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7篇 |
免费 | 329篇 |
国内免费 | 10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65篇 |
航天技术 | 174篇 |
综合类 | 116篇 |
航天 | 1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63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81.
前起落架一般具有异于主起落架的双侧对称舱门,民用飞机进场降落时打开的前起落架舱门必然对起落架流场和噪声产生干扰阻挡和反射作用。为了研究前起落架舱门对起落架流场和噪声的干扰阻挡效应,采用两轮起落架标模对改善的延迟分离涡模拟(IDDES)方法和福克斯·威廉姆斯—霍金斯(FW-H)方程进行数值方法验证;在数值计算方法准确可靠的基础上,对某民用飞机高保真前起落架有舱门和无舱门的两种模型的流场特征和远场辐射噪声特性进行对比计算分析,分析舱门附近流动演化过程及舱门对远场辐射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舱门迎风端面非平直面,稍向内侧弯曲与来流具有一定夹角,导致在其前端引起当地流动分离,进而扩散到整个舱门之间的区域;两侧舱门阻挡干扰气流向展向扩散并撞击舱体侧面边缘的趋势,遮挡反射舱体前缘剪切流失稳撞击起落架产生的压力波,减弱了起落架的侧边噪声并形成声波干涉现象。 相似文献
482.
483.
利用Kirchhoff-Helmholtz声学理论建立了地板声波反射问题的时域理论模型,推导了地板面上反射波的幅值函数和延迟时间的表达式,并引入了恰当的数值方法对反射声场进行求解,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得到了实验结果的验证。以典型的高斯调制正弦波脉冲和连续正弦波为例,用建立的理论方法对噪声信号的传播过程和平台地板对远场噪声测量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地板的存在将使得远场接收到的噪声信号中出现直达波和反射波,反射波包含了中心波和边缘波。在低频段,地板宽度增加,远场噪声声压级增大;在高频段,地板宽度增加对远场总噪声级影响不明显。对于高速列车(HST)模型,车底位置的声源比车顶位置的声源在高频段受到地板反射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84.
485.
汽车空调风道设计对车内噪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调风道的设计与布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车内环境的舒适性.风道设计中要求风道的气流噪声必须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风道中压力损失是使得车厢内产生气流噪声的原因之一,在此通过分析风道中产生压力损失的原因和对某汽车整车送风系统的计算流体力学(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分析和实际测试,说明减小风道压力损失可使车内噪声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486.
487.
488.
研究基于像增强型CCD(ICCD)的空间高分辨率微光成像系统的成像性能。通过理论推导及数学仿真的方法,对系统在微光条件下的能量传递、极限分辨力、信噪比以及调制传递函数进行分析计算。研究表明,系统在黎明照度条件下具有较好探测能力,通过对ICCD器件制冷可以有效提高系统信噪比,实现满月照度的探测成像。 相似文献
489.
对称恒定电流激励技术是使用一对匹配的恒定电流源激励只有一个工作应变片的应变测量方法。这项技术提供了非常强的抑制静电噪声拾波干扰的能力,应用于只要求使用2线连接的动态应变测量或应变型传感器这种无抗干扰连接的方式。文章介绍了这种新型动态应变测量技术的特点,并与传统的使用惠斯顿电桥和单端恒定电流源激励的技术进行了比较。此技术还可以提供检测传感器健康状态和连接电缆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