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84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陈士国  王建中 《上海航天》2006,23(6):37-40,45
用矩量法(MOM)导出求解X波段波导端头裂缝口面等效磁流的公式。在此基础上,计算波导不同频率下的反射系数和驻波系数等参数。给出了BJ-100波导端头裂缝口参数的计算结果,据此讨论了裂缝长度、宽度、厚度与谐振频率的关系。另外检验了圆头与方头裂缝的等效性,并给出了波导端头裂缝谐振频率的近似设计公式。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计算结果与测试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2.
在DVB-RCS卫星通信中,为某个业务分配的时隙在MF-TDMA帧中的位置分布将影响该业务的时延特性。本文分别针对固定速率和实时可变速率业务,对MF-TDMA的帧长度、终端分配的时隙数量及位置分布与业务时延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建模分析。理论分析表明时隙位置是影响业务时延的一个重要因素,位置分布越均匀,越能提高业务的时延性能;时隙均匀分配相比传统的时隙连续分配可以有效降低业务平均时延,且时延不随帧长的变化而变化;在时隙均匀分配方式下,提高实时可变速率业务的带宽分配可以更有效的提高时延性能。在DVB-RCS标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与标准完全兼容的时隙均匀分配方法(TUAM),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建模分析的正确性,该算法可有效地保证业务具有极低的平均时延和时延抖动,使得VoIP等实时业务不会由于端到端时延过大而丢包,提高了DVB-RCS系统对于实时业务QoS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3.
随着民航运输的快速发展,时隙资源日益紧缺,为了保证航班的正常飞机,提出了基于BDI(Beliefs-Desires-Intentions)Agent分布式时隙优化模型,并对厦门机场某一时间段内的时隙分配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大大减少航班的延误损失,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  相似文献   
24.
针对密集读写器环境下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多读写器冲突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时隙并通过中央计算机协调的读写器防冲突方法.首先,中央计算机发送每轮起始命令和时隙指令,读写器根据当前利用率随机选择时隙.选择当前时隙的读写器若没有接收到忙信号则发送信标并侦听,若无邻近读写器发送信标则开始读写标签,否则该轮回停止工作.若时隙末存在没有接收到忙信号的读写器则在额外时隙发送二次信标.与现有的分布式防冲突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吞吐量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25.
多喷口环量控制翼型流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多喷口环量控制翼型的想法,并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多喷口环量控制方法可以在中、小Cμ吹气时提高翼型的升力和减小能耗,并能改善环量控制翼型在较高来流马赫数下的气动性能,避免“压缩性失速”。  相似文献   
26.
针对歼击机机群跟进起飞的特点,从飞机尾涡的形成和发展入手,研究近地条件下的尾涡运动规律,导出了导涡的诱导速度和漂移速度计算公式。并根据起飞过程中,后机受前机尾涡的影响范围仅局限于跑道宽度范围之内,对歼击机跟进起飞间隔时间的确定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各型歼击机跟进起飞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所得结论经过飞行验证,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7.
SM SP和C&I是美国科学家提出的两种新型假目标干扰产生方式,其主要是对DRFM 技术截获的雷达信号进行抽取、复制、组合,生成干扰信号,可在雷达接收端形成密集假目标干扰,并具有一定的移频和压制效果。建立了两种假目标干扰的数学模型,通过研究脉压后的干扰波形,分析子脉冲数目、时隙等因素对干扰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航空发动机矢量喷管的冷却结构设计是研究矢量推进技术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某偏转20°轴对称矢量喷管隔热屏采用的十种气膜冷却结构,建立基于壁面传热的热平衡方程,采用牛顿-拉斐尔森迭代法得出十种冷却结构下壁面及隔热屏的温度。其中气膜冷却采用有效温比经验公式计算,燃气辐射采用封闭腔净辐射分析法计算,并把本文计算的壁温与文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隔热屏对喷管收敛段有很好的冷却作用,采用气膜冷却可显著降低其温度;相对于受隔热屏保护的收敛段而言,喷管扩张段的受热形势较为严峻,温度更高,其冷却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9.
高负荷缝隙弯曲扩压叶栅展向负荷实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实验研究了不同冲角下压气机采用带切向缝隙的大转角弯曲叶片对叶栅展向负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切向缝隙射流能够有效地增加整个叶展的扩压因子,提高气流的折转能力,缝隙反弯叶片出口静压比沿展向呈现"C"形分布特点,缝隙射流控制技术与弯曲叶片技术相结合是未来高负荷扩压叶栅发展的一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0.
溢流槽对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赵亮  袁化成  李博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7):1573-1580
首先对澳大利亚HyShot计划进气道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设计状态及非设计状态下的流场特征,以及进气道性能随来流马赫数的变化规律.根据分析,提出了在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内压段开设溢流槽的设计思路,设计了工作马赫数范围为4.0~6.0的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并给出了通过抬高或降低原设计槽口高度得到的两种新的开槽方案进气道的物理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溢流槽有效改善了进气道的性能,拓宽了进气道的工作范围,槽口高度的不同对进气道性能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