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69篇
航空   789篇
航天技术   172篇
综合类   172篇
航天   16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微型飞行器的天线采用灵巧的自适应阵列天线。由于自适应阵列天线的幅相误差会引起线性约束自适应波束形成器的期望信号相消,本文根据微型飞行器自适应天线系统的设计,基于广义旁瓣对消器(G SC)结构,在频域中将阻塞矩阵赋予自适应功能,进而得到了一种改进的,可行的,稳健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仿真试验表明,此方法对天线阵列幅相误差具有稳健性,降低了运算量,可以应用于微型飞行器二维自适应阵列天线,实现实时的波束形成。  相似文献   
972.
本文介绍在非线性弹性力学中新发现的一种物理现象—“slow dynamics”现象。从这个现象中获得的信息表明,它非常适宜应用到宇航结构件在生产线的无损检测和疲劳损伤预报。文中对它的技术背景,物理本性以及实验配套设备,实际使用实测结果等内容进行简明叙述。最后,对它的技术在我国引用具有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73.
李俭  温卫东  崔海涛  徐颖 《航空学报》2009,30(7):1236-1242
 缠绕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是缠绕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及应用的重要基础。发展了一种缠绕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有限元方法,该方法基于缠绕复合材料细观刚度模型,通过建立细观刚度场与整体结构的映射关系,将缠绕复合材料细观刚度模型引入缠绕复合材料结构有限元分析中。采用各向异性单元,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等过程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处理,单元材料属性采用细观刚度模型计算,并通过已建立的细观刚度场和整体结构的映射关系输入。建立了缠绕复合材料结构有限元分析的流程,采用MATLAB程序编写了细观刚度场计算程序,采用ANSYS提供的APDL语言开发了几何建模、分网、读入刚度矩阵等相应分析程序,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算例结果表明,缠绕复合材料内部各层应力应变呈周期性分布,应力应变在纤维交叉和波动区域有所变化,纤维波动对局部应力具有放大作用;纤维走向的交替造成内部剪切应力的正负交替;纤维弯曲引起的局部刚度下降造成局部的应变较大。与传统的经典层合板理论或有限元方法相比,在缠绕复合材料有限元分析中,采用基于傅里叶级数的细观刚度模型,可以反映材料内部细观结构对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同时,方法简单,便于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974.
There is an increasing concern that current trends of consump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cannot continue.It is imperative that major targeted investments are made into economical and reliable environment friendly propulsion and power solutions.Many novel and promising concepts are being proposed.The selection of the best candidates to pursue for investment becomes a very difficult choice.A detailed TERA(techno-economic environmental risk analysis) framework is described here to quantify risks and to compare and rank competing schemes on a formal and consistent basis.This technique is based on detailed and rigorous thermodynamic representations of power plants.A layer of environment,economic,weather and other models to describe the appropriate local conditions is superimposed to this.The outcome is a techno-economic environmental risk analysis framework with appropriate detail of each power plant as applied to the appropriate conditions.The results for each concept can then be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to make appropriate selections.   相似文献   
975.
不确定性颤振风险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玉婷  吴志刚  杨超 《航空学报》2010,31(9):1788-1795
 针对小风险颤振定量分析,提出一种概率鲁棒颤振初步分析方法。该方法结合鲁棒颤振分析和概率颤振分析,针对不同层次风险和不确定性水平提供颤振边界特性全面信息,给决策制定提供更好参考。在鲁棒颤振分析中,采用振型迭代的方法,通过结构奇异值( μ )分析和特征值求解得到零风险的鲁棒颤振临界速度。在概率颤振分析中,采用标准蒙特卡罗模拟(MCS)方法得到较大风险时的颤振速度分布和概率临界速度。采用概率比较和二分法估计概率鲁棒颤振不确定度半径和概率鲁棒颤振临界速度,同时采用样本重新利用的随机方法估计颤振风险和不确定性定量关系。通过一个考虑集中质量不确定性的大展弦比双梁式机翼的颤振计算分析表明,确定型μ方法只能用于零风险颤振分析,标准的MCS方法只能用于较大风险颤振速度分布问题。概率鲁棒颤振分析结果表明增加1%颤振风险可以使不确定度半径增大62%或颤振速度边界增大5%,从而放宽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76.
基于最小跳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严格分层参考模型无法实现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运用,跨层设计是提高网络整体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带宽资源有限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跳数的路由层和MAC层的跨层协议设计方案。MAC层和路由层通过共享sensor节点到sink节点的最小跳数信息,在MAC层建立时间梯度,解决多个节点共享无线信道的问题;并在路由层建立路由表,解决路由选择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降低网络能耗的同时,在降低传输延迟,提高数据投递率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77.
在非结构混合网格框架下,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了Euler方程和N-S方程。使用结构影响系数法计算机翼结构的弹性变形,通过动态网格技术实现了气动力与结构变形之间的耦合运算,计算和分析了在气动载荷作用下的机翼变形和此时的气动特性,算例分析表明:典型后掠机翼的弹性变形会使机翼产生了正的挠度和负的剖面扭转角,在弯曲和扭转的相互作用下,机翼的有效迎角减小,从而导致机翼的升力系数减小。在Euler方程和N-S方程算例中,考虑弹性变形条件下的机翼升力系数比刚性机翼的升力系数分别减小了25.3%和24.1%。  相似文献   
978.
在调研上海某4E机场助航灯光备件库存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代备件库存控制管理理论,提出对机场助航灯光备件实施考虑其消耗特性的两阶段ABC分类管理方法,并提出了基于零件使用寿命概率函数的助航灯光备件最低储备量计算模型;经依托工程的具体应用,验证了所建议的备件分类方法和储备量计算模型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可为机场助航灯光备件的库存控制与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79.
文章介绍了风险及风险管理概念,针对航天器总装实施特点,建立了航天器型号AIT研制项目风险结构模型,应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达到风险量化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0.
On 11 January 2007,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nducted a successful anti-satellite test against one of their defunct polar-orbiting weather satellites. The target satellite, called Fengyun-1C, had a mass of 880 kg and was orbiting at an altitude of about 863 km when the collision occurred. Struck by a direct-ascent interceptor at a speed of 9.36 km/s, the satellite disintegrated, spreading the cataloged fragments between 200 and 4000 km, with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near the breakup height. By the end of April 2008, 2377 pieces of debris, including the original payload remnant, had officially been cataloged by the US Space Surveillance Network. Of these, nearly 1% had reentered the Earth’s atmosphere. This deliberate act is the largest debris-generating event on record, and its consequences will adversely affect circumterrestrial space for many y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