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316篇
航空   1129篇
航天技术   293篇
综合类   158篇
航天   3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641.
基于Z网络的升降压DC/DC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的非隔离型升降压电路存在由二极管反向恢复带来的短路环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Z网络的升降压DC/DC变换器,从电路结构上避免了短路环的存在,分析了Z网络和变换器的初始态阶跃响应,并设计了预充电电路,消除了变换器启动时的电压和电流尖峰,讨论了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 Current Continuous Mode)下的3种开关模态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依照效率最优原则对升压和降压模式的开关模态进行简化,从而优化了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通过合理选择电感电流纹波系数确保变换器工作在CCM模式下的方法,给出了各元器件的设计规则,并通过仿真和实验加以验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642.
带弹支干摩擦阻尼器的转子振动控制 策略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四季  廖明夫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10):2214-2219
根据弹支干摩擦阻尼器的特点,提出弹支干摩擦阻尼器控制转子振动的方案,建立了基于主动弹支干摩擦阻尼器的比例积分控制(PI控制)和连续增益调度比例积分控制(连续GSPI控制)方法,对两种控制方法控制转子通过临界转速的振动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并分析了其特点.   相似文献   
643.
多进制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性能分析及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扩频技术能有效提高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因此在军事通信及民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多进制直接序列扩频相对于直接序列扩频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和较强的实际应用背景。本文对多进制正交扩频系统进行研究,介绍了多进制直接序列扩频的原理、分析了多进制直接扩频系统的误码性能,并研究了适合多进制直接扩频系统的信道编解码。仿真结果表明,多进制扩频具有良好的性能,适合带宽受限系统。  相似文献   
644.
相较于单向拉伸试验,通过管材胀形试验(TBT,Tube Bulging Test)获得的材料性能参数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材料在高压流体作用下的塑性成形性能,不同的管端边界将会严重影响管材胀形试验的测试结果.针对国际上现有试验方法和设备存在的不足,研制出了一套约束边界清晰、加载精确的管材自由胀形试验系统.在管材测试过程中,基于位移随动力主动加载的控制策略和比例伺服油缸,实现实时的轴向力、轴向位移和内压力的精确加载.端部约束的测试管材通过特殊设计的工装保证了其轴向自由滑动.实时内压力和胀形管材顶点处材料的壁厚和胀形高度信息通过超高压压力传感器、超声测厚仪和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采集,进而基于Swift材料本构模型和采集到的数据拟合出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和材料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管材两端侧推力与内压力对管材内腔端面的作用力和管材轴向自由对称收缩的平衡条件始终处于动态稳定中,试验设备能够准确获得实时胀形高度、顶点厚度、轴向收缩长度和内压力的信息,能够为材料性能测试和工艺设计提供可信的材料参数.   相似文献   
645.
多用户特征是交互桌面的核心特征.多用户围绕交互桌面进行面对面协作过程中体现出一些新的协作方式,这种体现新型协作方式的界面是一种新型界面设计范型,即“协作式界面”.分析了协作式界面的并发操作等6个特征和5种新型协作方式.在设计方面,提出了协作式界面的设计范型,并采用层次状态机对典型协作方式进行了形式化描述与设计.在实现方面,构建了一套体现上述协作特征和协作方式的控件库,基于该控件库实现了2个示例性应用.最后开展了用户实验,并利用李克特量表对实验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基于交互桌面的协作式界面设计在决策质量、协同标绘效率、协作可视化能力方面都提高了60%以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46.
    
针对超低空空投拉平阶段地面效应、传感器测量误差以及低空气流等不确定性因素干扰轨迹精确跟踪,威胁载机的安全性和任务完成性等问题,设计了二级混合迭代滑模变结构飞行控制律.第1级滑模采用全局动态切换函数,消除了滑模运动的到达阶段,保证了系统在响应全程的鲁棒性;第2级滑模采用非线性积分切换函数,将积分项产生的超调转移到第1级滑模,保证轨迹跟踪精度的同时改善了动态性能.应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Barbalat引理证明了该飞行控制律能完全抑制常值的模型摄动和外界扰动,可以控制动态模型摄动和外界干扰下稳态误差的上界.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良好跟踪性能和强鲁棒性.  相似文献   
647.
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a reliable method for locating multiple cracks in a beam using data fusion of multiple curvature mode shapes.The identification of multiple damage in beams based on curvature mode shape has become a research focus in recent decades.However,the curvature mode shape method using a single mode carries limited damage information,and fails to reveal all cracks when multiple damage detection is required.To address this limitation,the curvature mode shape method is further enhanced by a data fusion algorithm to fuse damage information in multiple modes.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is proved through a numerical case of a beam with multiple cracks.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ethod is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by detecting multiple cracks in a composite laminated beam with mode shapes acquired by a scanning laser vibromet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of fusing multiple curvature mode shapes carries more complete damage information than the traditional one using a single mode,and can successfully locate all cracks in a damaged beam.  相似文献   
648.
针对空间站盘绞式(FASTMast)伸展机构在轨工作的承载与变形特点,从理论角度对以伸展机构后屈曲柔性条作为弹性支承的屈曲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后屈曲柔性条达到临界刚度之前,伸展机构屈曲模式表现为肘关节运动,与伸展机构对角拉索无关;达到临界刚度之后,屈曲模式表现为欧拉屈曲,而后屈曲柔性条的刚度与其截面惯性矩成正比。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同时也为其它同类机构的设计和试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49.
探索和发展更高频率和更高功率水平的电磁波源是电子器件长期以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基于电子回旋脉塞原理发展起来的电子回旋器件,该类器件在毫米波-太赫兹波段具有高功率的优势.系统探讨了电子回旋器件所面临的欧姆损耗、模式竞争以及对强磁场的依赖性等几个基础问题,指出在深入研究模式竞争机理的基础上发展高阶模式和高次谐波系统将有助于推动电子回旋器件实现高功率、高效率和高稳定性,这对促进器件向太赫兹频段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50.
常雨  陈苏宇  张扣立 《宇航学报》2015,36(11):1318-1323
通过在激波风洞中开展转捩试验,选取来流马赫数分别为6和8,单位雷诺数分别为4.1×10 6m -1 、2.6×10 7m -1 和4.4×10 7m -1 的来流条件,研究马赫数、单位雷诺数以及攻角变化对钝锥边界层和平板边界层转捩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攻角增大使钝锥迎风面和背风面边界层转捩位置均前移,使平板边界层转捩位置也前移;钝锥边界层在低马赫数时更容易转捩,平板边界层转捩受马赫数影响在攻角有差异时有所不同;单位雷诺数的增大促进转捩,但对于钝锥边界层而言,该参数增加到试验选定的上限时,转捩位置的变化并不明显;在转捩过程中平板边界层的脉动压力系数与热流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试验捕捉到了第二模态扰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