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65篇
航空   782篇
航天技术   171篇
综合类   172篇
航天   1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飞行器结构的疲劳裂纹扩展预测对保障结构安全、实现视情维护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粒子滤波算法和结构健康监测方法进行在线的疲劳裂纹扩展预测是近年来刚刚开始研究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状态空间模型表征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同时通过贝叶斯方法将结构健康监测所获取的结构实际裂纹观测值用于修正裂纹扩展模型的预测误差,实现更准确的疲劳裂纹扩展在线预测。由于该方法的研究刚刚开展,已有研究中粒子滤波算法的重要性密度函数往往简单选取为先验转移概率密度,存在严重的粒子退化问题。另一方面出于简单考虑,仅采用表征裂纹稳定扩展区的Paris模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权值-混合建议分布粒子滤波的疲劳裂纹在线预测方法,基于表征裂纹全扩展区域的NASGRO裂纹扩展模型建立疲劳裂纹扩展状态方程,以主动Lamb波监测方法实现结构裂纹的在线监测,借助在线结构健康监测的优势,在粒子滤波时选取重要性密度函数为观测概率密度和先验转移概率密度的混合分布,同时基于先验估计获取高斯权值进行权值更新。本文进一步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优化了疲劳裂纹扩展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22.
为更好地研究多结构参数耦合变化下减压器PPR(pressure reducing regulator)的稳定性,使用BFGS (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拟牛顿法替换梯度下降法,实现了基于Wolfe条件的一维线搜索变步长BP(back propagation)算法.结果表明:改进的BP算法使迭代次数减少了1~2个数量级,且易于收敛到最小点.该算法用于逆向卸荷膜片式减压器时,能适应2~3个结构参数的耦合,可预测大于106个数据点的数据集.多结构参数同时变化时,更容易找到使得减压器稳定的结构参数组合.更重要的是这些结构参数同时变化时减压器的稳定性比仅其中一个参数变化时更好.   相似文献   
923.
寿命型产品可靠性统计试验方案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不能直接套用GJB899中试验方案的指数分布寿命型产品进行可靠性验证试验,提出了这类产品的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案设计公式。用GJB899中的实例验证了设计公式的正确性。为不能套用GJB899中数据的某型产品设计了可靠性鉴定试验。最后分析了可靠性测定试验的风险。  相似文献   
924.
现有基于Lattice Reduction (LR)技术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检测算法,虽然可以有效地提高MIMO系统的误比特率(BER)性能,但其检测性能与最优的最大似然(ML)算法相比仍然存在差距.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道分组的线性Lattice Reduction辅助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将信道分为两组,对通过条件最差子信道的信号采用最优的ML算法检测,然后将其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消除,再采用Lattice Reduction技术对第2组信道进行优化,最终并行地对剩余信号进行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在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和64QAM调制下,对于4×4的MIMO系统,该算法的误比特率性能达到了最优;对于6×6的MIMO系统,该算法相比最优的ML算法其检测性能相差不到0.5 dB.  相似文献   
925.
超声-回弹综合法对服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健康诊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论述了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原理、影响因素和测试方法,对服役结构混凝土检测时采用钻芯法进行校准,同时对修正用芯样数量和测试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廊坊市某工程为例,采用钻芯-超声-回弹综合法推定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供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参考.  相似文献   
926.
加工特征是实现复杂结构件高效、高质量数控编程的有效手段,但是同一类加工特征只是几何形状和加工工艺相似,并不完全相同。如何适应不同的企业资源与工艺水平、不同类型的复杂结构件进行加工特征定义是基于加工特征进行自动数控编程的一个难题。针对以上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复杂结构件数控编程加工特征用户自定义方法,基于全息属性面边图表达加工特征几何信息,给出了具有一定柔性的加工特征几何信息定义方法,基于语义与规则建立加工特征工艺信息及其与几何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了由用户根据企业的制造资源、零件结构和工艺人员的编程习惯等因素自定义加工特征。根据本文提出的方法开发了飞机复杂结构件加工特征用户自定义及自动编程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国内某大型航空制造企业的飞机结构件数控编程,经过多项飞机结构件测试,本文提出的方法特征识别正确率平均达到97%。  相似文献   
927.
SrTiO3 submicro-wires were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layered titanate nanowires with Sr(OH)2 powder in an autoclave. The wir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Ultra-violet visible (UV-vis), photoluminescence (PL) and Raman spectroscopy. The XRD measurement shows that the prepared SrTiO3 submicro-wires hardly have impurity phases. The SEM and TEM images demonstrate that the scalable wires, which need to be proc- essed a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180 ℃ for about 48 hours, are not composed of single crystals. The PL shows that the wire-like SrTiO3 has emission peaks at the wavelengths of 568 and 585 nm. Further, the Raman spectroscopy reveals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products through different reaction time.  相似文献   
928.
视觉全自主着舰具有独立性强、系统结构简单以及测量信息丰富等优点,特别是非合作视觉着舰意义更为重大,但也对参考特征提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能够实现航母图像中参考定位非合作特征点的稳定、高精度匹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段检测子(Line segment detector,LSD)直线识别的结构性特征检测与匹配方法,实现对航母...  相似文献   
929.
交叉航路碰撞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路上航班的碰撞风险问题是目前空域规划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就交叉航线的碰撞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推导出交叉航路碰撞概率计算公式,然后结合概率论和划设保护区的方法对交叉航线的碰撞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用自主开发的"空域安全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软件对上海区域内的某交叉航线的碰撞风险进行了仿真计算.为交叉航路的碰撞风险计算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0.
发散冷却最小冷却介质注射量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充分发挥材料本身的抗高温能力, 以最小的冷却介质注射量, 确保推进器不被烧蚀是发散冷却系统的设计目标.本文用一维可压缩、非稳态、局部非热平衡模型, 数值研究了瞬态冷却过程及最小冷却介质注射量的依赖参数.数值研究表明:研究瞬态的冷却过程十分重要, 因为尽管当冷却过程达到稳态以后热端温度在烧蚀点以下, 但在进入稳态之前可能已经发生烧蚀;多孔介质骨架材料的初始温度越高、特征尺寸越大, 冷却介质需要量越大;在仅考虑冷却效果的前提下, 孔隙率越大, 冷却介质需要量越大;相反, 骨架材料导热系数越高, 冷却介质需要量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