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0篇 |
免费 | 968篇 |
国内免费 | 62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953篇 |
航天技术 | 401篇 |
综合类 | 322篇 |
航天 | 27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5篇 |
2024年 | 105篇 |
2023年 | 117篇 |
2022年 | 145篇 |
2021年 | 194篇 |
2020年 | 166篇 |
2019年 | 157篇 |
2018年 | 141篇 |
2017年 | 186篇 |
2016年 | 220篇 |
2015年 | 212篇 |
2014年 | 179篇 |
2013年 | 157篇 |
2012年 | 211篇 |
2011年 | 196篇 |
2010年 | 166篇 |
2009年 | 138篇 |
2008年 | 131篇 |
2007年 | 125篇 |
2006年 | 164篇 |
2005年 | 113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75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1.
应用面元法和有限法建立了柔性蒙皮在气动载荷作用下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位于变形后缘上表面的柔性蒙皮在气动载荷作用下将被\"吸\"成鼓包形状,且这个局部变形对翼型后缘部分的压力分布具有很大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柔性蒙皮在气动载荷作用下的变形随其弹性模量、厚度和初始预应变的变化规律。可以得出,柔性蒙皮的变形量随着翼型后缘偏角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并不是随着后缘偏角的增加而增大;增加蒙皮的厚度可以减少柔性蒙皮的最小弹性模量和最小拉伸刚度,但蒙皮的厚度受限于机翼的结构空间;满足Jacobs形变准则的蒙皮最小拉伸刚度随着蒙皮预应变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612.
舰载机自动着舰引导与控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导与控制是舰载机自动着舰的关键技术,为此本文对该技术进行综述。给出了舰载机进场航线和几种着舰工作模式,概述了基于跟踪雷达的着舰引导系统和基于卫星的着舰引导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着重分析了自动着舰的几种控制技术,包括控制律设计技术、直接力控制技术、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甲板运动预估与补偿技术、舰尾气流抑制技术、动力补偿技术以及着舰安全控制技术。最后,从多系统集成着舰控制技术、多体制融合着舰引导技术两方面对自动着舰引导与控制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13.
先进的气动优化设计思想与方法,对于提升大型民机气动与综合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探讨了大型民机超临界机翼气动优化设计的基本准则和要点,并结合代理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面向工程应用的多轮次高效全局气动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一系列解析函数/翼型/机翼优化测试算例进行了验证。其次,将所提出的方法与人工修型相结合,开展了针对宽体客机超临界机翼的两轮气动优化设计,使其气动性能得到显著改善。最后,采用不同的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求解器对安装优化机翼的全机巡航构型进行了典型状态的气动性能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代理优化算法具有很高的优化效率、较强的约束处理和全局优化能力;将所发展的基于代理模型的多轮次气动优化设计方法与人工修型相结合,能够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气动外形,验证了该方法在大型民机超临界机翼气动设计中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614.
615.
许松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0,52(4):650-658
市场上往往具有多款机型能够满足航空公司增加或更换退役飞机的需求,因此需要对这些机型进行产品竞争力及投资分析评估.本文从备选机型角度,提出了飞机选型的4大分析要素并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分别进行了详细分解研究.应用于案例的分析和计算表明,该方法符合航空公司实际选型评估需求,对航空公司合理评估和选择机型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16.
发展下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军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包括高M数的军用飞机和导弹,特别是跨大气层飞机,将使空中的作战平台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有可能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起到杀手锏的作用;第二方面是高超声速客机;第三方面是水平起降的完全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研制下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在材料与结构、推进技术和空气动力等方面需要很大的技术发展跨度。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工具,即地面试验、计算和飞行试验,在模拟高超声速飞行方面都有其局限性。为了发展下一代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必须一体化地运用这些工具。一体化设计方法论的关键,是用增量形式的计算流体力学结果,将地面试验数据外推到飞行条件。 相似文献
617.
以提高低动压着舰时动态跟踪及抑制舰尾气流扰动的性能为期望 ,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的 H∞ 控制理论 ,提出了保持由地速构成的迎角 αd 恒定的 H∞ 飞行 /推力综合控制增广模型结构。使飞机在接近舰尾处于雷达导引系统关闭的关键时刻 ,该系统仍有姿态保持及抑制气流扰动的优良性能 ,从而改变了传统设计需由导引系统纠正气流扰动而引起的轨迹偏离。基于工程应用 ,文中提出了 H∞ 控制器的降阶方法 ,进行了离散化实时仿真验证。仿真表明 ,本文开发的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18.
619.
黄向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37(4):447-451
在双通道的发动机控制系统中,未超过故障阈值的传感器慢漂移故障难以隔离,且在故障检出前影响控制系统的反馈信号。引入机栽自校正实时模型作为第三通道的虚拟传感器,并提出模糊隶属度加权和动态阈值技术以获得可靠的传感器适应值,实现双余度系统中失效传感器的检测和隔离。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可靠地改进适应信号,将由于传感器故障引起的发动机控制系统扰动抑制到0.2%以内,并能避免失控。 相似文献
620.
张清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2):26-29
通过分析某型飞机飞行控制系统修理中创新技术的案例,梳理飞机修理技术创新的思考角度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