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航空   597篇
航天技术   144篇
综合类   132篇
航天   1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8 毫秒
991.
冲击响应谱时域波形合成技术是目前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实际复杂冲击环境的重要手段。文章在研究局域均值分解(LMD)方法和冲击响应谱时域波形合成原理的基础上,对实测冲击时域波形进行分解得到一组具有不同频率分布的PF信号分量,然后对不同频率分布的PF信号分量进行聚类分析并重新构造得到一组新的PF信号分量,使得PF信号分量的频率-幅值特性与设定的冲击响应谱试验条件一致。将重构后的PF信号分量组合即可得到合成后的冲击时域波形。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LMD的冲击响应谱时域波形合成新方法生成的冲击时域波形能更好模拟真实冲击环境,冲击响应谱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关键质量特性的产品保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益海  唐晓青 《航空学报》2007,28(6):1468-1481
 在明确质量特性概念基础上,提出了质量特性(QCs)的三层结构及其技术内涵,给出了关键质量特性(KQCs)概念;给出了产品关键质量特性演化模型与演化活动;结合产品设计过程,建立了基于关键质量特性的产品保质设计(DFQ)活动链与模式;基于质量屋给出了完整的关键质量特性提取方法;在产品功能和结构树基础上,应用公理化设计(AD)中功能与结构域映射理论建立了关键质量特性关联树,并在分析噪声因素和统计故障模式的基础上,基于粗糙集理论和模糊逼近于理想的排序方法(Fuzzy TOPSIS)提出了关键质量特性关联树节点的质量关联权重计算方法;提出了关键质量特性关联树节点的关联权重评定方法;将基于三维CAD的方案外形评估与基于虚拟样机的方案性能仿真引入保质设计质量评价活动中。最后通过案例应用验证了所提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为产品保质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系统化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93.
飞机整体瞬态热状况的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飞机内外热环境的耦合传热机制基础上,建立了描述飞机整体瞬态热状况的物理数学模型。引入壁面热流函数,将飞机蒙皮外的气动对流与辐射换热作用转化为舱内热分析的浮动热边界条件,实现了飞机内外耦合热作用的解耦计算,避免了难以实现的直接耦合求解。采用区域分解技术,将飞机整体分解为特性不同的多个求解区域。采用蒙特卡罗法求解舱内设备之间的辐射换热,采用热网络法求解设备内部及各设备之间的辐射-导热-对流耦合换热。利用该方法对某型飞机飞行过程中的瞬态热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飞机舱内的瞬态温度场,分析了相关因素的影响,为飞机设计及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为满足高渗透性透水铺装基层的应用需求,设计了3种大空隙率的碎石与砂石基层连续级配以及3种不同单粒级级配,试验测试了不同级配集料的压碎值,分析了相应的影响机理和压碎前后的粒径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饱水后压碎值的升高幅度与细集料含量成正相关;混掺7.1%的砂可提高碎石的抗压碎能力;大粒径碎石对压碎值的减小效果随粒径的增大而降低。提出了压碎值的临界粒径理论及其推论,发现将9.5 mm以上粒径含量控制在59.6%以上,最大粒径控制在19~26.5 mm,可有效改善大空隙碎石的压碎值;提出了压碎值的分界粒径假设、等价粒径含量折减转化概念以及系列压碎值计算模型,57个算例的平均误差小于2.4%,该模型可进一步用于具有无单一粒径特征的连续级配、间断级配和单粒级级配且最小粒径不小于2.36 mm的不同材料大空隙碎石的压碎值估算,显著提高了透水铺装道路基层大空隙碎石级配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995.
应用DTA,TG、DTG热分析技术,研究了叠氮化钠的热分解特性,考察了催化剂对叠氮化钠热分解行为的影响,筛选出有效的催化剂和抑制剂。考察了所选催化剂对氮气发生剂燃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促进叠氮化钠的催化剂,一般也是氮气发生剂的增速剂;抑制剂也是氮气发生剂的降速剂。  相似文献   
996.
基于支持向量经验模态分解的故障率时间序列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弦  王宏力 《航空学报》2011,32(3):480-487
 针对故障率时间序列的非线性与非平稳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经验模态分解(SVEMD)的预测方法。首先,将故障率时间序列分解为多个固有模态函数(IMF)与一个余量(RF),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预测时间序列两端的局部极值点,以抑制传统经验模态分解(EMD)的边缘效应;同时以LSSVM回归方式形成包络线,以取代传统EMD中的三次样条插值;然后,建立各IMF与RF的预测模型;最终,将各IMF与RF的预测结果相加以获得故障率时间序列的预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较传统基于EMD的预测方法与单一预测方法有显著提高,可实现对故障率的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航空发动机轴承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磊  洪杰  王冬 《推进技术》2009,30(3):328-331,341
振动分析是进行滚动轴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重要手段。当轴承某一元件表面出现局部损伤时,产生周期性的冲击脉冲力。因此,原来的平稳振动信号变成了非平稳振动信号。傅里叶变换在频域上是完全局部化的,但它不能提供任何时域的局部化特征,而窗口傅立叶变换尽管在时域和频域均具有一定的局部化特征,但其局部化却是固定不变的。针对常规方法难以准确分析非平稳信号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小波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通过滚动轴承外表面损伤的实验信号进行小波包频谱分析,验证了基于小波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是可靠、准确的,可进一步应用于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998.
高氯酸铵粒度对AP-CMDB推进剂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热分析—质谱和红外联用法、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高氯酸铵(AP)粒度对AP-CMDB推进剂在0.1 MPa(常压)和1.0MPa压强下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含不同粒度AP的AP-CMDB推进剂的热分解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含大粒度AP(d50=96.8μm)的推进剂在常压和1.0 MPa下的热分解过程均出现了AP单体的高温分解阶段,含小粒度AP(d50=12.4,8.5和1.0μm)的推进剂在高压下均仅表现出一个快速分解阶段;AP-CMDB推进剂分解过程中的气体产物主要包括NO2,NO,N2O,CO2,CO,O2,N2,H2O,HCHO和HCl。  相似文献   
999.
依据DFF(离散傅立叶变换),FFT(快速傅立叶变换)、加窗等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以及复指数函数的相关性质,并结合目前国内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信号处理现状,提出了基于FFr的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分量跟踪监视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时域加速度振动信号分解为多个简谐振动合成结果,然后根据系统输人的转子转速信号,跟踪计算转子基频激起的简...  相似文献   
1000.
涡桨发动机螺旋桨实时建模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基于螺旋桨片条理论对叶素进行受力分析,推导了螺旋桨拉力和功率等参数的计算公式,建立了螺旋桨实时数学模型,将模型求解归结于干涉角的迭代,并指出模型保证实时性的关键在于迭代算法的收敛速度.通过分析迭代函数及其导数关系,提出一种干涉角初值设置方法,并提出采用割线法代替导数法能加快迭代运算.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基于叶素受力分析得到螺旋桨拉力和功率的计算精度满足要求,干涉角初值设置以及基于割线法的迭代收敛速度能满足涡桨发动机控制系统实时仿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