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62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2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袁世凯对近代中国的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他不但重视学校教育的改革和新式学校的创办,同时也积极推广近代社会教育事业。袁世凯及其政府极其重视社会教育,颁布了许多与社会教育相关的规程和政策,同时在袁世凯的倡议和推动下,出版了很多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及其政要的报刊读物,并开设了相应的阅报处,以便民众阅读。此外,许多地区和组织还创办了图书馆、演讲所、普通科学馆以及罪犯习艺所等社会教育机构,这些机构的出现,对当时民智的开启乃至社会的进步都发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社会实践既是大学生树立"三观"的重要途径,又是体现大学生"三观"的重要形式。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其"三观"确立影响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对"三观"的认识和态度及对社会实践取向,探讨了其中影射出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实现社会实践成为确立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3.
文章从公共危机的宏观层面入手,审视了公共危机补偿过程、现实困境、多元因素的关系及影响;阐释了当前建构公共危机补偿机制的目标和原则,运用归纳总结方法对公共危机损失作了理论性辨析。公共危机管理损失补偿体现了社会治理与善治的新视角,因此,要从根本上完善补偿机制,公平有效地完成资源的重新配置,即补偿公共危机中的物质损失;逐步淡化社会成员社会阶层意识,降低社会心理差距,强化弱势群体和社会边缘人群对于利益损失的合理诉求机制。  相似文献   
44.
企业不仅仅是一个获利为目的的实体,还应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会计的含义、内容、披露原则和披露模式进行了探讨,以为我国的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社会营销作为非营利组织营销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抛弃了传统营销思维中只重视产品的观念,更加注重消费者欲望需求的满足,更加关爱顾客,重视消费者的利益,体现了新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新的营销理念.  相似文献   
46.
农村县域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整体性、动态性开放系统,与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有关。该文采用复合生态系统原理,研究了大丰县生态模式发育过程、试验效果、架内结构、目标评价体系和社会调控。按其“整体、协调、再生”的原则,分析了三个子系统错综复杂的相互关联和制约关系,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提出一条合理配置产业、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社会持续发展的路子。旨在尽快把这项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47.
土地征用中会出现种种的问题,最主要的可以概括为利益与利益之间的冲突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以上问题主要应从具体制度上做出相应的安排。如规范政府征地行为制度、界定公共利益制度、严格行政征收权限和程序制度、明确土地产权制度、完善补偿安置制度。  相似文献   
48.
运用纵向比较分析与横向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社会保障覆盖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经济效率三个方面对河南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河南省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的社保支出水平仍然较低,覆盖水平也很有限。努力构建适合河南省情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河南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49.
试论转型期我国社区自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社区自治处于转型发展的过渡阶段,政府在逐步把属于社会的事务交还给社会。实现社区自治的关键在于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50.
艾斯平·安德森所撰写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一书的核心命题在于,将福利模式视为一种强大的、对未来社会具有决定影响的社会机制。安德森在著作中将核心命题分解为相互关联的两个分命题,不仅借助“阶级动员理论”描述和解释了不同国家间福利模式的差异性及其原因,还借助不同福利模式下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差异,深刻揭示了福利模式对经济、社会塑造和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虽然安德森采用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定量研究方法还存在部分缺陷,但该著作对于社会福利体制比较研究的卓越贡献,使其成为社会政策领域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