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92篇
航空   603篇
航天技术   165篇
综合类   73篇
航天   17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31.
孟光 《航空学报》1990,11(7):333-340
 本文分析了柔性转子—同心型挤压油膜阻尼器系统稳态及双稳态响应的稳定性和系统通过双稳区时的升、降速特性。研究表明:系统的稳态响应有两个不稳定区。不平衡参数越大,轴承参数及外阻尼率越小,越容易引起不稳定。质量比越大,刚度比越小,产生不稳定的门坎转速越低。判别得出的稳态圆响应的不稳定性有许多是由于系统的非协调响应引起的。此外,只有当初角速度在双稳区之前,系统加速通过双稳区时才可能引起双稳态跳跃。双稳态中的小解具有比大解更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32.
采用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对复杂模拟电路进行故障诊断,存在诊断速度慢、故障点难以准确定位等缺点,为此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故障状态分类器设计方法,以某型飞机自动驾驶仪854C放大器为例,对故障状态分类器进行了分析设计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故障状态分类器实现了对此类航空设备模拟电路故障的快速、准确和有效的识别与定位.  相似文献   
933.
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微分对策的自主机动决策系统.该系统通过预测对抗双方的未来运动状态,将双边极值问题转化为单边极值问题,以降低计算复杂程度,满足机动决策的实时性要求.为体现对抗特性,采用战术过程评价获得最优机动,战术过程评价采用逐级淘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对抗双方未来运动状态预测误差能满足机动决策的需求,机动决策结果能有效提高作战性能.  相似文献   
934.
基于含固支边层合板的非齐次状态方程,应用增维方法,建立了齐次状态方程,给出了静力问题的解析解。这种方法对于程序的实现和数值运算稳定性的提高十分有利,在求解的过程中避免了矩阵求逆,且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数值算例显示了本文的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35.
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状态方程的开关磁阻电机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根据建立开关磁阻电机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按照非线性控制理论,定义转矩偏差和速度偏差为目标状态方程。以此状态方程为基础,结合预测控制理论对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进行非线性预测控制设计,得到了以转速和转矩为反馈变量的非线性预测控制规律。根据所设计的控制器,通过软件仿真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目标状态方程的开关磁阻电机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设计的SRM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性能,对抑制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6.
转子系统套齿结构动力学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转子系统套齿结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运用接触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转子系统套齿结构的计算分析模型;研究了定位面间距、定位面配合紧度和接触面积等结构参数以及载荷对套齿结构连接刚度和接触状态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套齿结构的动力学设计方法,包括连接刚度设计方法和接触状态设计方法;对某型发动机涡轮转子套齿结构进行了计算与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套齿结构动力学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37.
对B-P本构模拟材料率相关塑性变形和循环硬化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Bodner-Partom统一黏塑性本构理论(B—P模型)进行了修正,改善了其对材料加载速率相关的黏塑性和循环硬化的模拟精度。改进模型包含两个各向同性硬化内变量:一个用于描述小非弹性应变范围内快速的各向同性硬化。另一个以缓慢的演化速率来表述大的累积非弹性变形,如循环硬化过程中非弹性应变累积。利用ABAQUS的用户材料子程序将改进模型编成有限元计算代码,通过对镍基合金Udimet 720Li率相关黏塑性特征的本构模拟对其进行了验证,并与B-P模型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能够以更高精度、更加灵活地对材料的非弹性力学行为进行建模。  相似文献   
938.
球棒系统的建模及反馈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典型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球棒系统为研究对象,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其数学模型,并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反馈的方法设计该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器。无论小球在棒的什么位置,棒的角度如何,该控制方法都能使小球稳定在棒的中心位置。利用数学工具Matlab仿真此过程,结果与表明状态反馈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9.
 介绍利用埋入复合材料梁的压电传感器和驱动器对其振动进行主动控制的实验研究及其结果。利用埋入的压电传感器和驱动器对其进行模型识别而得出结构的动力学模型, 再将该模型用于控制器的设计,其优点是当结构本身或者约束、环境等发生变化后, 可对结构的模型重新进行在线识别, 及时更新控制参数,避免控制失效, 而且不需要事先知道结构的其他属性。应用最优控制理论的全维状态观测器技术, 结合所选取的压电传感器和作动器识别的结构动力学模型, 可以设计出其最优控制器。实验表明, 传感器信号的频谱峰值最大可以被有效地降低20dB 左右。  相似文献   
940.
航空发动机整机稳态动力响应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兴民  顾家柳 《航空学报》1997,18(5):625-626
建立了静子与转子部分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借实测的安装节动刚度,计算各主轴承到安装节的传递函数和转子系统的动力响应,进而预计发动机整机稳态动力响应的方法。附有一双转子航空发动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