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54篇
航空   240篇
航天技术   160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2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太阳翼展开过程中锁定冲击载荷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类典型太阳翼,采用NASTRAN和ADAMS软件建立了太阳翼展开锁定通用分析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铰链建模方法,能够考虑铰链的所有重要刚度系数;最后,研究了有限元模型导入柔性多体模型的模态数、计算步长、铰链刚度和模态阻尼等参数变化对锁定冲击载荷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计算时需选取足够多的模态数及足够小的计算步长,还要采用较小模态阻尼,以得到冲击载荷的保守设计值。此外,地面试验得到多组刚度测试结果时,应选取最大刚度试验值,以得到保守结果。研究表明,文章采用的太阳翼展开锁定模型能够得到更准确的冲击载荷结果,并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112.
113.
航天器的结构复杂化与表面热光学性能差异,使得航天器热平衡试验中对大型太阳模拟器的需求越来越大。文章根据离轴式太阳模拟器的结构,分析了使用太阳模拟器进行热平衡试验时,真空容器中附加外热流的来源及其对试验的影响,并通过建立热控星模型和容器与热控星的联合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给出温度分布结果,进而提出相应的试验设计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4.
文章简要介绍了航天器常用导电胶粘剂的成分和功能原理,研究了MD-140 导电胶粘剂的基本性能以及经过温度循环试验、粒子辐照试验后其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变化情况。从导电胶粘剂内部结构角度出发,对其性能的环境退化机理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高低温循环试验后,导电胶的黏结性能变强,导电性能变差,导热性能变化不显著;粒子辐照试验后,导电胶的黏结性能和导电性能变差,导热性能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5.
月球巡视器太阳电池阵电性能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鑫  张玥  杨炀 《航天器工程》2015,24(1):70-77
建立精准的太阳电池阵电性能仿真模型,可为月球巡视器电源设计方案以及在轨任务规划的验证和优化提供保障。文章依据巡视器设计及月面环境的特殊性,建立了考虑遮挡、月尘等因素的太阳电池阵电性能仿真模型。该模型包括布阵文件编写及导入模块,光强、温度、老化影响计算模块,月尘影响计算模块,以及部分遮挡影响计算模块。对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将仿真结果与硬件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误差可控制在5%以内,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精准度。  相似文献   
116.
117.
通过对比某型号微小卫星两种体装式太阳电池阵布局及连接方式,从结构响应灵敏度的角度分析了结构的阻尼对整星顶板太阳敏感器测点加速度响应的影响程度。同时对两种方案整星的正弦振动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减少侧板固定连接点且增加电池片数量的方案使其顶板部分测点响应超出了设备试验条件,且比初始设计方案测点的响应高出了27.1%,纵向和横向一阶频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从结构特性的角度来看,初始设计方案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8.
空间微小碎片撞击对太阳能电池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利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的等离子体驱动微小碎片加速器,进行了空间微小碎片累积撞击太阳能电池的模拟试验。之后,利用体式显微镜统计出太阳能电池表面的撞击坑,并测量了撞击前后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输出功率等参数的变化。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揭示了引起太阳能电池功率衰减的主要原因是碎片累积撞击导致的太阳能电池表面损伤。  相似文献   
119.
The nighttime vertical E × B drifts velocities of the F2-region were inferred from the hourly hmF2 values obtained from ionosonde data over an African equatorial station, Ilorin (8.50oN, 4.68oE; dip lat. 2.95o) during period of low solar activity. For each season, the plasma drift Vz is characterized by an evening upward enhancement, then by a downward reversal at 1900 LT till around 0000 LT, except for June solstice. This was explained using the Rayleigh–Taylor (R-T) instability mechanism. The occasional drift differences in Vz obtained by inferred and direct measurement over Ilorin and Jicamarca, respectively are reflective of the importance of chemistry and divergent transport system due to both the E region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instead of simple motions. The pre-reversal enhancement (PRE) magnitude is higher during the equinoctial months than the solsticial months over Jicamarca, highest during December solstice and the equinoctial months over Ilorin, suggesting the dominance of higher E × B fountain during equinoxes at both stations. The lowest PRE magnitude was in June solstice. The appearance of post-noon peak in NmF2 around 1700 LT is highest during the equinoctial months and lowest during the solsticial period. A general sharp drop in NmF2 around 1800 LT is distinct immediately after sunset, lowest during June solstice and highest in March equinox. Our result suggests that between 0930 and 2100 LT, the general theory that vertical drifts obtained by digisonde measurements only match the E × B drift if the F layer is higher than 300 km is reliable, but does not hold for the nighttime period of 2200–0600 LT under condition of solar minima. Hence, the condition may not be sufficient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vertical plasma drift at nighttime during solar minima. This assertion may still be tentative, as more equatorial stations needed to be studied for better confirmation.  相似文献   
120.
由于高能电子辐射的长期照射,新一代太阳X射线探测器硅漂移传感器的探测性能可能发生变化.通过用电子放射源模拟空间电子对硅漂移探测器进行辐射照射试验,以测试电子照射对传感器能量分辨率、效率、信号幅度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长期的电子照射造成硅漂移探测器面损伤和体损伤,使其漏电流增大,信号幅度减小,能量分辨率也受到照射的影响,而探测效率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