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2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227篇
航空   329篇
航天技术   698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108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嫦娥二号"卫星上装载了1台降落相机和3台监视相机,相机采用CMOS成像技术,突破了轻小型低功耗高度集成化相机设计技术、自动曝光技术、高速彩色图像静态压缩技术以及开窗和亚采样技术,对月面、卫星太阳翼展开、490N发动机工作以及定向天线展开等卫星关键动作进行了成功拍摄,是中国CMOS成像技术在深空探测领域的首次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42.
何益康  彭仁军  杜耀珂 《上海航天》2012,29(4):27-30,72
分析了大气阻力对近地轨道卫星轨道参数的影响,用变结构控制设计了基于大气阻力的编队构型沿航迹方向的控制。将中心的漂移距离和编队卫星的面质比之差作为输入量,设计滑模面进行编队控制,用极限环方式消除了在滑膜面附近的频繁切换。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3.
结构局部刚度变化对小卫星动特性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针对模块式小卫星动特性进行灵敏度理论分析,分析目标是寻找提高结构动特性的局部位置和参数。然后基于有限元法分析改变局部刚度对结构动特性的影响。小卫星结构动特性分析计算的主要问题是建立计算成本可控的有限元模型,本文详细讨论了小卫星有限元模型建模方法和简化途径,并通过7个算例考察改变模块底板局部刚度、改变适配器支撑刚度、模块问设置弹簧模拟阻尼器等对小卫星结构动特性的影响。灵敏度分析和计算表明,影响动特性的主要因素是模块盒底板刚度和星箭适配器的支撑刚度;增加模块局部刚度以及适配器支撑刚度可以屏蔽星体摆动和包带联结部位的某些频率,同时可以减缓部分中间模块的振幅;在部分模块间设置弹簧可以模拟阻尼器或减振器的效果。另一方面,降低适配器刚度可以增加隔振作用。因而优化模块刚度分布和支撑刚度分布是改进动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为模块式小卫星动力学修改以及多功能结构设计和主动振动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4.
针对490N发动机推力在卫星变轨过程中不能始终通过卫星质心,由此形成额外力矩对卫星姿态控制造成干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根据发动机推力偏斜和卫星质心位置变化情况,优化发动机安装位置的方法。此方法通过平移和旋转两种方式调整发动机的安装位置,改变推力作用点和方向,使其指向卫星质心变化范围的中心,以缩小推力相对卫星质心的偏心距,从而达到减小干扰力矩的目的。以某卫星490N发动机安装的工程实施为例,对比优化安装位置前后推力形成的干扰力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优化方法对减小干扰力矩能起到显著作用,可为工程中确定卫星变轨发动机安装位置及实施安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5.
FY-2C星后端应用系统设计与业务运行调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C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中计算机网络及存储系统(CNAS)的总体设计目标、功能与组成,CNAS实时业务软件系统(CROSS)在系统中的调度和管理功能,以及在轨运行情况.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分别给出了网络系统、计算机系统和存储系统的总体框架,描述C星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档和检索服务实时业务系统的功能与实现方法.分析了系统采用的软件工程化与公共服务、在线与存档文件规范、前置与收工处理、质量控制、设计与实现技术,以及部署方案与技术路线等关键技术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46.
介绍了编队飞行卫星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测高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编队飞行InSAR卫星系统顶层任务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流程,分解出了测高误差分配、基线设计与测量、轨道构型设计、星间同步等关键技术,对各关键技术的相互关系及其基本解决途径进行了研究,并分析比较了不同InSAR载荷工作模式的性能及其与卫星系统的相互约束关系,可以为型号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7.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组成,并从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的R—S解码器、卷积解码器和QPSK解调器等部分电路对系统抗噪声性能的贡献做了分析,同时对由于整个数字卫星电视系统链路非理想性因素而引入的干扰噪声导致的接收系统性能恶化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论述,可有助于数字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设计、使用和维护。  相似文献   
148.
小卫星主动磁控制地球捕获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小卫星捕获阶段的客观条件要求,重力梯度杆的指向要求,捕获阶段视为大角度机动问题,采用欧拉动力学和四元数方法描述,建立小卫星捕获阶段的动力学模型。控制器采用大角度机动拟 PD控制,拟PD控制器参数采用了简化分析和经验调试设计,同时分析设计了磁力矩器的磁偶极子,最后给出某小卫星姿态捕获仿真结果,经过几个轨道周期后可以实现一定精度的对地捕获,验证了本文的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9.
轻型高精度卫星的变结构姿态控制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炳全  崔祜涛  杨涤 《航空学报》2000,21(5):417-420
针对某些小卫星高指向精度和高稳定精度的姿态控制要求,设计了能克服反作用轮转速过零扰动的变结构姿态控制器,并对反作用轮转速过零时低速摩擦对卫星姿态产生扰动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仿真用反作用轮低速摩擦动力学模型。同 PID控制器相比,该变结构姿态控制器能有效抑制反作用轮的低速摩擦影响,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数学仿真进一步证明了该变结构姿态控制器的有效性,其指向精度和稳定精度分别可达 0.3°和 0.0 0 1°/  相似文献   
150.
一种共轨道面双星环绕编队飞行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Tschauner-Hempel方程,对航天器近距离相对运动进行了分析,得出实现编队飞行条件,并给出了用两次脉冲推力实现双星共轨道面椭圆环绕编队飞行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两次0.55m/s的脉冲推力可以实现500km参考轨道上长半轴为2km的椭圆环绕编队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