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5篇
航空   130篇
航天技术   44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1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基于空间7R机构的联轴器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ANSYS,进一步对该联轴器在转动过程中的应力变化进行了分析。为基于空间7R机构的联轴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CAE仿真软件对基于空间7R机构的联轴器进行运动和动力性能分析,为该联轴器的实际应用以及进一步的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42.
对7个板栗园栗实蛾幼虫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实蛾幼虫在板栗园中的分布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3.532 3+1.071 0 m,Taylor幂模型为lgv=0.591 3+1.130 4 l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板栗园中的栗实蛾幼虫彼此之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为聚集分布,且在任何密度下都是聚集的,聚集强度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栗实蛾幼虫在板栗园中呈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该虫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共同造成的.栗实蛾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4.532 3/m+0.071 0).  相似文献   
343.
对星载电扫合成孔径雷达斜视滑动聚束模式,采用传统波束扫描策略中出现的方位向分辨率沿方位向空变大及方位扫描角度过大的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分析采用传统斜视滑动聚束扫描策略情况下,方位向分辨率沿方位向出现空变的原因,探究方位向分辨率与扫描策略、扫描角度的关系。然后,提出基于全局搜索增强鲸鱼优化算法的斜视滑动聚束波束扫描策略,控制不同时刻下的方位向扫描角速度,降低方位向分辨率沿方位向的空变程度,减小天线最大方位向扫描角度,缩短数据录取时间,有效降低系统代价,提升系统性能。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方位向分辨率空变降低至1%以下,数据录取时间与总扫描角度相较于原有方法降低10%以上。  相似文献   
344.
基于双重空间网格结合策略,发展了一种高效率的贴体DSMC(direct simulation Monte Carlo)方法。通过将仿真分子在物理空间结构网格的位置坐标映射于计算空间的直角网格中,并在计算空间中完成分子所属网格单元的定位以及分子与边界是否发生作用的判断,从而结合结构网格的贴体性和直角网格的高效率计算的优点,提高DSMC方法的贴体性和计算效率。基于双重空间网格结合策略,通过直接映射和间接映射法分别建立DSMC程序,对微尺度收缩扩张喷管气体流动和超声速圆柱绕流进行模拟。数值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很好地模拟出微喷管因尺度缩小导致的黏性效应和速度滑移现象以及超声速圆柱绕流发生的激波现象,具备有效性。与传统结构网格方法对比,两种方法的计算效率平均分别提高了3.85倍和2.85倍,具备高效性。  相似文献   
345.
相比于地面网络,空间通信链路具有较长的延迟、频繁的中断、较高的误码率及上下行链路非对称等特性,互联网成熟的网络技术并不适用,对网络可靠传输性能的保障提出了挑战。不同于空间IP协议体系方案,针对空间通信链路特性,采用多种传输机制兼容的DTN(delay tolerant networking)协议架构。重点针对链路非对称、和信道误码率等特性,研究对保障可靠传输的TCP和LTP两种传输机制的性能制约,并给出LTP(Licklider transport protocol)机制的跨层包尺寸优化模型。基于半实物仿真平台,构建静止轨道GEO以下的空间通信场景,进行真实数据流仿真,分析链路因素对协议传输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近地端误码率和信道非对称比例较小的空间通信场景中,仍可以采用TCP机制保障可靠传输,但对于误码率和信道非对称比例较高的通信场景,应考虑采用LTP传输机制保障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46.
城市热岛效应是当前城市生态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以上海为例,基于FY-3C/VIRR LST数据,通过计算研究区的热岛强度指数与热岛比例指数,定量分析上海市2019年全年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上海市2019年全年各月份的总热岛区域面积均在40%以上,城市热岛效应较为显著,其中7月份总热岛区域面积最大;上海市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北热南冷”的格局,热岛效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 上海市5—7月热带比例指数较高,为较严重热岛,随着8月份平均地表温度的继续升高,热岛比例指数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47.
大型空间可展开结构热致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搭载高精度光学载荷的空间飞行器在进出地球阴影区时,飞行器上处于展开状态的太阳帆板因剧烈的温度变化会诱发振动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元法,首先对太阳帆板进行在轨进出阴影区瞬态温度求解;然后基于卫星-太阳帆板整体动力学模型,将时变温度场等效为时变热载荷加载到整星系统上,对整星系统的热致振动动力学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处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