法模拟阵风条件,求解非定常欧拉方程实现了不同展弦比0012平直机翼阵风响应的数值模拟。首先采用该方法对NACA0006翼型迎角阶跃型阵风的气动力响应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文献结果、理论值吻合良好。进一步对展弦比分别为5、10的0012平直机翼在迎角阶跃型、One-Minus-Cosine型阵风作用下的气动力响应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展弦比增大时,阵风作用下机翼的升力系数响应会增加,机翼翼根部位气动响应幅值大于翼尖部位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416.
基于伴随方程方法的非结构网格自适应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基于伴随方程的网格自适应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构造并实现了基于流场伴随方程的非结构网格自适应探测器,利用局部加密网格的办法,建立了基于Euler方程的无粘伴随自适应能力。对于粘性流动问题,提出首先应用无粘计算和伴随自适应技术从基准网格自动生成具有较好网格分辨率的非结构自适应网格,然后采用层推进法自动生成粘性计算网格的求解策略。采用RAE2822二维翼型和ONERA-M6三维机翼对所建立的无粘伴随自适应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和策略,对第二届国际涡流试验项目(VFE-2)中的65°尖前缘三角翼大攻角涡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非结构网格伴随自适应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17.
徐海伟  曾捷  梁大开  王晓刚  刘宏月 《航空学报》2011,32(10):1842-1850
在不同飞行姿态及飞行条件下,可变体机翼智能结构及驱动器根据外部条件及控制指令,可以实现翼体自适应动态变形,表现出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由于翼体结构应力场与温度场的分布和作用形式复杂多样,因此需要对结构进行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并准确获取翼体结构应变分布的有效信息.为此,采用COMSOL Multiphysic多物理场数值分...  相似文献   
418.
多控制面飞行器结构与配平鲁棒气动弹性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考虑多控制面飞行器结构参数和配平关系中的不确定性的鲁棒气动弹性优化方法,并在一个带有主动气动弹性机翼(AAW)的复杂小展弦比飞机的结构和控制面传动比的鲁棒设计中得到了应用.以非概率形式来衡量设计变量的不确定性变化,采用单目标函数形式,并引入一个反映目标函数相对变化的额外约束来描述鲁棒优化问题.在...  相似文献   
419.
大迎角气动弹性分析是现代飞行器设计中非常引人瞩目并且复杂的研究课题.采用Navier-Stokes方程求解非定常流场,耦合结构运动方程,在状态空间内实现了70°削尖三角翼涡破裂前后的气动弹性时域模拟.研究显示,前缘分离涡破裂后,流动的非定常脉动特性非常明显,这种非定常效应对机翼气动弹性特性的影响不可忽略.涡破裂前,气动...  相似文献   
420.
《中国航空学报》2016,(1):144-159
The flutter characteristics of folding control fins with freeplay are investig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flutter wind tunnel test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s, fins with different freeplay angles are designed. For a 0° angle of attack, wind tunnel tests of these fins are conducted, and vibration is observed by accelerometers and a high-speed camera. By the expansion of the connected relationships,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fit for the nonlinear aeroelastic analysis are established by the free-interface component mode synthesis metho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wind tunnel tests, the flutter characteristics of fins with different freeplay angle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bration divergent speed is increased, and the divergent speed is higher than the flutter speed of the nominal linear system. The vibration divergent speed is increased along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freeplay angle. The developed free-interface component mode synthesis method could be used to establish governing equations an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linear aeroelastic systems. The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the wind tunnel tests indicate the same trends and critical veloc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