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8篇 |
免费 | 104篇 |
国内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44篇 |
航天技术 | 113篇 |
综合类 | 92篇 |
航天 | 8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从月球逃逸探测小行星的发射机会搜索因需考虑日、地、月引力的影响而使问题变得复杂。针对该多体系统的发射机会搜索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渐近的搜索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地月系质心与小行星的几何关系,搜索从地月系质心到小行星的发射机会,进而以地月运动为研究对象,推导出了从月球轨道切向逃逸机会的判别条件,并基于此判别条件及等高线图法对逃逸机会进行了搜索。同时,为提高所得发射机会在多体模型下的轨道修正收敛性,给出了基于月心逃逸轨道参数为终端约束的日-地与日-地-月动力学模型的轨道渐近修正方法。最后,以近地小行星(3908)Nyx和(190491)2000 FJ20为例,搜索其从月球逃逸的发射机会,仿真计算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2.
123.
124.
给出一种时变网络中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更新策略,使边上残留信息素能够正确反映时变网络中边上权值的变化情况;改进了传统蚁群算法的相邻节点选择策略,使蚂蚁只需计算与当前节点存在直接路径的节点的转移概率,降低算法的计算量;将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结合,将蚁群算法每次遍历后形成的解作为初始群种进行单点交叉计算,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提高算法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蚁群算法能够有效求解时变网络中最短路径问题,比传统蚁群算法得到全局最优解的概率更大,算法的收敛速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5.
在典型的能量最优制导律基础上,将制导律的2个特征根从有限的点/线区域扩展到所有可能的正实根区域,进而提出制导律中的逆最优问题。详细讨论了逆最优问题中性能指标加权矩阵的构造过程,给出了加权矩阵和Riccati矩阵的计算公式;将控制权矩阵选为time-to-go的负n次幂的形式,对加权矩阵的求解进行了举例说明。对8组不同的特征根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每一对可能的特征根取值都能找到最优解释,但这并不能保证与其对应的制导律都能达到与典型能量最优制导律类似的制导性能,特征根取值越靠近典型能量最优制导律,则相对应的制导特性也越接近。 相似文献
126.
为提高某重型燃气轮机单轴多级透平气动性能,利吲航空发动机设计及校核程序,对某重型燃气轮机透平的设计进行了反演算,利用1维平均半径流场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气动参数的展向分布,并进行了透平冷、热态流道的计算对比,分析了大尺寸透平尺寸换算的变化规律,通过采用变比热、多损失模拟的准3维正问题计算方法,对结果进行了校核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现有的航宅发动机设计平台进行重型燃机单转子多级透平反问题设计和正问题校核计算误差较小,其技术可靠,为进一步利用该体系完成透平性能改进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7.
研究了航空公司在运力紧张状况下的航班编组计划问题.首先根据单枢纽航线结构的特点,将航班编组计划问题转化为在枢纽机场的航班节编组问题,然后通过构造描述航班节间衔接关系的传递图,并利用传递图与其对应无向偶图的关系,将需用飞机数最少的航班节编组计划问题转化为求对应无向偶图的最小权最大匹配,从而构造出一个解决运力紧张状况下航班编组计划的多项式算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该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8.
高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凯军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4):29-32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遇到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在理论层面,它受到了教育不公的质疑,而实践层面涉及具体的实际操作困难。本文首先从伦理上对分级教学的本质进行阐述,使它从教育不公的认识误区中走出来,并提出消除不良影响的措施,然后从实际层面对教材建设、分层标准、教学管理、课程衔接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使分级教学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29.
130.
为了研究压气机旋转盘腔换热特性,实现准确求解转盘表面传热系数,引入二维贝叶斯方法,此方法采用先验分布优化测温误差,并且更加符合转盘的二维特性。通过加入噪声的模拟数据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无测温误差时方法的平均误差是3.2%,有测温误差时方法的平均误差是10.6%,并分析了误差来源。通过与已有实验结果对比,发现方法更适用于计算转盘迎风面与背风面传热差异较大时的表面传热系数,平均相对误差为9.6%,满足实际工程精度的要求。通过改变盘面温度测点数量,发现测点增加会提升计算精度,并采用统计抽样理论分析原因,发现在可接受误差为10%时,所需要的测点数量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