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54篇
航空   240篇
航天技术   160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2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常天海 《上海航天》2002,19(6):51-54
对氧化铟锡(ITO)薄膜在光学太阳反射镜(OSR)抗静电放电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Drude理论分析了ITO薄膜的表面方阻等对OSR的太阳光谱吸收比的影响,测试了光学太阳反射镜充电电位,讨论了薄膜接地状况对OSR表面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TO薄膜应用于OSR表面防静电放电时,需合理设计表面方阻和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522.
折叠状航天器太阳电池阵在轨热分析(Ⅰ)——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将太阳电池板蜂窝芯子、面板和硅电池片中发生的辐射-传导复合传热过程等效为一个无内热源的三维瞬态热传导问题。根据电池板的材料、尺寸及结构形态导出太阳电池板的三维等效导热系数。针对任意两相邻电池板表面间的热辐射交换规律,构造适用于这表面内节点温度的离散方程系数。研究折叠状态太阳电池阵边界节点的热特点时,仔细考虑了地球红外辐照、地球的太阳反照、太阳辐射加热、航天器舱体几何遮挡、深冷环境散热、飞行轨道高度及航天器在太阳-地球系中不同位置等造成的影响。利用本文给出的方程,可以求出展开前在轨折叠状太阳电池阵三瞬态不稳定温度场。  相似文献   
523.
采用 SIP算法 ,对高 H =2 0 0 km的在轨航天器折叠状太阳电池阵的三维不稳定温度分布做了数值分析。计算时仔细考虑了不同时刻电池阵不同的热输入。计算网格 N =N1 × N2 × N3=14× 2 2× 2 2 =6776,初始温度T0 =2 78K。获得了抛罩 -展开Δ t=3 2 5 4 s间隔内 4块折叠状太阳电池阵三维不稳定温度场响应特点。比较了考虑和不考虑地球入射辐射对电池阵温度分布的影响。本文分析对航天器发射进而对折叠状太阳电池阵展开时刻的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24.
Smirnov  V.M.  Semenov  A.S.  Sokolov  V.G.  Konoshenko  V.P.  Kovalyov  I.I. 《Space Debris》2000,2(1):1-7
A study of micrometeoroid and orbital debris (MMOD) long-term effects on solar cell samples of solar panels returned from the space station MIR has been carried out. Five samples from the solar array, which spent over 10 years in space, have been studied with the help of optical microscopes with magnification up to 1000. Craters with dimensions as small as 1m were registered. Additional large impact features were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a large number of cells (150) with an optical microscope of small magnification.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define morphological and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amples surface damages as well as the extent of surface erosion caused by MMOD impacts. The result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obtained in this study are shown to correlate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in the Hubble Telescope solar panel return experiment, and MMOD flux estimation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modern MMOD models. The relative surface area damaged by impacts of small size (1–100m) MMOD particles is estimated to be 0.01%, while the relative surface area of large impact features (greater than 0.1mm) is estimated to be 0.045%.  相似文献   
525.
LEO太阳电池一次放电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空间等离子体作用下,太阳电池一次放电是诱发二次放电的主要原因。目前缺乏适合工程应用的一次放电快速评估模型。文章借鉴辉光放电理论,针对太阳电池三联点结构提出一次放电一维简化模型,用于评估太阳电池设计对放电脉冲强弱的影响。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增加玻璃盖片厚度和电池串联间隙有助于提高一次放电起始电压,一次放电频率随着太阳电池偏压和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增加而增大,放电电流随着太阳电池偏压和电池阵电容增加而增强。该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基本一致,且比其他模型计算过程简单,可以为太阳电池设计中一次放电现象快速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6.
针对高端夹层玻璃的老化问题,选用荧光紫外灯,对其主要粘结材料——透明聚氨酯胶片分别进行0/200/300/500 h的照射,借助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等设备,研究照射过程中材料颜色、结构、微观形貌的变化。扫描电镜显示照射时间延长到500 h,材料表面出现龟裂。实验发现胶片的老化起始于硬段及软段部位与N,O相连的α位置的碳原子,在紫外光及氧气的联合作用下产生氢过氧化物;该过氧化合物一部分继续氧化成CO,一部分通过β分裂,使C—N,C—O键断裂,致使材料龟裂。  相似文献   
527.
基于深度学习的太阳10.7 cm射电流量日值的中期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太阳10.7cm射电流量中期日值预报问题,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建立了一个典型的基于多层感知器模型的神经网络。该网络采用1个包含90个神经元的隐含层,实现了一种非参数的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预报中不仅考虑历史日值,还考虑了历史预报误差。模型根据前27d的历史数据实现了未来27d的日值预报。通过对50多年数据的训练和试验分析,该方法在短期和中期预报上较传统方法的相对误差明显降低。特别是模型经一次训练后,参数可以完全固定,不同于以往研究参数需要每天滚动更新,大大简化了日常预报,同时极为有利于模型在其他相关应用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528.
李鹏  王伟  郑飞  周生怀  原彪 《宇航学报》2010,31(7):1864-1869
大口径高频段的地基面天线在晴空环境下的热变形对电性能影响明显。针对这一问题,首先  相似文献   
529.
张军徽  佟安  武娜  刘应华 《航空学报》2019,40(11):223135-223135
太阳帆航天器在绕地轨道中将会周期性地进出地球阴影,经历热环境的剧烈变化,在热辐射冲击作用下,太阳帆这种大柔性空间结构的热致响应值得研究。以方形有桅杆式太阳帆为研究对象,考虑热辐射等非线性因素,建立了太阳帆的热-结构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太阳帆桅杆-薄膜结构热诱发振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太阳帆由地球阴影区进入光照区将会发生明显的热诱发振动;随着热流入射角的增大,太阳帆桅杆截面的摄动温度减小,热诱发振动减弱,频率不变;太阳帆桅杆刚度的增大有利于抑制结构热诱发振动的发生;帆膜预应力将会影响太阳帆的热诱发振动,随着桅杆轴力增大,热诱发振动的振幅增大,频率减小,当轴力增大至一定程度,太阳帆的热诱发振动将会发散。  相似文献   
530.
刘畅  陈公牧  李路  王超  谢福林 《飞机设计》2013,(5):18-20,26
从太阳能模型飞机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太阳能电池应用在航模飞机上的技术难点,针对机载平台、太阳能电池应用、推进系统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解决优化方案。实践表明了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能达到只依靠太阳能电池作为动力,实现滑跑起飞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