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8篇
  免费   850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航空   1389篇
航天技术   111篇
综合类   68篇
航天   125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折射式二次聚光太阳能热推力器性能预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折射式二次聚光太阳能热推力器,给出了太阳能热推力器(STP)性能预示的工程算法。计算结果表明,以氢气为工质,STP具有比冲较高(7500N·s/kg),推力范围宽(0.6~50N)的特点,并分析了聚光器的聚光比、太阳辐射能通量密度和工质气体的流量对STP性能的影响,得出了参数间的变化关系,为STP设计参数的选取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72.
选择HTPB推进剂作为复合固体推进剂燃速标准物质的候选物,介绍了它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了均匀性和3年稳定性检验,其结果满足要求。采用声发射和靶线两种不同原理的方法定值,并根据ISO导则1993(E)评定了定值的不确定度,得出燃速标准物质的标准值为10.229mm/s,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76mm^2/s(测试条件:7MPa,20℃下)。  相似文献   
973.
在磁悬浮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磁悬浮试验架对发动机的悬浮支承等效为质量一弹簧.阻尼系统。计算了磁悬浮试验架的刚度、阻尼及固有频率,计算结果得到了试验的验证。表明除系统机械设计参数外,控制方式及控制器参数是影响系统动态特性的关键因素,并通过仿真说明了控制器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为设计适合发动机试验的磁悬浮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4.
建立了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的静态特性的数学模型.描述静态特性的数学模型是由一组非线性方程组成的.采用基于进化策略的进化算法求解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的静态特性方程,将该模型的非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转化为求带有约束的极小值的优化问题,建立了进化策略计算模型.讨论了进化策略算法在进化计算过程中使用的变异算子、重组算子和选择算子的设计,以及对约束条件的处理方法.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利用基于进化策略的算法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全流量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静态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975.
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获得以飞行马赫数5.5巡航工作的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性能影响因素,开展了地面直连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利用数值手段研究了固体燃气喷注方式、扰流装置的形式以及燃烧室扩张比等因素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高燃烧效率(≥90%)的垂直喷注式发动机燃烧室构型。研究表明:1)垂直喷注方式能增强富燃燃气与空气的掺混效果,颗粒相的燃烧效率较中心支板式双火箭燃烧室构型提高了25%;2)对比不同级数的扰流装置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同时考虑扰流装置热防护问题和发动机结构复杂程度,双级扰流装置的扰流形式增强效果较优,颗粒相的燃烧效率较单级扰流装置的燃烧室构型方案提高了26%;3)对比不同燃烧室扩张比对发动机性能影响,扩张比1.6的燃烧室构型方案颗粒相的燃烧效率为95%。综上所述,本文优化得到了垂直喷注方式、双级扰流装置以及燃烧室扩张比为1.6的高燃烧效率的发动机燃烧室构型。  相似文献   
976.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5):163-182
Hot compressive experiments of the laser solid formed (LSFed) TC4 titanium alloy were conducted at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 of 650–950 °C and strain rate of 0.01–10 s−1. The Arrhenius-type constitutive models of the LSFed TC4 alloy were established at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800–950 °C and of 650–800 °C,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relative error between the predicted stresses and experimental values in those two temperature ranges are 10.4% and 8.3%,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prediction models constructed in this paper are in a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Processing maps were established by the principle of dynamic materials modeling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achieved from the hot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The processing parameters corresponding to the stable and unstable regions of material deformation can be determined from the processing maps.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the stable and unstable regions of the samples after tests were observed. Finally, the effect of hot compressive parameters on the micro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to research the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nd the texture of the deformed LSFed TC4 alloy.  相似文献   
977.
郑大勇  胡骏 《推进技术》2021,42(7):1553-1560
为研究液氧甲烷发动机燃烧室点火冲击特性及影响因素,根据爆轰波产生的机理,建立了甲烷推进剂液相蒸发数学模型,采用C-J(Chapman-Jouguet)爆轰理论,计算和分析了不同混合比、初温及初压对爆轰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爆轰波的强度与初压、初温及混合比密切相关。初压越高,初温越低,越接近化学当量混合比时,爆轰压比、温度比和爆轰速度越大;减小点火时刻推进剂积存量,增强燃烧装置点火能力,可降低爆轰波强度,减少点火瞬态冲击。  相似文献   
978.
刘迪  孙冰  马星宇 《推进技术》2021,42(7):1615-1627
为了研究一款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多循环工作状态下的结构变形,拓展并验证了一种包括流动-传热分析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热-结构分析方法。通过该方法得到了推力室热载荷与压力载荷分布,并分析了推力室在这些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响应。研究表明:推力室整体结构变形并非主要取决于热载荷,压力载荷引起的冷却通道底面弯曲在喷管扩张段尤其明显;后冷阶段产生的弹塑性拉伸应变大于热试阶段产生的压缩应变是导致每次循环结束后结构产生残余应变的直接原因;随着工作循环次数的增加,扩张段的冷却通道底角位置残余应变累积速率最快,该部位被确定为结构失效的潜在位置;增加冷却剂入口附近的通道底面厚度、减小后冷阶段与热试阶段的温差以及将冷却通道的尖锐底角设计为圆角可以成为抑制变形和减缓应变累积的备选措施。  相似文献   
979.
为了研究某型发动机泵后供应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对全尺寸的氧泵后供应系统在中、高频范围内开展了水力激振试验。试验数据表明:供应系统的谐振特性被激发起来。在试验条件下,可以清晰地辨识出泵后供应系统的前4阶谐振频率和振型。第1阶谐振频率响应幅值最高,第2阶和第3阶相当,响应幅值次之,第4阶响应幅值再次之。在外界扰动下,该发动机泵后供应系统能够较容易地达到流体谐振状态,当外界扰动频率接近其谐振频率时,供应系统沿程脉动压力出现了明显的共振波形。在不同的谐振频率下,喷前腔位置均为压力振荡的波节位置,也即为流量振荡的波腹位置。   相似文献   
980.
黄体圣  赵民  姜利  王鹏飞  曹熙炜 《航空学报》2018,39(Z1):722186-722186
为研究对固体运载器总体性能提升有利的发动机内弹道设计方法,建立了发动机内弹道计算模型,并选取两个燃面设计参数表征内弹道曲线构型。针对某三级固体运载器进行了仿真分析,分别以发动机冲质比最大及运载器射程最大为目标对发动机的内弹道曲线构型进行优化设计,并对这两种设计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性能最优并不一定会实现运载器总体性能最优,以运载器射程最大为目标,对发动机内弹道曲线构型进行优化设计,可显著提高运载器总体性能。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固体运载器总体方案初步论证阶段,提升固体运载器的性能水平及方案论证效率,使固体运载器总体设计方案更具时效性和竞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