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54篇
航空   240篇
航天技术   160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2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641.
现有关于空间太阳能电站(SpaceSolarPowerStation,SSPS)轨道动力学的研究中,均将其放置于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Orbit,GEO〖BF〗),然而这并非最优的工作轨道。文章提出了一种优于GEO的地球同步拉普拉斯(GeosynchronousLaplacePlane,GLP)轨道。首先,建立了轨道运动模型及影响轨道运动的摄动模型,包括地球非球形引力摄动、日月引力摄动、太阳光压力摄动及微波反冲力摄动;然后,提出了评估空间太阳能电站轨道的3个指标:接收功率、轨道适用性和安全性,并据此分析了GLP轨道相对于GEO的优势。最后,给出了数值仿真算例。结果表明:在发电功率大致相同且满足供电需求的情况下,工作在GLP上的SSPS每年大约能节省用于轨道保持的燃料364534kg。  相似文献   
642.
空间等离子体引起的高电压太阳阵之弧光放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空间等离子体引起的高电压太阳阵(HVSA)之弧光放电的研究现状。利用已有的一些实验数据及Hastings的扩展理论进行了应用HVSA计算,得出了飞弧概率随工作电压增加而增大,随空间环境等离子体流增高而增大的合理结果。  相似文献   
643.
An overview of our present efforts at the Bartol Research Institute in modelling the largescale interaction of the solar wind with the local interstellar medium is presented. Particular stress is placed on the self-consistent inclusion of neutral hydrogen in the models and both 2D and 3D structure is discussed. Observational implications are noted.  相似文献   
644.
柔性在卫星太阳阵展开运动中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卫星太阳阵展开过程中,采用有限元法将太阳板的变形能计算出来,并引入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广义力中,通过求解系统运动微分方程,从而得到太阳阵展开的全过程和展开时间。。算例表明,采用此理论与方法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645.
微波能量传输设计与验证是中国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各阶段的核心工作,微波能量反向波束控制则是微波能量传输的关键环节。目前的反向波束控制研究都基于微波能量发射阵列具有理想型面的前提,没有考虑空间环境中微波能量发射阵列结构模块发生位置和姿态偏差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国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的4个阶段任务,分析了结构模块姿位偏差对整流阵列处功率密度和波束指向误差带来的影响。在已经验证的软件化微波能量反向波束控制基础上,结合结构模块姿位偏差校正,提出了基于相位补偿的反向波束控制技术,并对校正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基于相位补偿的反向波束控制技术对微波能量发射阵列结构模块姿位偏差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校正能力。文章可以为微波能量传输系统的设计和研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46.
针对太空恶劣辐射环境会造成光器件的光学性能降低或失效的问题。本文利用改良化学气相沉积法(MCVD)结合原子层沉积(ALD)掺杂技术制备铋铒共掺光纤(BEDF),经不同辐照剂量的伽马射线处理,与掺铒光纤(EDF)的光谱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光纤样品分别经0.3 kGy、0.5 kGy、0.8 kGy 和 1.5 kGy辐照处理,对比光谱发现 BEDF的辐照诱导损耗(RIA)的增加明显低于EDF, 特别是经1.5 kGy 的辐照处理,EDF的RIA比BEDF增加1.93 dB/m。EDF的荧光强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并低于未辐照前的荧光强度,而对于BEDF而言,其荧光强度随辐照剂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弱,且均高于未辐照的荧光强度。实验结果表明,BEDF光纤具有一定抗辐照特性,对应用于太空环境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47.
对临近空间太阳能飞行器着陆状态时的阵风响应问题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针对该类飞行器质量轻、柔性大、降落时速度低的特点,基于 CFD/CSD松耦合分析法,利用网格速度法引入阵风载荷。以 1-cos阵风模型为基础,探讨了飞行器着陆状态遭遇二维阵风载荷时,其翼尖位移、扭转角、翼根所受结构整体弯矩以及升力系数的变化特性;并将二维阵风响应结果与一维阵风响应结果进行对比;获得了临近空间太阳能飞行器着陆时,二维阵风沿飞行器翼展方向的变化对其结构和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48.
为解决空间站在不同的构型及飞行姿态下,因太阳入射角变化大引起的太阳电池翼难以对日定向的难题,提出分体组合式双自由度对日定向系统构型。研究空间站构型及飞行姿态,确定采用A轴与B轴2个轴独立运转、单独控制的对日定向方式,2个轴通过桁架结构实现正交连接。在梦天实验舱单舱飞行时,A轴不动,B轴根据轨道周期跟踪太阳,通过飞行器姿态调整补偿太阳入射角的变化。组合体飞行时,B轴补偿太阳高度角,A轴根据轨道周期带动B轴与太阳电池翼共同跟踪太阳,实现双自由度对日定向。在轨飞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舱段构型及飞行姿态下,功率通道输出功率波动幅度由60%减小到7%,分体组合式双自由度对日定向系统构型能够适应空间站复杂的飞行工况。  相似文献   
649.
柔性太阳电池翼国内首次在中国空间站成功应用,是空间站系统最复杂、难度最大的机电产品之一,而约束释放机构作为柔性太阳电池翼系统的关键构成,用于实现太阳翼上升段压紧保护和在轨段解锁释放,其成败直接影响航天器任务成败。基于任务需求,本文介绍了柔性电池翼约束释放机构的构成、工作原理、详细设计以及仿真验证和在轨应用情况,分析其技术特点及关键技术。地面验证及在轨飞行试验验证了约束释放机构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为我国航天器多点大面积可重复压紧及解锁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颖且可靠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50.
The rapid evolution of in-orbit manufacturing will enable the fabrication of low-cost, large-scale space structures. In particular, the use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ies will remove traditional payload constraints associated with launch vehicles, due to fairing size and launch loads, thus allow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r and lighter structures, such as orbiting solar reflectors. These structures will require efficient attitude control systems, able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torque for maneuvers and to counteract perturbations, such as gravity gradient and solar radiation pressure. In this paper, a top-level overview of actuator performances for orbiting solar reflectors is provided, and scaling laws associated with the required actuator mass and input power are developed. For each class of actuator, upper bounds on the maximum size of the structure which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re presented. The results can also be extended to other classes of large planar Earth-pointing structures such as solar power satellites, solar sails, or large antenna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